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的世界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1432360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化的世界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变化的世界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变化的世界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变化的世界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变化的世界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化的世界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化的世界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变化的世界 探究目标1 能用各种感观察觉到周围的物体都在不2 断的发生变化。3 能从物体变化现象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4 能说出两种以上记录某一物体变化的方法。情感目标1 愿意与其他小组交流本组观察到的各种变化现象。2 能感受到自然界中各种物体变化的奇妙。3 能坚持对一种选定的物体进行长期的观察,4 并能将观察女诫国用两种以上的方式记录下来。知识目标1 举例说明什么叫做变化。2 能根据自己的标准对观察到的变化进行分类。3 能知道几种不同的记录方式。STSE目标开始意识到自然界的物质都在不断变化。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引入1(师有感情朗读引言):起风了,下雨了,草绿了,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着的

2、世界。探究活动一活动:“我知道的变化”生看图体会生活中的各种变化。说说我们知道的变化。把自己知道的变化记录下来。 小组交流我们的记录。5 给这些变化分分类二观察各种的变化 师示范一些化学变化。生观察(提出质疑)分组讨论分析这些变化。拓展一活动“寻找我们身边的变化?”请学生在生活中找找周围物体的各种变化。 (第二课时)引入, 相互交流说说我们找到的生活中的物体变化。探究活动, 1 讨论“解释什么叫变化” 请生根据自己找到的各种物质变化试着解释什么叫变化。讨论:自然界中有没有永远不变的事物。2 活动:“记录物体的变化” 引导学生回忆我们学过的几种不同的记录方式。分析我们对一种植物的长期观察的方法。

3、分组设计一种记录方式。拓展, 一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变化进行观察并记录。2多样的天气 探究目标1. 能用文学词语描述天气现象。2. 能用文学和科学并模仿动物运动的主术语描述天气变化。3. 能设计一组符号记录天气的状况。情感目标 愿意关注、收集与天气变化有关的信息。能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天气及其原因。3愿意欣赏天气变化的美丽。4愿意收集各种预测天气变化的谚语。知识目标 能说出两种以上科学描述天气变化的要素。能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图形符号。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 1(创设情景):师:今天早上起床推开窗,你发现天气如何?你的心情怎样?出门要准备什么?生自由谈感受 探究活动1 观看课件:“天气变化”引导

4、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天气变化。二活动:“描述天气”1请学生回忆文学作品中描述天气的词语。2。回忆我们学过的与天气有关的诗歌。三活动:“我最喜欢的天气”1谈话:“你最喜欢什么天气,和小组成员口头交流”2。记录我喜欢的天气(可以用绘画或诗歌的形式记录)3。分组交流我们的记录。4。各组展示我们记录的天气。拓展 课余收集民间有关天气的谚语,并把它记录下来。(第二课时)引入 1交流我们收集到的天气谚语 探究活动 一怎样知道天气变化的消息1谈话:古代人们是怎样知道天气变化的消息的? 2。谈话:哪些自然现象能预知天气变化?二活动:“天气谚语”1用图文方式记录收集到的谚语。(填写书上图表)拓展-一说说利用谚语

5、来预测天气变化的优点和不足(第三课时)-引入-一(创设情景)教师扮演预报员先给大家播报今天的天气情况探究活动-一谈话:“现代人是怎样知道天气的?”1。引导学生说出多种方法(师板书)2。小组交流,记录。(比一比哪组知道的多)二交流:“ 播报天气消息”三活动: “设计表示天气的图形符号”1自主设计。2。分组交流。3。认识标准的图形符号。-拓展 1 自学“科学在线”。2。介绍自学成果。3观测天气探究目标能制定科学的、符合实际情况的观测计划。能设计和制作简易的观测天气变化的仪器。3能对观测到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绘制天气变化的曲线图。情感目标能合理的分工,合作完成观测、记录两周内的天气变化情况。能逐体会

6、到利用简单仪器有助于定量的观测研究。3能体会到长期的测量和记录天气数据是非常有用的。知识目标-说出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2能说出各种风向的含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一1 谈话:“你知道气象员的工作吗? 2 想试着做一个小小气象员, 3 观测一下天气情况呢”探究活动1 活动:“制定观测计划”1分析课本第8页的计划表。2。说说要计划什么?3。分组计划,完成计划表。二活动:“制作简易观测仪”1说说需要哪些材料? 2。学习制作方法3。自主制作。(互相帮助完成)三活动:到室外检测我们制作的风向仪拓 展-一课余改进我们制作的风向仪(第二课时)引入一展示我们改进后的风向仪1上台介绍 。 2。

7、说说改进的办法。探究活动一活动:“制作雨量筒”1。说说需要哪些材料? 2。看图自主制作。3。分组交流我们的作品。二活动:“实地检测”仪器1学习使用方法。2。到室外实地测量。拓展参观校气象站教学过程-(第三课时)引入-交流展示改进后的风向标和雨量筒探究活动一活动:“建立小小气象站”1说说气象站要测量哪些数据。2。说说气象站需要哪些测量仪器。3。分组建立气象站。二讨论:“怎样放置测量仪器”1引导讨论:“测量仪放在不同地方测得数据一样吗?”。2。说说测量仪放在什么地方最好,为什么?三活动:“设计记录表” 拓展 把我们的测量数据绘制成曲线图4发布天气消息探究目标能以研究论文和报告的形式将自己的观测和研

