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小学语文第八册表格式教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143354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 页数:115 大小:4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小学语文第八册表格式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北师大小学语文第八册表格式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北师大小学语文第八册表格式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北师大小学语文第八册表格式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北师大小学语文第八册表格式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小学语文第八册表格式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小学语文第八册表格式教案(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课题第一单元 大地的话教材分析大地的话是一首现代诗,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大地拟人化为母亲,抒写了大地母亲博大的胸襟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诗歌语言通俗,学习难度低,学生在欣赏诗词的同时更好地体味了大自然的魅力,感受语言情趣,也能够继续以“大地”或者其他人称向所有她想与之对话的对象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也就是能够做到仿照文本,继续文本内容。 教学 目标1独立认识汉字3个,学习会写5个汉字,在阅读过程中有重点地识记“蕊”字。 2根据课文内容理解词的意思,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3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理解全诗内容,体会诗中蕴含的大地母亲的无私奉献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

2、重点: 1本篇课文的前四节内容十分简单,通俗易懂。重点理解第五小节“一切有生命的精灵都是我的宝贝;一切宝藏都在我的体内”这句话。 2学会仿照诗歌说话、续写。教学难点:体会诗中的大地母亲的无私奉献精神。能根据关键词,理解诗意并仿写。教学准备多媒体电教教学课时2课时教 学 过 程备注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 1教师直接板书“话”,提问:这是什么字?(话)一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2教师再板书“大地的”,要求学生思考:大地会与谁对话? 3师:大地要说的话很多很多,它到底和谁对话了,说了些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大地的话。(多媒体出示课文内容) 二、品读悟情。 1教师配乐范读。 师:现在老师

3、配上音乐把诗歌朗诵一遍,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大地在和谁说话? 指名学生回答。(板书:种子、飞鸟、游鱼、小草) 设计意图:指导阅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范读,这非常符合诗歌的特点,要在读中体会诗歌意境,教师饱含感情的范读,再加上音乐,让学生很快进入诗歌意境,对诗歌有个整体感受。 2学生自由读诗,自学生字词。 (1)自由地轻声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联系上下文,并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3)同位检查生字词的认读以及理解情况。 (4)全班交流。(课件出示生字词)纠正容易读错的音,比如“嘟噜”、“吐蕊”、“驱赶”等;重点识记“蕊”字。 3默读诗歌,理解内容。 (1)默读诗歌,并在书上

4、做些批注,批注的内容可以是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或读后的体会,也可以是自己不懂的的问题。 (2)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4分角色读,指导学生用“心”说话。 (1)看看大地都想和种子、飞鸟、游鱼和小草说什么?并选出其中的一节练读。 (2)指名四位同学扮演大地朗读课文的前四节,想象自己就是大地母亲,你想对种子、飞鸟、游鱼、小草说些什么?其他同学就是种子、飞鸟、游鱼、小草,仔细听大地的话,看能否听懂大地想对你说些什么? (3)学生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接读课文前四节,教师点击相关课件(每一小节都制作动画课件),读后其余学生评价。 三、换位抒情。 1(课件出示)如果你是种子、飞鸟、游

5、鱼、小草,或大地体内的其他生灵,听了大地母亲的话,你有什么想对大地母亲说的?你能说给你的小组成员听听吗? 2四人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四、总结升华。 1学生齐读最后一小节。 2再回想刚刚大地的一句句真情的话语,你能感受到大地想表达自己怎样的感情吗?引导学生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3随机设疑:最后一句话中的省略号有什么含义?(板书:)(还有许多大地体内的生灵,比如:落叶、石子) 4听课文录音,放动画课件,再次欣赏诗歌,感受大地的宽广胸襟。第二课时一、以说促写。 1(课件出示)如果你是大地母亲,你一定还有很多话语倾诉,你还想对谁说什么?请敞开心扉,大胆地说出来吧!(学生小组合作交

6、流。) 2(课件出示)仿照诗歌前四节的结构和语言风格,将自己要倾诉的话语写一节小诗。 全班展示交流。 二、课后拓展。(课件出示)课后继续修改自己写的小诗,准备活动课上评比展示 三、课后小结。板书设计大地的话文章介绍的是谁的话? 它对谁说话? 都说了那些话? (1)小鸟图片 无私(2)草的图片 爱 (3)鱼的图片 奉献(4)种子的图片教学反思课题语言的魅力教材分析语言的魅力是一篇打动人心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讲述的是:在繁华的巴黎大街的街头,有一位盲老人在乞讨,他的身边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道“我什么也看不见!”但是没有人帮助他。法国著名诗人让?比浩勒在牌子上添加了“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结

7、果,巴黎街头的行人变了,他们从对盲老人泠漠无情,到热情相助,老人获得帮助后心底漾出了喜悦之情。在语言的魅力一课中“春天到了,可是”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一波才动万波涌”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独自感受这句话在文中带来的“波澜”,体会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课文了描写行人的感情在变,老人的心情在变,在这变化之中,展示了语言所特有的魅力。在这节课的教学中,紧紧抓住这拨动人心弦的话语,适时引导,使学生自主学习;激发情感,增强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教学目标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衣衫褴褛、无动于衷、良辰美景等)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帮助学生了解法

