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期末复习题第五章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1435906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期末复习题第五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完整word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期末复习题第五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完整word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期末复习题第五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完整word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期末复习题第五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完整word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期末复习题第五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期末复习题第五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期末复习题第五章(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领会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体系一、单项选择题1、法律主要表现的是 ( ) 的意志。A.全民的B .统治阶级的C .政党的D .整个社会的B2、 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 ) 所决定的。A.意志B .思想C .物质生活条件D .上层建筑C3、在我国的执法机关包括有( )A.审判机关B .检察机关C .各级人民政府D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C4、 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是()A.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B .检察机关C .监察机关D .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B5、 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基本方略是在( )A. 1982年宪法B .1978年党的一届三中全会 C .党的十

2、三大D .党的十五大6、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 )A.党中央B 广大人民群众C 国务院D 全国人大B7、我国依法治国的标准是( )A.宪法和法律B .社会道德C .社会习惯D .风俗和礼仪A8、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 )A.统治阶级的意志B .经济斗争状况C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D .历史传统C9、法存在于( )。A、资本主义社会B、整个阶级社会C、整个人类社会D、原始社会B10、 下列行为中,只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而未违反社会主义法律的行为是()A、故意杀人B、倒卖车票,数额巨大的C、对最亲密的朋友撒谎D、以“莫须有”的罪名诬陷他人C11下列选项中,行使我国国家立法权的是 ( )A.最高人民检察

3、院 B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C.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B12法构成要素的主要部分是( )A. 规范B原则C概念D技术A13. 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 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并重新确 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是 ( )A.法律解释B规范性文件的清理C法律汇编D法律编纂B14. 法是一种带有价值判断的行为规范,是评判、衡量他人行为合法性的标准。 这体现了法的 ( )A.预测作用B教育作用C评价作用D制裁作用C15. 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正确表述是( )A.不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影响B不受一定的法律文化和价值观所影响C. 人们对法律的功能、作用和法律的实施所持有的内心信念和观念D. 在社会主

4、义条件下,每个个体所形成的法治理念完全相同C16. 法律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A.权利义务相统一B.重证据C.讲程序D.情重于法C17.法是以 ( )为基础的。A.意志B.经济关系C政治D.政策18. 法律的作用可以分为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 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律的社会作用 的是()A.指引作用 B .预测作用C强制作用 D 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D19. 根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A.执法为民B服务大局C公平正义D.党的领导C20. 法律编纂,是对散见于不同规范性文件中的属于某一法律规范进行审查、修改和补充。法律编纂属于国家的()A.立法活动B.执法活动C司

5、法活动D.法的宣传A21. 在我国法律监督体系中,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是()A.监察和审计部门的监督B.人民检察院的监督C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D .人民政协的监督A22. 在一个国家里,由部门法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称为A法系B 法律体系C法学体系D 法的历史类型B2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A.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B .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C.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B24我们在强调学法用法的同时,还必须强调 ( ) ,只有这样,学法用法才具

6、 有积极的意义,法律在现实生活中才能取得实效,法治国家的构想才能实现。A.培养立法意识 B培养守法意识C.培养宣传法律意识D 培养监督法的实施意识B25. 国家的领土、领海和领空安全,不受外来军事威胁或侵犯。 这是指( )A.政治安全B.国防安全C生态安全D.社会公共安全B26. 法的核心特征是 ( )A.国家意志性 B .规范性C.逻辑性 D.统一性A27. 在我国的法律监督体系中,从国务院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法律监督是( )A.社会性监督B.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C.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D .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B28. 按照法的原理、法律原则和立法精神,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思想取 向。这

7、是指 ( )A.法治概念B.法律思维C.法制观念D.法治理念B29. 由学者或其他个人或组织对法律规定所作出的学术性的解释是( )A.行政解释B.学理解释C历史解释D.字面解释30关于法律和国家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国家需要法律B 法律先于国家而产生C 法律不一定从属于国家D 法律的产生与国家的产生没有必然联系A二、多项选择题:1、 法律的制定,是指国家机关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程序,()规范性 法律文件的活动。A、制定B、补充C、废止D、认可ABCD2、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A.前提B 基础C体现D .手段AB3、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A.体现B 前提C.基

