加快提升我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1442543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提升我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加快提升我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加快提升我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加快提升我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加快提升我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快提升我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提升我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思考(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快提升我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思考(提升我区区域核心竞争力专题宣讲讲稿) 我区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提出:2007年1月日区委书记王海平在区委三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指出:这次全会就是要结合十七大精神,认真研究怀柔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症结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找到一个可以保证新怀柔建设“三大目标顺利实现、经济社会战略大发展全面推进的强大动力,找到一个可以更好地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结合点,最终形成推动全区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的工作载体。就当前来说,这个动力、结合点和载体就是全区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提出的区域核心竞争力。将加快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作为增强怀柔软实力、推

2、动怀柔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是本次全会需要大家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的重要思想.一、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现实背景 (一)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1、核心竞争力概念的提出()起源: 从0世纪8年代中期起,世界经济论坛(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就开始了对世界各国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和评价,每年出版各自的研究成果全球竞争力报告和世界竞争力年鉴,业已成为衡量各国竞争力水平的基准。 19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Portr)的著作国家竞争优势出版,波特通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产业集群竞争特点对国家竞争优势作了具体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的 “钻石体系”。波特的国家竞争力理论

3、对我国区域竞争力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麦克尔波特的观点,决定一国产业竞争优势的基本因素有四个(钻石体系)钻石体系 在企业竞争的成功上,国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波特将他的研究更延伸到了国家竞争力上。针对这个主题,波特提出“钻石体系”(又称菱形理论)的分析架构.他认为可能会加强本国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速度包括: 生产要素:是指一个国家将基本条件(如天然资源、教育、基础建设)转换成特殊优势的能力。如高度的专业技巧与应用科技。例如,荷兰的花卉业很发达,它并不是因为位居热带而有了首屈一指的花卉业,而是因为它在花卉的培育、包装及运送上具有高度专精的研究机构。 需求状况:是指本国市场对该项产业所提供或服务的

4、需求数量和成熟度.例如,日本家庭因为地狭人稠,所以,日本的家电都朝小型、可携带的方向发展。正是因为日本国内市场拥有一群最挑剔的消费者,这使得日本拥有全球最精致、最高价值的家电产业。 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这是最后一个影响竞争优势的因素。企业的组织方式、管理方式、竞争方式都取决于所在地的环境与历史。若是一个企业所在地鼓励创新,有政策与规则刺激企业往训练技术、提升能力与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向去努力,企业就会有竞争力.另外,当地若有很强的竞争对手,也会刺激企业不断地提升与改进.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表现:一个产业想要登峰造极,就必须有世界一流的供货商,并且从相关产业的企业竞争中获益,这些制造商及供货

5、商形成了一个能促进创新的产业“族群”。例如,意大利具有领导世界的金银首饰业,就是因为意大利的机械业已经占领了全球珠宝生产机械0%的市场,而且意大利回收有价金属的机械也领先全球. 钻石体系是一个动态的体系,它内部的每个因素都会相互拉推影响到其它因素的表现,同时,政府政策、文化因素与领导魅力等都会对各项因素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掌握这些影响因素,将能形塑国家的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 区域的竞争力对企业的竞争力有很大的影响,波特通过对0个工业化国家的考察发现,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在所有发达的经济体中,都可以明显看到各种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

6、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相异。 许多产业集群还包括由于延伸而涉及到的销售渠道、顾客、辅助产品制造商、专业化基础设施供应商等,政府及其他提供专业化培训、信息、研究开发、标准制定等的机构,以及同业公会和其他相关的民间团体。因此,产业集群超越了一般产业范围,形成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构成这一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考察一个经济体,或其中某个区域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产业集群的概念提供了一个思考、分析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并制定相应政策的

7、新视角.产业集群无论对经济增长,企业、政府和其他机构的角色定位,乃至构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其他机构的关系方面,都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法. 产业集群从整体出发挖掘特定区域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突破了企业和单一产业的边界,着眼于一个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和合作关系的企业、相关机构、政府、民间组织等的互动。这样使他们能够从一个区域整体来系统思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来考察可能构成特定区域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考虑临近地区间的竞争与合作,而不仅仅局限于考虑一些个别产业和狭小地理空间的利益。产业集群要求政府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产业集群观点更贴近竞争的本质,要求政府专注于消除妨碍生产力成长的障碍,强调通过竞

8、争来促进集群产业的效率和创新,从而推动市场的不断拓展,繁荣区域和地方经济. (2)概念的提出: 美国企业战略管理专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应用于区域竞争力研究而提出的概念。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首先提出的。指的是企业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的知识,并据此获得超越其它竞争对手的独特能力。即,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之上,企业的智力、技术、产品、管理、文化的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 普拉哈德拉提出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树型”理论.他认为,公司就像一棵大树,树干和主枝是核心产品,分枝是业务单

