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江苏专用考点强化练 第73练 含答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1440409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江苏专用考点强化练 第73练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高考历史江苏专用考点强化练 第73练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高考历史江苏专用考点强化练 第73练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高考历史江苏专用考点强化练 第73练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高考历史江苏专用考点强化练 第73练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江苏专用考点强化练 第73练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江苏专用考点强化练 第73练 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历史备考资料训练目标1.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2.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局部改革斯大林模式(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未从根本上否定斯大林体制)彻底否定斯大林模式(戈尔巴乔夫改革)。3.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模式:20世纪50年代形成计划经济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改革经济体制邓小平“南方谈话”后,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小题精练1(2017南京联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分别有着“市场失灵”和“政策失灵”的缺陷。能体现上述观点的分别是()A

2、大危机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D罗斯福新政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有苏联领导人在1925年评论某项经济政策时指出:它“是无产阶级国家所采取的一种特殊政策,它预计到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预计到消灭阶级和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下列符合这一经济政策的是()A利用军事特殊时期将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B利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C尽快实现工业化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物质基础D扩大集体农庄自主权刺激生产积极性31932年,美国总统胡佛为缓解经济危机,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但是,在宾夕法尼亚,受救济者每天得到的救济金只有三分钱。这

3、反映出当时胡佛政府()A国家干预经济的力度不够B通过以工代赈解决了失业问题C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D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4(2016宿迁模拟)罗斯福新政与传统的资产阶级统治政策相比,主要新在()A缓和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B保护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C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D国家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5霍布斯鲍姆把19141991年这一时期定义为“极端的年代”,他认为经历19141945年的“大灾难”时期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兴起了一股重大的改革与重组之潮。这些经济上的“改革与重组”共同之处是()A奉行凯恩斯主义B适当减少国家干预经济C发展“混合经济”D发展新经济6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在评价

4、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时说:“五年计划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这说明()A计划经济可以缓解经济危机B斯大林模式适用于世界各国C资本主义国家借鉴了计划经济模式D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计划经济模式7(2017盐城质检)美国人哈默被称为“红色资本家”,他23岁时到苏俄访问,为俄国人购买了100万美元的小麦,列宁接见了他,并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油的特许权。以上活动发生的重要历史时期是()A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B苏俄

5、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C苏联实施“一五”计划时期D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8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下列各项,不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是()A苏俄新经济政策B美国罗斯福新政C苏联斯大林模式D中国的改革开放9赫鲁晓夫逐步改革农民义务交售农产品的制度,并于1958年最终取消了这一制度,新方法规定由国家用统一的办法向集体农庄收购农副产品。这一做法()A突破了斯大林模式B考虑了苏联经济发展实际C为工业提供更多资金D扩大了集体农庄的自主权10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都是

6、人类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下列关于这两次探索相同之处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都注重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B都借鉴了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验C都放弃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D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11(2017南通调研)1980年1月下旬,全国农村人民公社经营管理会议在北京召开。安徽代表在会上介绍了安徽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农民要求实行包产到户的情况,引起了与会代表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包产到户姓“资”姓“社”的问题,大部分人对安徽的做法持反对意见。以上现象反映了当时()A农村改革已在全国全面展开B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困难重重C改革开放政策没有正式确立D“左”的思想在当时仍有影响12

7、1997年,全国个体工商户达2850万户,从业人员5541万人,私营企业达96万家,从业人员1349万人。1999年1月,经国家外经贸部批准,有20家私营企业首批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涉及饲料、食品、农业开发、医药和计算机软件开发等行业。这表明在中国()A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C非公有制经济对经济发展影响增强D现代企业制度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大题优练13(2017泰州质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

8、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材料二20世纪世界现代经济大事年表(部分)1933年罗斯福新政,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1936年斯大林模式形成1944年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1947年关贸总协定签署1949年以苏联为首的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材料三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

9、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2)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中期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其原因。(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中美两国是如何解决“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问题的。你对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模式有何认识?14经济体制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于自由贸易在农业和地方小工业领域的成功,列宁进一步考虑利用市场发展国营企业,指出“国营

10、企业也在改行所谓经济核算,实际上就是在相当程度上实行商业的和资本主义的原则”。1921年12月,俄共(布)第十一次全国代表会议对当时的经济特点的总结是“国内市场的形成”和“货币交换的发展”,提出要“从市场的存在出发并考虑市场的规律来掌握市场,并且有系统的、经过深思熟虑的、建立在对市场过程确切估计之上的经济措施,把调节市场和货币流通的工作掌握在自己手中”。朱建明列宁“新经济政策”述评材料二计划和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具优势,又各有不足。两种手段的有机结合,可以做到优势互补,扬长避短。1990年12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又强调:“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

11、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么回事。计划和市场都得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可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有效的重要作用,又可以发挥计划宏观调控导向的重要作用,应当把计划和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论邓小平文选材料三我们要前进,我们就必须像一支训练有素而又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而乐意有所牺牲:因为没有这样的纪律就不可能前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罗斯福就职演说(1)据材料一,概括列宁的“市场观”。(2)据材料二,概括邓小平的“市场观”。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宁和邓小平“市场观”的异同。(3)材料三中罗斯福总统所谓“实现有效的领导”是指什么?请举例加以说明。有人认为新经济政策使“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

12、主义”,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答案精析1A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的爆发体现了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导致“市场失灵”,十月革命后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体现了国家对于经济的过多干预,导致了“政策失灵”,故A项正确;罗斯福新政是为针对“市场失灵”而采取的措施,新经济政策是为针对“政策失灵”而采取的措施,故B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能体现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市场失灵”的缺陷,故C项错误;罗斯福新政不能体现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市场失灵”的缺陷,故D项错误。2B1921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向新经济政策过渡,新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货币关

13、系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进入社会主义,故B项正确。3A题干中“美国总统胡佛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体现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但“受救济者每天得到的救济金只有三分钱”说明其干预力度不够,故A项正确;以工代赈是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故B项错误;题干中胡佛虽然采取了一定的国家干预措施,但其并没有完全放弃自由放任政策,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故D项错误。4D传统的资产阶级统治政策也有缓和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的措施,故A项错误;传统的资产阶级统治政策也保护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不属于新的表现,故B项错误;罗斯福新政与传统的资产阶级统治政策都是在维护垄断资

14、产阶级的利益,故C项错误;罗斯福新政特点是国家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资产阶级统治政策是采取自由放任政策,故D项正确。5A从经历“19141945年的大灾难时期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兴起了一股重大的改革与重组之潮”,可知是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即普遍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故A项正确。6CA项材料未涉及,故A项错误;材料所述为资本主义借鉴社会主义的某些做法,而非都转入计划经济模式,也不能说明斯大林模式普遍适用于世界各国,故B项错误;材料中“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所指并非抛弃资本主义原有模式,而是借鉴计划经济中的国家干预因子,故C项正确;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7A列宁实行过战时共产

15、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题干是允许外国资本家在俄国开采矿产,故为新经济政策时期。8C苏俄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与材料意思相符,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阶级矛盾,与材料意思相符,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苏联斯大林模式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材料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中国的改革开放,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其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