8、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用语言帮助盲老人的事,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切实感受语言的魅力。 3.练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理解第六自然段的内容,感受“春天到了,可是”一句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教学难点:感悟“春天到了,可是”一句打动人心的原因,体会语言的魅力。教学准备图片(春天美景)、小黑板教学课时2课时教 学 过 程备注一、谈话导课1.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魅力”这个词语,谁能上黑板写一写?(可以让曾经写错过这个词语的学生板演,从书写是否正确、规范上给以评价。)2.谁能说一说“魅力”是什么意思?(很吸引人)在现实生活中,你觉得什么事情很有吸引力?(启发学生结合生

9、活,谈谈自己的认识。如:学生说春天的景色很吸引人,教师要引导学生简洁地描述一番,并注意相机地给以总结:这是大自然的魅力(书的魅力、网络的魅力、电视的魅力)其实,你知道吗?有时候语言也有它独特的魅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语言的魅力。(板书:语言的魅力。学生齐读课题。)究竟是哪句话有这么迷人的魅力呢?让我们赶快打开书,去寻找一下答案。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2.检查生字(出示小黑板:衣衫褴褛头发斑白无动于衷良辰美景绅士嬉戏)(1)学生自读、同位读、开火车读。(2)通过预习,你理解了哪个词语的意思,可以和其他同学交流一下。(处理方法:一要注意总结理解词语的

10、方法,如:衣衫褴褛,在学生说出词语的意思后,可再结合插图加深理解;二是将字典适当的引进课堂,区分“良辰美景”中的“辰”与“晨”在意义上的不同;三是注意评价,如:绅士,提议男生都做一个有礼貌的人。)3.指名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正音时,可以强调:穿着(zhu)华丽)4.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2、3名学生)(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我什么也看不见无动于衷什么也没有得到春天到了,可是得到的钱多极了随机理解:无动于衷) 三、再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魅力 过渡:同学们,随着木牌上的字的变化,人们由无动于衷到纷纷解囊相助,老人乞讨的钱也由无到有,而且还多极了,一天之中竟然发生

11、了这么大的变化,可是,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从早到晚什么是不变的? 1.默读课文,找一找什么情况没有变?(还是那个盲老人,身旁还立着一个木牌子;还是在巴黎繁华的大街上。) 2.既然还是在巴黎这条繁华的街上,还是那个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的老人,还是旁边立着一个木牌子在乞讨,可是为什么人们的变化这么大呢? 过渡:这一切一切的变化,只是因为木牌上的字变成了 (学生齐读。老师范读。注意把握“可是”的语气。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 3.品读这句话,说说你的感受。(让学生结合板书,发挥想像,充分发言。如果学生说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可让他们自读第六自然段再来体会。) 4.(出示图片)是的,看到这句话,我们想到

12、了春天的万紫千红,它是那么的生机勃勃,蓝天白云、绿树红花、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是那么的令人陶醉。 (合上图片)可是,这良辰美景,(引读)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这是多么令人心酸呀! 当人们想到这个盲老人,一生里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不曾看到,就(引读)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板书:产生同情) 5.一句充满魅力的语言,唤醒了人们的同情心,让我们饱含感情的读一读第六自然段。(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二、拓展延伸 过渡:一句有魅力的话有着神奇的魔力,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试着发挥语言的魅力,写几句话?(出示图片:1.不要踩草坪!2.浪费水罚款!)

13、 请你用有魅力的语言说说,注意语言要少而精。 (对于学生那些有创意的语句,教师可鼓励他们制成卡片,贴于宣传栏上。) 三、课下延伸: 在我们新建的校舍里,雪白的墙壁上留下了黑黑的脚印,请你设计一个警示语,好吗? 如果你认为在新校舍的哪些地方还需要警示语,也请你动动笔,运用恰当的语言,让每一个学生都来爱护我们美丽的校园。四、课后小结。板书设计 语言的魅力读准每一个生字总结出生字中最易读错、写错和混淆的字找出生字词中不理解的字词利用字典或词典弄懂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教学反思课题秉 笔 直 书教材分析文章记叙的是战国时代的一个历史故事。故事发生的年代非常久远,因此文中出现了大量学生不易理解的历史性词语

14、,如“齐庄公”、“相国”、“太史”等。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查找资料辅助课文教学的作用。文章采用对话的形式,对几位太史宁可断头也不屈服于残暴的崔杼,恪守本分的职业道德精神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同时又运用崔杼由不可一世到无可奈何的心理变化描写衬托了太史们这种忠于职守的精神的伟大。因此,通过对于人物语言以及神态描写的学习,感受、体会、学习人物“秉笔直书”的伟大的人格精神是本课学习的重点。教学目标1准确认读课文中的8个认读生字,掌握写字表中的11个生字。2引导学生根据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人物的优秀品格。3学会抓住重点词句(忠实、本分、不屈服),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鼓励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抓住要点,绘声绘色地复述课文。教学重、难点通过对人物语言以及神态描写的学习,感受、体会、学习人物“秉笔直书”的伟大的人格精神。教学准备多媒体电教教学课时2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