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复习:八年级下册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143116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复习: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复习: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复习: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复习:八年级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复习:八年级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复习:八年级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复习:八年级下册(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复习:八年级下册 内容预览:八年级下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评析:前四句,写诗人因被贬23年,受惨重打击,内心愤愤不平、凄凉伤感。后四句情调变高昂,一方面挖苦了那些善于见风使舵往上爬的人,另一方面又表示不能如此低沉还得挺起腰板来。颈联:本意是比喻在自己被贬谪边地好似沉舟病树般奄奄一息之时,有多少人却飞黄腾达爬了上去。后来引申出“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这一客观规律和真理。有个成语叫“破釜沉舟形容做事下定决心干到底宁死不退的意思。这里的“沉舟和诗中

2、的“沉舟不同,“破釜沉舟中指“凿沉船只,诗中指“漂浮的船1、赏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并答题表达自己被贬时间之长、被贬之地遥远的句子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慨叹世事的变化而产生的生疏、怅惆之情的诗句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摆脱现实处境。展望未来风光,借景物变化暗示社会的开展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 全诗叙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做简要分析。主要叙述了作者忧伤中更显乐观豁达的情怀。作者虽以“凄凉地“弃置身“闻笛赋“烂柯人、“沉舟、“病树写出了内心的凄苦,但“千帆过“万木春更表现出作者乐观和豁达的情怀。3、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富含

3、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诵,你从这居室中领悟到了什么?1人在逆境面前,要积极进取,振作精神,面向未来要有坚决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2痛苦、困难、挫折、失意都是暂时的,理想、光明、胜利就在前头;3新事物必将带起旧事物,这是事物开展的必然规律。1.诗中的乐天指的是白居易 ,“见赠中的“见字用在动词前表示对“我怎么样,生活中还有相同解释的词语,试举两个见教、见谅、见笑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的愿意是什么?现在人们赋予它什么新意? 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 常用来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对

4、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 暗示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答: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答出“运用比喻、“生动形象,“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或“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即可6、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消沉愤懑,后四句高昂乐观,前后形成鲜明比照。7、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所描写的画面必须扣住“千帆

5、竞发“万木争春 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典故: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了。在诗中的意思和作用:诗人是借这两个典故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

6、盛。“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怀旧空吟闻笛赋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 ;到乡翻似烂柯人暗示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答出“运用比喻、“生动形象,“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或“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即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什么手法?叙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典故。抒写诗人对旧友的思念以及因人事沧桑而产生的生疏。8、赏析“怀旧空

7、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典故一“闻笛赋:指晋代向秀的?思旧赋。向秀与嵇康、吕安是好友,嵇康、吕安为司马氏杀害,向秀经过两人旧居时,听到邻人吹笛子,其声“慷慨激昂,向秀感音而叹,写了?思旧赋来表示对嵇康、吕安的思念。典故二“烂柯人:据?述异记所载,晋人王质入山砍柴,见二童子对弈,棋还没终局,发现手中的“柯斧头的木柄已经朽烂了。王质下山,回到村里,才知道已经一百年过去了,同时代的人都已死尽。在外面,我思念老朋友的时候,只能徒然地吟诵?思旧赋;我回到故土,恍如隔世,正像传说中的烂柯人。前句用向秀的典故,表示对被贬被害朋友的思念,其中隐含有对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后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暗示贬谪时间的

8、长久。两句通过用典,表现了诗人十分复杂的心情。阔别正久,今朝归来,人事全非,抒发了无限怅惘的心怀。旧:老朋友。9、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船的旁边千帆竞发,枯树的前头万木逢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自喻,诗人自己在政治上遭受打击,眼看别人纷纷志得意满,奔赴前程。诗意固然不无惆怅,却也颇为豁达。诗人用这样异常达观的态度来应对世变,劝诫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遭遇而感到寂寞、蹉跎、忧伤。这一联,忽然振起,一变忧伤消沉的情调,尾联便乘势而下,表现了诗人振作的精神。赤壁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评析:该诗是怀古咏史诗以古人古事作题材,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抒

9、发自己的感叹。该诗作者见解认为:曹操之败是因为受了火攻,周瑜之胜也是因为用了火攻;火攻的成功又是得力于及时风力相助。孙刘联军失败了。用若的、委婉的、生动形象的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来说明。1、赏析杜牧的?赤壁并答题。从体裁看这是一首七绝诗,从内容看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中前两句由 折戟 引出“认前朝“三国赤壁,为后两句作铺垫。 后两句议论感叹,一反传统看法,认为假设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叙述了作者认为不以成败论英雄或是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的政治见解和独到的史识。2.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周瑜 。诗人杜牧和 李商隐合称“小李杜。3. 全诗最精彩

10、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波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4、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 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点击进入 初中学习小组6、诗歌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小中见大。折戟小;赤壁之战大;国家的命运大

11、7、试体会“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议论的妙处。诗人并未从正面去评论战胜的原因,而是提出一个与事实相反的若,不刮东风,不用火攻,周瑜就有可能战败。对于这个结局诗人没有直说,而是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别出心裁。“二乔并非普通女子,而是东吴国家命运的象征。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这两句诗叙述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或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 (答怀才不遇,有志不得伸等也可。)(以上两点,答到任何一点都得2分)8、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歌妙在不直接叙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间接地

12、通过写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吴魏形势的变化。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以小见大,给诗歌增添了无限的情致,别出心裁。对周瑜的丰功伟绩予以疑心,主意新奇,寄寓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慨叹,这正是本诗艺术上的成功之处。过零丁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评析:首联回忆自己大半生的经历,特别是四年抗元斗争经历。二、三联抒发祖国即将沦亡、自己虽竭尽全力挽救然而邱峰被俘无力回天的无限悲愤与痛苦心情。尾联:说明自己誓死不屈以身殉国的必死决心,及对自己为国尽忠为民效命必将留名青史的自信

13、。鼓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沉着就义。1、赏析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并答题。“起一经和“四周星六个字写出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他因科举而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风飘絮和“雨打萍六个字形象地写出了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乱不安。诗中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既说明形势恶劣,又表明作者境况危苦的句子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说明自己以死明志、舍生取义的决心,堪称千古传诵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1.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比喻 破碎的国家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 ,以“雨打萍比喻

14、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2分22.从抒情方式和思想内容上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作简要分析。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说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沛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2分,言之有理即给分。1.“惶恐和“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说说有哪两层含义?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是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3.写出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并举一个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举示例岳飞、邓世昌、朱自清等1、品味“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一句。以对偶句的形式和比喻的修辞办法,把国家的破败与个人的不幸联结在一起,形象地展现了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3、“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名言叙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这一名句从抒情办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 , 说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 充沛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4、颔联用 风飘絮 和 雨打萍 之景,运用比喻形象地概括了国家局势和个人经历,叙述了作者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的悲哀 的感情 。5、赏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人在前三联将家国恨、哀怨情渲染到了极致,宕开一笔,留下这千古名言。这一句气势磅礴,风格风格高亢,表现了诗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