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大学生与父母沟通状况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1432798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当代大学生与父母沟通状况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当代大学生与父母沟通状况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当代大学生与父母沟通状况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当代大学生与父母沟通状况的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当代大学生与父母沟通状况的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当代大学生与父母沟通状况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当代大学生与父母沟通状况的调查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当代大学生与父母沟通状况”的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14-5-11调查地点:淮南师范学院调查对象:淮南师范学院全体在校生调查方法:随机发放问卷调查,封闭式选择调查人:程金金方青娣刘冰新夏文秀一、正文1、前言。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而当我们走进大学校园,远离了父母的身边,我们是否还会常常想起那个为我们忙碌的身影?当我们随意挥霍钱财时,俭用?当我们忙着和自己的男(女)朋友增进感情时,又是否会想起家中还有人在时刻盼望着我们,哪怕是一通电话?我们不得不承认,对于父母,我们不够关心。因此,针对现在的大学生存在忽视亲情,忽视父母的情况,我们进行了此次问卷调查。是否会想起父母的省

2、吃旨在号召更多的大学生去关心父母,多与父母沟通。2、主体。本次调查主要采取的是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对象是淮南师范学院全体在校生,我们制作了自习室,教室等地点随即发放。有效问卷80份。其中男生80份封闭式问卷,在校园的路上,80份问卷发放80份,回收34名,女生46名。80份,此次的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沟通频率,沟通对象,聊天内容,相互了解程度等。对回收的问卷,我们采取了对内容逐项分析的方法,#以下是分析过程和结论:1)沟通频率。大学生与父母联系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每天一次3%,其7%,每周几次26%,每周一次44%,半月一次16%。一月一次他4%。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和父母的联系情况还是比较好

3、,大约每星期和父母联系一次,更有甚者是每天一次。表明现在的大学生比较注重和父母的交流,这进一步表明当代大学生是比较关心父#母的,大家都想多了解自己的父母,关注他们的生活与健康,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同时也让他们了解自己在学校的情况,让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让他们放心。总体显示,当代大学生是懂得感恩父母,体贴父母的。但是从结果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有些大学生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才与家人联系,虽然是否经常打电话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人是否懂得感恩父母,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他们对父母不够关心,与父母的沟通状况不甚理想。由调查结果我们同时还发现,在选择“每天一次”“每周几次”等较高的频率选择人中,女生所占的比例远远大于

4、男生。由此可以看出女生比男生更注重与父母的交流,而男生可能更注重行#为上的表达,因而沟通简短、次数少。说明性别对于沟通交流方面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2)沟通对象。对于沟通对象这一问题,我们设了一共有四个选。调查结果显示,经常往家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兄弟姐妹里打电话的学生里,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沟通对象为母亲的排行第#一,而且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其次为父亲,最后才是兄弟姐妹及爷爷奶奶。这或多或少与我们的生活有关,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从小,在中国的传统里,大多数家庭都是男主外,女主内,所以孩子与母亲接触的机会就会比父亲相对多一些。而且在多家庭中,都是“严父慈母”,这也就导致了孩子更愿意母亲向倾

5、诉,而与父亲沟通较少。3)聊天内容。在这一选项中,39为学习工作,40为生活,16为情感,5为其他。联系另外一题“不喜欢与父母聊的话题”,在该题中有40选情感,12选学习,24选他人隐私,24选择其他。我们可以看出,25的大学生不喜欢与父母谈论自己的感情,#原因不难得知。我们推测,父母在应对孩子的感情问题时,可能经常加入主观因素,或者是进行批评,导致孩子不想与父母谈论自己的感情问题,这是彼此建立良好沟通的大障碍。同样,有私,因此我们知道,大学生在与父母交流时,比较反感谈论自己或他人的隐私问题,从某个角度说,这是对父母的一种不信任感,当然也有可能是本身就不喜欢讨论这样的话题。但是,学习、工作和生