8、础D .保障AD 4、在我国,守法的主体包括 ( )A 各政党 B 国家机关C 、社会组织 D 公民ABCD5、在我国,依法治国是 ( )A. 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B. 治理国家的唯一方略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D.民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ACDE6、 法律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最本质的重要特征是()A.法律具有规范性B 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C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 D .法律对全社会具有普遍的约束力BCD7、国家与法是( )A.从来就有的B .与人类社会共始终的C. 在阶级社会才存在的D .在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CD 8、广义的守法,包括遵守( )A.宪法和法律B 行政

9、法规和各种法规C一切规章D .各项政策和纪律ABCD9、法律的历史类型中有( )A.奴隶制法B .资本主义法C封建制法D社会主义法ABCD10、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 )A.宪法和行政法B .民商法和经济法C.刑法和程序法D .社会法ABC11、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包括( )A 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B 以违反法律并受法律追究为前提C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D必须有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12、 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其深刻内涵可以概括为( . )A.依法治国 B .执法为民C公平正义 D .服务大局、党的领导ABCD13法律的实施,是通过一定的方式使法律规范的要求和规定在社会生活中

10、得以 贯彻和实现的活动。法律的实施包括 ( )A.法律制定B法律适用C法律执行D法律遵守BC14为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力实现,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 规范化、程序化,依法保障人民的 ( )A.知情权 B 参与权C.表达权 D 监督权ABCD15关于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A.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在根本上是一致的B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C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民主法制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D.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将法律所确定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到实处ABCD16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是“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略的 更为完整的

11、表述。这一理念的基本内涵包括 ( )A.维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民主的制度 化、法律化、规范化、程序化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违法行为都必须受到追究C.树立和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人人都要自觉把宪法和法律作为指导和规范自 身社会活动的基本准则,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严格依法办事D.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乎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ABCD17为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实现,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 规范化、程序化,保证人民依法实行 ( )A.民主选举B.民主决策C民主管理D.民主监督ABCD

12、18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有( )A.宪法和其他与宪法相关的法律B 行政法规C.经济法D.民商法19法的适用具有的特点包括( )A.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B.主体是司法机关C按照法定程序活动D.过程或结果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BCD20.我国法律制裁的种类有 (. )A.民事制裁B.行政制裁C刑事制裁D.经济制裁ABC三、判断题1、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而统治阶级的意志则不一定表现为法律。()对2、凡具有强制力的社会规范就是法律( )错3、法律是限制自由的。( )错4、只要不犯法,学不学法无所谓( )错5、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风俗习惯、社会礼仪、职业规范等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在于,它

13、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 )对6、法是随着私有制、 阶级、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因而在原始社会没有法。 ( ) 对7、社会主义法律是人民自己的法律,所以对人民来说他不具有强制性。()错8、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是违法行为, 而违反法律的行为则必定是违反道德的对9、法的内容最终是由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的。()错10、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 法治国统一起来。 ( )对11、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区别是看其是否具有国家强制性。对12、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所以体现国家意志的规范性文件都是法律。 ()错13、执政党的政策就是法律。 ()错14、

14、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社会主义法的创制的基本原则之一。错15、法的最基本细胞是法律规范。 ()对16、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实行法治就意味着一定有健全的法制。()17、法的制定需要经过讨论与确立两个阶段。 ()错18、国家也可以成为我国法律关系的主体。 ()对19、我国著名民法专家教授对 商事人格权 所作的解释属于有权解释。 ()错20、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特点是,以制定法为主,习惯法为补充,判例法为 例外情况。 ()错21、在我国法律监督的体系中, 中国共产党的监督属于国家监督的一个分支部分。 ()错22、对社会无害的行为,也属于我国法律认可的合法行为之列。()对23、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学理解释也可被视为正式解释,具有法律约束力。()错24、法学中的法的渊源又被称为法的 内容渊源。()错25、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分类与法的部门划分是完全一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