8、究结果展示出来。能对其他同学的观测和研究结果提出客观的评价和积极的建议。3 能从图片中归纳分析出天气预报制作过程中的几个重要阶段。情感目标1能在发布天气变化消息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感。2能体验到科技发展能给人们带来更准确的天气消息。3体验到长期的测量和记录天气数据的意义。4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观测研究过程中的体会和感受。知识目标1能从图片中分析出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中用到了哪些技术。2能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提高天气预报水平的影响。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一课件演示天气预报1引导观看,说说天气预报的作用。-探究活动一活动:“天气消息发布会”1小组交流我们两周来收集到的关于天气的数据资料。2。

9、小组商讨如何发布天气消息。(如何分工、合作、用什么方式汇报)3。分组扮演天气预报员向大家播报天气消息。4引导互相评价。(说说优点、建议)二交流活动1与同学交流观测天气的体会。 2。将我们的记录与电视台发布的天气预报进行比较。3。比较哪组的预报更准确,为什么。4。把同学们对我们小组的评价意见记录下来。拓展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有关天气的资料(第二课时)引入一谈话:“你知道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的吗?”生自由发言探究活动一 活动:“天气预报制作的过程” 1。自由猜想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2。看图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边看边思考用到什么仪器)3。分阶段分析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并记录在课本上。4分析在天气预报

10、制作的全过程中运用到哪些科学技术,说明了什么。二交流活动1把自己收集到的关于天气预报资料与大家分享。2举例说明科技发展对天气预报的影响。三自学科学在线1自己阅读科学在线内容。2。交流自学情况。拓展-课余时间继续观测天气变化并做好记录天气与生活 探究目标1. 能够举例说明天气的变化对人类的生活造成的影响2能够对图表记录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得出某些科学结论3能够用实例或调查结果,说明人类的活动已经对天气变化造成影响。情感目标1愿意把收集到的天气与人类关系的资料图片与其他同学交流。2能通过对天气与人类关系的分析,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明剧烈的天气变化造成的严重自然灾害。

11、2能举例说明酸雨是人类活动作用的结果。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 谈话:“今天你穿什么衣服?一年四季你选择什么样的衣服?”生自由发言。 探究活动一活动:“天气对我们的影响”1谈话:“你喜欢什么天气?在不同的天气中喜欢做什么?2看课本插图思考天气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3自由发言说说天气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4举更多的事例说明天气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二讨论活动1谁最关心天气?说说自己的理由。 2。组代表汇报。3。小游戏:“我说位置,你找物体。”拓展- 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我国一年四季天气的变化情况(第二课时)引入一信息发布会请生将搜集到的资料与大家分享。 探究活动一活动:“人类活动对天气的影响”1。请

12、生小结天气变化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2。思考:人类活动是否也对天气带来影响?3。看课本上的插图理解人类活动对天气的影响。4分析课本上的调查表,你能发现什么?二。交流活动1分析调查表中的数据有什么发现,小结人类活动对天气的影响。教学过程,拓展, 搜集人类活动对天气的影响的实例。 (第三课时) 引入一交流会1生介绍自己搜集到的人类活动对天气的影响的实例。 探究活动,一活动:“了解家乡的天气”1说说家乡的天气。 2。设计调查表调查家乡的天气变化对我们的影响。二。自主学习 1自学“科学在线”2。介绍自学成果。3举更多实例说明。 拓展 调查我们生活的城市是否有酸雨 6固体、液体和气体 探究目标1能正确

13、地对周围常见的物体或物质进行分类。能利用感官估测物体的质量或体积。能归纳出固体、液体和气体的主要特点。能设计两种以上的方法测量出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情感目标对探究物质三态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将本组研究结果与其他小组交流。知识目标1 能分别说出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2 能说出同种物质不同状态的各个特点的差异。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一师出示几种不同状态的物体请生辨认1引导观察。(激发学习兴趣) 探究活动一活动:“给物体分类”1观察课本插图。2。对图中的物体和教师出示的物体分类。3举出更多固体、液体和气体。二活动:“研究固体的主要性质”1制定研究计划。(明确分工、认真观测、及时记录) 2。说说注意事项。3。分组研究几种固体的主要性质。 4。记录固体主要性质。(完成课本上的表格)5分组汇报,交流。(说说用到哪些测量工具,如何测量)拓展-一准备黄豆、小米、沙等材料(第二课时)引入 看看我们准备了哪些材料?探究活动一 活动:“混合、分离固体”1混合黄豆、小米、沙等固体,再想办法将他们分离。2。讨论:所有的固体都有形状和体积吗?3交流:将分离物体的方法和理由与同学交流。二活动:“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1分组按研究固体的方法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2。各组互相交流、汇报。拓展 小结液体的主要性质-(第三课时)引入一1 课前讨论会1谈论:不同液体的性质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