9、元,树叶、花朵和果实是最终产品,提供养分、维系生命、稳固树身的根就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公司内部的知识汇总,尤其是如何协调纷繁复杂的生产技能和融合多种技术潮流.核心竞争力是凝聚现有业务的胶水,也是发展新业务的火车头。“树型”理论很形象地描绘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核心竞争力分析代表了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企业经营战略理论的发展趋向。核心竞争力概念自1年提出以来,运用企业能力理论揭示企业经营战略奥秘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最新潮流。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企业要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并获取丰厚利润,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任何一个想在未来竞争中获得成功的企业,必须明确为了赢得未来应怎样建立自己的

10、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能为企业发展带来长期的竞争优势,依托核心产品的优势,可以取得相关产品或服务的领先地位,并创造出众多意料不到的新市场,它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我国专家学者对区域核心竞争力的理解 我国学者对区域竞争力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从现有的文献来看,主要涉及区域竞争力的内涵、理论基础、决定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及措施等方面。总体来说,目前国内区域竞争力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框架,对于区域竞争力的概念、评价指标、形成机制等一些基本问题认识不清,与现实发展的结合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对于区域竞争力概念的理解,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王秉安把国内学者对区域竞争力的定义归纳五

11、类:财富创造论、资源配置论、产品提供论、经济实力论、综合论。芦岩等则根据对竞争力的不同理解,将这些定义分为四类:一是“财富创造能力”说.即以区域经济的均衡产出、生产能力和市场地位来描述竞争力。二是“经济持续发展能力说。这种观点基于提高竞争力的最终意图,即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三是“资源吸引和有效配置能力”说。这种观点着眼于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基本途径,是目前国内较为主流的一种观点。如王秉安认为,区域竞争力是指一个区域在大区域中与同一类型区域争夺市场和资源的能力,或者说是一个区域在大区域中相对于其他同类区域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四是“多种形式的综合能力”说。有些学者认为区域竞争力是多种形式能力的综合。

12、在现有的文献中,对区域竞争力指标体系的研究较多。基于形成区域竞争力诸要素的多重性和复杂性,国内学者大都主张构建诸如“总指标准则-分准则-指标的多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要点(准则或分准则)大致涵盖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对内对外开放、经济实力、科学技术、人力资源、地方政府、金融活动、自然环境和资源、基础设施、生活环境等,指标体系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可比性。但现有的评价体系研究存在着将竞争力的决定因素视同竞争力本身,对形成区域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有所遗漏,个别指标设置不尽合理等问题。特别是在新型分工格局下,还亟待于开发出新的衡量产品内分工或产业链分工程度的评价指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许多学者对我国区

13、域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地区整体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对地区内的具体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对技术创新与地区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对外商直接投资与地区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对地区内产业组织竞争力的研究、对制度创新与地区产业竞争力的研究等方面。 近年来,区域竞争力的主要热点问题集中在区域核心竞争力、区域竞争力基础的多元化、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的关系、区域竞争力的形成机制、增强区域竞争力途径等方面。随着区域实践的不断发展,区域竞争力问题可能仍是今后国内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因此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同时,要注重对区域竞争力的动态研究。许多学者认为,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区域经济持续

14、发展的源泉。但对于什么是区域核心竞争力,也是各有说法。 赵修卫认为,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区域竞争力的优势表现,是指区域所特有的,在资源利用、产品开发、生产、市场开拓及服务中,与其它地区相比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且不易被其它地区所模仿和学习的综合能力与素质。黄善明认为,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区域经济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能使整个区域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长期持续发展的区域经济竞争力中最基本的竞争力,是有效配置资源的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和自组织能力。 李仁安等则将区域核心竞争力理解为能将区域的独特资源转化为竞争优势的一组政策、知 识、技术或技能的有机综合体。他们还构建了区域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区域优

15、势、创新能力、文化理念和资源聚集能力四个准则。鲍永安从竞争优势理论变迁中找寻区域核心竞争力研究的逻辑起点,对区域核心竞争力及相关概念的内涵进行了梳理,并从评价体系和提升对策等角度总结了区域核心竞争力管理的研究成果。他认为核心竞争力的管理包括识别、规划、培育和维护几个环节,其中识别、培育与维护属基础性环节。 我区区委研究室根据上述几种观点,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区域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或地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或地区相比较所具有的独特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的能力.实质上就是一个地区面对市场生产产品、提供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区域核心竞争力=(产业特色+环境引力+集聚规模) 创新能力 构成区域竞争力的“核心”是区域的创新能力,包括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创新是保持区域竞争力持续不衰的根本源泉。 其特征:是区域所特有的,在资源利用、产品开发、生产、市场开拓及服务中,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且不易被其他地区所模仿或学习的综合能力与素质。难以模仿和复制“买不来”、“偷不走”、“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是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能使整个区域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是有效配置资源的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和自组织能力,具有稀缺性、长期性和独特性特征.稀缺性和持久性发展战略-一朝君子一朝臣?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区域的区位优势、创新能力、文化理念、资源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