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空间理论对英汉语篇连贯认知差异的解释力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1430490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合空间理论对英汉语篇连贯认知差异的解释力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复合空间理论对英汉语篇连贯认知差异的解释力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复合空间理论对英汉语篇连贯认知差异的解释力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复合空间理论对英汉语篇连贯认知差异的解释力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复合空间理论对英汉语篇连贯认知差异的解释力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合空间理论对英汉语篇连贯认知差异的解释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合空间理论对英汉语篇连贯认知差异的解释力(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合空间理论对英汉语篇连接认知差异的解释力要:以复合空间理论为根底,运用比照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从认知的角度尝试对英汉语篇连接的两大差异进展诠释,即形式连接/意义连接;线形连接/环形连接。对汉语的?天净沙秋思?和英语的?秋颂?进展了心理空间构建和概念整合的比照分析,发现两个语篇中单一框架网络的构建比率和方式以及根底心理空间构建形式的区别,认为复合空间理论可以对英汉语篇连接的两大差异作出合理的解释。关键词:复合空间理论;语篇连接;英汉差异;认知比照在语篇分析领域,国内很多学者借助西方一些理论,对这一学科的性质,特点和构架等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缺乏之处就是英汉语篇比拟方面。篇章构造比照的主要趋

2、势是,对语言进展一种动态和宏观的研究;从构造走向思维,寻求其在心理、文化、哲学上的差异和根据。随着认知科学和语言学的开展,语篇连接的分析也跳出了语言的表层构造和显性机制的研究框架,很多学者主张从语境、语义和认知等多角度进展连接的隐性机制分析。driven将当今认知语言学的开展划分了五个研究方向,认知语篇的研究为其中之一,认知语篇的研究主要以概念整合理论为基矗在国内,概念整合理论被运用于各类语言现象的分析,如谚语、隐喻、翻译文学作品及语篇连接分析,但尚未发现将该理论运用到英汉语篇连接比照的相关研究。一、英汉语篇连接的认知比照在语篇研究中,连接指的是篇章中各个概念和命题之间在语义逻辑上的联络。韩礼

3、德(.ak.halliday)认为衔接和连接是语篇区分于非语篇的两个必要条件,但他过度关注了语篇的衔接功能,对连接的提法似乎有些模糊。语言学家们对连接的定义也是从不同角度展开的,如何界定连接,与我们的语言观和研究视角有亲密关系。魏在江将连接归纳为:显性语言形式与隐性语义逻辑的统一;语篇内部衔接机制与外部文化、情景语境机制的统一。因此,连接不仅是指语篇的表层构造形式的衔接,而且是语用、心理和认知等外在因素的表达。对于从后者的角度去分析语篇连接,尤其是比照分析英汉差异的研究,我们做的还不够。认知语言观认为语言是认知的一部分,要对语言现象进展描写和解释,就必须从人类的认知规律入手研究。英汉两个民族在

4、构建语篇时表现出诸多不同,从认知差异上看可大致分为三点:直线形与螺旋式;形合与意合;客体意识与主体意识。从英汉语篇连接内部机制的认知比照上看,英汉语篇连接性的差异是:形式连接与语义连接;线性连接与环形连接;悟性连接与理性连接。比照语言学中的篇章连接性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即相似语义构造的表达形式比照和篇章语义构造的惯用形式比照。相似语义构造的表达形式比照告诉我们,语篇表层的差异表现出英汉民族深层认知方式的差异,英汉词法和句法表现手段的不同表现出英语重形式连接,汉语重意义连接;篇章语义构造的惯用形式差异表现出英语重线性连接,汉语重环形连接。据此,本文将形式连接与意义连接、线性连接与环形连接作为

5、认知比照的主要内容。二、复合空间理论复合空间理论(theblendedentalspaethery)以体验哲学、语言学、心理学和生物神经学等为根底,由语言学家faunnier提出,包含了心理空间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心理空间指我们在思维和语篇理解过程中临时构建起来的小概念包。随着语篇的展开,这些心理空间互相连接并不断得到调整和修改。多个心理空间组成一个概念整合网络。概念整合是对心理空间的根本认知操作,是一种在线的、动态的意义构建形式。一个典型的概念整合网络由至少四个心理空间构成,即两个或以上的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和一个复合空间。概念整合就是将两个输入空间通过跨空间的部分映射和匹配,形成类属空间

6、中的共有图式构造,并有选择地投射到复合空间中,复合空间通过组合,完善和开展三步操作,形成两个输入空间所不具备的层创构造。并且,四个心理空间通过投射链彼此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概念整合网络,完成意义的构建。概念整合根据其五大优化原那么,即整合、构造、网络、解包和充分理由来构建合理的概念整合网络。概念整合网络有四种类型:单一框架网络、框架网络、单向网络和双向网络。单一框架网络包括两个输入空间和一个合成空间。一个输入空间是抽象框架,另一个是情景成分,在概念整合时情景成分进展框架填充形成层创构造。框架网络包括两个输入空间框架,一个类属空间,一个复合空间。单向网络的特点是,输入空间也有两个组织框架,但复合空

7、间中就合成为一个框架。双向网络中的两个输入空间有两个组织框架,到了复合空间里还是两个,两种概念结合语境和背景知识进展整合操作,形成新的层创构造。三、概念整合理论对英汉语篇连接认知差异的解释本文选取中文的?天净沙秋思?与英文的?秋颂?进展比照。原因如下:一是从比照语言学的角度讲,两个语篇属于语域对应语料诗歌,有利于作出较客观地比照分析。二是意象是诗歌的语言,是最贴近诗人现实认知世界的折射。同时,诗歌的意象性也更易于唤起读者根据已有文化背景和认知世界的知识去感知和考虑。三是两首诗都是寄情于景,描写秋天,这有助于发现人类身处同一个自然,而映射在内心世界的同一个秋天会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同的群体认知