6、活方面,彼此的交流基本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然而在感情方面,在大学时期,父母与孩子在情感方面的沟通存在很大问题。还没有转换想法,或者比较专制而反对恋爱,24选他人隐一方面父母可能另一方面因为观念想法的不同,使得大部分家长不能成为孩子情感高峰期的倾诉对象,也导致部分价值观具有缺陷的孩子,在遇到感情挫折时,容易出现跳楼轻#生的极端现象,或者容易接受同龄人的不良建议而误入歧途。4)相互了解程度。在这一选项中,对父母的喜好、生日、习惯等,“非常了解”的占12%,“了解许多”的占43%,“不是很了解”的占39%“只了解一点”的占6%。由此可以看出,当今大学生对父母的了解还远远不够。对父母十分了解的人只占一

7、小部分,大多数人对父母的了解基本处于模糊的印象当中,或者是只了解一点点,甚至还有人对父母几乎不了解,并且所占比例不小,将近与比较了解的人数持平。同时在本次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了了解程度和沟通频率基本上是呈现出正相关,沟通次数越多,了解的内容也就越多。因此我觉得大学生应该更加主动地与父母交流,了解父母。二、结尾#1)综合分析经过以上的分析,总体情况是:大部分大学生离开父母在外读书,与父母联系较频繁;他们对父母的基本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有不少大学生对父母不是很了解;大部分大学生经常与父母谈及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但是在涉及自己或他人隐私方面,例如感情方面的问题时,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沟通时选择的对象为

8、母亲居多,且沟通的内容多为生活和感情上的事,而可能是由于一般的大学生对父亲的定位#是威严型的原因,所以与父亲的沟通基本上是次数较少、内容简短,并且多为学习和工作上的事。由上述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和父母的沟通要想和谐稳定,存在着不能忽视的问题。首先,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他们对孩子设定了高要求,又因为没有有效的沟通交流,就变成了一味的给孩子增加压力,影响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其次,大学生在学校的业余生活逐渐变得丰富多彩,日常生活作息的观念和行为逐渐与父母期望的有所差距,再加上价值观的差异,使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出现严重的障碍。2)解决方法首先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尊重父母,

9、理解父母。“鸟有反哺情,羊有跪乳恩”,对于辛苦抚养我们长大的父母,我们当然满含感恩之心尊重之情。但是,这感恩和尊重都应该表现出来,而不是仅仅记挂在心里。在面对分歧时,子女不应该采取顶撞、回避的方法,偏执的认为父母总是不了解自己。还有人觉得父母说的都是老一套,不值得听取。但是要知道不了解过去就不能深刻的认识现在。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直接体验一番,所以需要从前人那里学习经验知识。大学生的社会阅历还很少,应该多听听父母的教诲和指点,“温故而知新”,从他们的经验中学习。同时我们要知道在父母眼中,孩子再大也还是孩子,所以他们对子女的疼爱之情常常使他们担心孩子会吃亏或者遇事处理不当,他们感觉到了人生道路的艰

10、难,就想让孩子少吃一些苦,走的路少一些艰难曲折,我们应该理解父母的这种感情,同时多与父母交流,让他们知道,有些事情我们自己是可以处理好的。假如遇到意见不合时,要尽量运用合理的技巧解决冲突。从父母的方面来说,父母也应该适当改变自己,改变自己部分的价值观,多听取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在与子女沟通时,对孩子也多一些尊重,不要说重话,免得演变成争吵;也不要总是陈腔滥调,容易引起子女的反感及沉默应对,不利于沟通;同时尽量以幽默的语言,这样能提高与子女的亲近程度。当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达成双向良好的交流时,这才算做成功的沟通模式。父母与子女之间如果能多花点时间聆听彼此的内心感受,一定能增进亲子之间的了解和感情。只有通过沟通,父母才能真正知道子女的需求和内心感受,以及所遇到的问题,帮助子女解决他们的难题。而子女也才能理解父母的想法和做法,才不会出现一些悲剧。沟通能让双方更加了解,缩小代沟。子女可以采用多种沟通方式,增加与父母的沟通频率,如电话、网络、当面交流等,而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网上的最新动态来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从而达到更亲密的沟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