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规范标准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1439628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8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规范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规范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规范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规范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规范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规范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规范标准(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00/1800MHZ T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s on Engineering Design for 900/1800MHZ TDMA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2004年11月3900/1800MHZ T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s on Engineering Design for 900/1800MHZ TDMA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批准部门:中华人

2、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2004年11月目 次1 总 则22 名词术语33 网络设计的一般要求54 交换网路设计74.1 网路结构划分74.2 各种节点的设置74.3 话路网网路组织94.4信令网125 GPRS核心网络设计175.1 GPRS核心网络结构175.2 网络节点的设置175.3 网络组织方式186 无线网络设计206.1 无线网络设计的一般原则206.2 无线覆盖区设计206.3 无线网网络扩容216.4 双频网建设226.5 频道配置226.6 引入GPRS时的无线网络设计256.7 系统间干扰协调257 局、站址选择267.1 交换节点局址选择267.2 GPRS网节点局址的选择

3、267.2 基站站址选择278 移动电话网的服务质量指标289 中继线路、信令方式及接口要求309.1 中继线路309.2 局间信令方式319.3 接口要求3110 编号、拨号方式与计费3310.1 编号方式3310.2 IP地址分配方式3410.3 拨号方式3510.4 计费3611 同步要求3712 设备配置要求3813 接地与防雷39附录A 规范用词说明41附加说明42目 次441 总 则454 交换网路设计455 无线网路设计475.1 无线网络设计的一般原则475.2 无线覆盖区设计475.3 无线网网络扩容505.4 双频网建设515.5 频道配置525.6 引入GPRS时的无线网

4、络设计535.7 系统间干扰协调556 局、站址选择567 移动电话网的服务质量指标568 中继线路、信令方式及接口要求579 编号、拨号与计费57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1 总 则1.0.1本设计规范适用于900/1800MHz T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工程的安装设计,其他移动通信网的工程设计可参照执行,其网路组织、使用频段、编号等按相关规定执行。1.0.2数字蜂窝移动通信工程设计必须贯彻“中国技术政策”中的通信技术政策要点和信息产业部的相关技术政策、技术体制,以及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1.0.3 设计必须密切结合我国通信发展的实际,

5、合理利用频率资源,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1.0.4 设计应在充分调查和预测用户需求及运营维护需要的基础上,做好网路设计,解决数字移动通信设计中遇到的新问题,适应用户不断增长和自动漫游通信的需要。1.0.5 在设计GSM 900/1800 双频网时,要充分考虑到1800MHz频段上的空间传播特性,研究GSM 900/1800系统的组网结构。一般情况下,GSM 1800系统应以承载市区高话务量为主要目标。1.0.6 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数据业务对网络结构、容量及服务质量的影响,研究并建立数据业务模型。1.0.7 在设计中,宜利用现有的市政、电信设施,努力降低工程造价。1.0.

6、8 设计中选用的主要设备,其性能必须符合信息产业部相关规范和进网许可要求。1.0.9 设计应有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精心设计,提高经济效益。1.0.10 本设计规范与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办理。1.0.11 在特殊条件下,执行本设计规范中的个别条款有困难时,设计中应充分论述理由,提出采取措施的报告,呈主管部门审批。2 名词术语APN:Access Point Name 接入点名AUC:Authorization Center 鉴权中心BFH:Baseband Frequency Hopping 基带跳频BG:Border Gateway 边界网关BSC: Base

7、 Station Controller 基站控制器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基站收/发信台CDR:Call Detail Record 呼叫详细记录CG:Charging Gateway 计费网关CS-i: Coding Scheme(GPRS) (GPRS)编码方案 Concentric Cell 同心圆DNS:abbr.Domain Name Server, 域名服务器DPC: Dynamic Power Control 动态功率控制DTX: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不连续发射EIR: Equipment Identity R

8、egister 设备识别寄存器FH: Frequency Hopping 跳频GGSN: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 网关GPRS支持节点GMSC:Gateway Mobile Switching Center 移动关口局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通用无线分组业务HDSL:High-bit-rate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归属位置寄存器HSTP:High level Signaling Transfer Point 高级信令转接点I

9、P: Intelligent Peripheral 智能外设LSTP:Low level Signaling Transfer Point 低级信令转接点MRP:Multiple Frequency Reuse Pattern 多重频率复用MSC:Mobile Switching Center 移动交换中心MTP: Message Transfer Part 消息传递部分NTP: Network Time Protocol 网络时间协议OMC: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entre 操作维护中心PCU:Packet Control Unit (GPRS) (GPRS)

10、分组控制单元SCCP:Signaling Connection Control Point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FH:Synthesiser Frequency Hopping 合成跳频SGSN:Switch GPRS Support Node 服务GPRS支持节点SMSC:Short Message Service Center 短消息中心SSP: Service Switching Point 业务交换点STP: Signaling Transfer Point 信令转接点TMSC:Tandem Mobile Switching Center 移动汇接中心VLR:Visit Location

11、 Register 拜访位置寄存器2B1Q:2 Binary 4 Quaternary 两个二元一个四元线路码3 网络设计的一般要求3.1.1 900/1800MHZ T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以下简称GSM 900/1800移动网)采用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进行组网,由移动交换子系统(NSS)、基站子系统(BSS)、操作维护中心(OMC)、移动用户设备、中继线路及其传输设备组成。 移动交换子系统(NSS)由移动关口局(GMSC)、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拜访位置寄存器(VLR)、归属位置寄存器(HLR)、用户鉴权中心(AUC)和设备识别寄存器(EIR)等组成。另外为了业务和组网的需求

12、,在GSM900、1800移动网中还增加了短消息业务中心(SMSC)、移动业务汇接中心(TMSC)及信令转接点(STP)。 基站子系统(BSS)由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收/发信台(BTS)组成。通常一个BSC 可控制多个BTS,具体数量依BSC 的处理能力及BTS配置的载频数决定。3.1.2 GSM 1800系统的引入主要是为了解决900MHz频段频率紧张,不能满足高话务密度城市和地区业务发展的需要。从其系统组成来看,可有与GSM 900系统混合组网或独立成网两种方式,但为了减少移动用户的移动性引起的越区或越局切换对系统资源的过多占用,宜采用混合组网方式。3.1.3 GSM 900与GSM

13、1800独立组网时,分别由独立的交换子系统和基站子系统组成。3.1.4 GSM 900与GSM1800混合组网有以下四种,在条件许可时应尽可能采用第3种和第2种。 1 共用HLR/AUC、EIR、OMC和SMSC; 2 共用交换子系统; 3 共用交换子系统和基站控制器; 4 共用整个网络系统。3.1.5 网络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1 要适应我国地域广大、经济发展不平衡、用户密度不均匀的特点; 2 要适应各运营商业务发展的需求和发展策略; 3 既要考虑局部地区的容量要求,又要尽可能地扩大无线覆盖范围; 4 应便于完成越局频道切换和自动漫游通信; 5 建网要经济合理。3.1.6 网络设计应包括的主要内容如下 1话路网、GPRS网及信令网组网方案 2 移动网内各种节点设置方案 3 话路路由、GPRS路由及信令路由选择原则 4 无线覆盖区及业务密度设计 5 双频网建设方案(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