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祠堂》阅读附答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144186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家祠堂》阅读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陈家祠堂》阅读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陈家祠堂》阅读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家祠堂》阅读附答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陈家祠堂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9小题,40分)陈家祠堂坐落于广州市中山七路的陈家祠堂又称“陈氏书院,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光绪二十年1894年落成,它是由清末广东省七十二县的陈姓联合建造的,是广东省驰名的宗祠建筑。陈家祠堂的建筑结构可分为三轴、三进,建筑面积达8000平方米。祠堂的每进之间既有庭院相隔,又利用廊、庑巧妙地联接起来。整个祠堂共有九座厅堂,其中各种各样的装饰随处可见。院落、祠堂的整体布局高低对称,殿堂楼阁,虚实相间,气势雄伟。陈家祠的建筑格调以装饰精巧、华丽堂皇而着称于世。木雕、石雕、砖雕、泥塑、陶塑、铁铸工艺等各种各样的装饰,遍布在内外的顶檐、厅堂、院落、

2、廊庑之间。既有大型的制作,也有玲珑的小作品,装饰格调或粗暴豪放,或精致纤巧,各具特色。祠前的壁间有六幅画卷式的大型砖雕,每幅砖雕长达4米,是用一块一块的青砖雕刻好了以后再连接成一体的,立体、多层次的画面里有神话传说、山水园林、花果禽兽、钟鼎彝铭等等,就像是民间的艺院一般。书院中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内容最丰盛的是木雕艺术。首进头门梁架上雕的“王母祝寿、“践士会盟等就是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的木雕。而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三国演义中曹操大宴铜雀台一组,描绘曹操坐在铜雀台上观看校场各员大将比武的场面,突出刻划了徐晃与许褚在比武后为了锦袍而争夺得难解难分的情景。陈氏书院坐北朝南,其整体结构布局严谨、虚实

3、相间,厅堂轩昂,庭院宽敞幽雅。中进大厅聚贤堂为书院建筑的中心,是当年族人举行春秋祭祀或议事聚会的地方。屋顶上的陶塑瓦脊长27米,全高4.2米,是清代广东石湾陶塑商号文如璧的作品。堂前有白石露台,石雕栏杆嵌以铁铸的花卉等图幅。堂宽五间,27米,进深五间,16.70米。用柁墩抬梁,设斗拱,21架6柱出前后廊,属通堂木框架。中进东西厅面宽三间,14.05米,进深五间,16.70米。又有21架6柱山墙承檩,出前后廊。后金柱正间装设4扇双面镂雕隔扇,后金柱次间和厅前后设通花隔扇。后进大厅三间是安设陈氏祖先牌位及族人祭祀的厅堂。大厅面宽五间,27米,进深五间,16.40米。用瓜柱抬梁,21架5柱后墙承重,

4、前出卷棚式廊。厅后老檐柱之间装有5米高达7米多的木镂雕龛罩。东西厢房均用瓜柱抬梁卷棚式瓦面,出前廊。厢房用通花格嵌套色蚀花玻璃上落窗装饰,光线柔和,显得十分清新幽雅。陈家祠堂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清代晚期特有的建筑装饰工艺,集中体现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精华。在1958年修缮后辟为广东民间工艺馆。郭沫假设同志曾在1959年参观陈家祠堂后留有一首五言诗:“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可以说,陈氏书院是广东现存规模最大、保留最完整、装饰最精美的古代艺术建筑,不愧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选自?百度百科,有删改小题1:以下的说法,合乎文意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木雕、石雕、砖雕、泥塑、陶塑、铁铸工艺等,都反映出陈家祠的装饰精巧。B陈家祠堂集中体现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精华,历代都被称为广东民间工艺馆。C陈家祠屋顶上的陶塑瓦脊气势恢宏,是清代广东石湾陶塑商号文如璧的作品。D大型砖雕的画面内容有神话传说、山水园林、花果禽兽、钟鼎彝铭等类型。小题2:第段分别从陈家祠的 、 方面介绍陈家祠,为了表明陈家祠的特点,第段画线句子分别用了、的表明办法。4分参考答案:小题1:D小题1:建筑格调、结构布局,举例子、列数字。小题1:D准确表明了大型砖雕的画面内容特征,与原文一致。小题1:能够运用合理的表明办法来准确表明事物的主要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