8、构建。先来分析“秋思之祖马致远所作的原曲?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枯藤老树昏鸦中有两个输入空间(以下用input表示),inputl是一个抽象的空框架,input2是填充成分“藤、树、鸦以及成分的描绘语“枯、老、鸦,两个输入空间构成了一个单一框架网络,在概念整合时结合中国人的文化背景,对“枯、老、鸦的理解是衰败、凄凉的象征,“枯藤老树昏鸦三个事物在大脑中搭建出一幅昏暗凋零的秋景图,即层创构造,形成整合空间blendl(以下用blend表示)。“小桥流水人家有两个输入空间(input3,input4),仍然是单一框架网络。input3是

9、抽象的空框架,input4是填充成分“小桥、流水、人家,概念整合与第一句相似,结合中国人的文化背景和认知世界知识,构建出一副中国乡野家幽静恰然的生活场景,成为整合空间blend2。接下来,两个整合空间blendl与blend2又作为输入空间继续整合(blendlinput5,blend2input6)。这时input5与input6在概念整合时就不是单一的框架网络了,两个空间中有各自的框架,一个是昏暗凋零的秋景,一个是幽静怡然的乡野人家。两个空间映射在类属空间中的共有信息是村野、幽静。两个框架交融成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为合成空间blend3。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有两个输入空间(input7

10、,input8),一个抽象框架,一个填充成分“古道、西风、瘦马,形成单一框架网络,概念整合空间blend4中的构造是,一匹骨瘦如柴之马迎着瑟瑟的西风行走在弃的古道上。blend4与blend3作为输入空间再整合(blend3input9,blend4inputl0),一个是深秋僻静的村野图,另一个是古道西风瘦马,两个是不同的组织框架,但其共有特征是深秋的昏暗、幽静和凄凉。复合空间blend5形成新的层创构造,让我们想到了万物凋零的秋景以及作者的心情也许正如这深秋一样悲戚落寞。blend5(inputll)与下一句“夕阳西下(inputl2)继续构成新的框架网络,形成整合空间blend6,即凋零

11、的黄昏秋景图(inputl3)。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的两个输入空间中,一个是表存在的抽象空间(inputl4),一个是填充成分断肠人和天涯(inputl5),形成单一网络框架,整合空间blend7为一个心情落寞的人身处异乡。最后,blend7与blend6再作为输入空间进展整合(inputl6,inputl3),形成双向网络,两个框架组织,一个是景,一个是人,概念整合为一个双向的复合空间网络blend8,即在秋风瑟瑟的乡野之间,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不知归宿在何方。结合诗人的生活背景知识,我们知道这里也隐含了作者怀

12、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正如我们所熟知的,诗人常常是寄情于景,抒发隋思,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理念在此处颇有表达。再来分析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jhnkeats)的?秋颂?。全诗分为三段,作者选绘了早、中、晚,分别描写了秋实、秋人和秋声,三幅画组合成了一幅秋收的美图。篇幅有限,本文只选第一节为例。“seasn0fistsandellfruitfulness,/lsebsfriendftheaturingsun;/nspiringithhihtladandbless/ithfruitthevinesthatrundthethathevesrun;/tbendithapplesthessdtta

13、getrees,/andfillallfruitithripenesstthere;/tsehthegurd,andplupthehazelshells/ithaseetkernel;tsetbudngre,/andstillre,laterflefrthebees,/untiltheythinkaltiidaysillneverease,/frsuerhaserbridtheirlayells。“seasnfistsandellfruitfulness创立了两个输入空间,形成单一框架网络,inputl是秋天的框架,input2的框架是填充成分一洋溢的雾气和圆熟的果实,概念整合空间blendl

14、为果实成熟的秋天景象。“lsebsfriend0ftheaturingsun;nspiringithhi一中有三个输入空间,分别是,“朋友的关系框架(input3)、情景成分一秋天、太阳(input4)和另一框架“密谋(input5),两个框架形成单向框架网络,即隐喻的空间网络,层创构造(blend2)为阳光明媚的金秋时节。接着,blendl与blend2再作为输入空间input6和input7进展整合形成blend3,个是果实成熟的秋,个是阳光明媚的秋,两个框架的类属空间是秋天,形成的层创构造是一个金秋收获时节的画面。接下来,缀满的葡萄、成熟的苹果、胀大的葫芦、甜甜的榛子、开放的花儿和欢乐的

15、蜜蜂都是这幅金秋丰收时节的框架上的填充成分,依次与blend3(input8)形成六个单一框架网络,最后的整合空间中出现的是包含了视觉、味觉、听觉的生动活泼、欢快亮堂的秋收场景。至此,读者就搭建出了一个统一的认知联络图,形成连接的语义流,深切感受到金秋所带来的充实和喜悦。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语篇连接构建的共同点:一是在即时语篇意义构建中,心理空间和整合空间几乎同时进展,随着语篇的展开,心理空间被构建、整合,整合了的复合空间又作为输入空间继续构建。二是心理空间是纵横交织,互相连接和修正的,以到达对语篇的部分理解;随着语篇的展开,这些心理空间互相映射、组合、完善、开展,把语篇中重要的命题和概念逐渐整

16、合成一个统一的语义网络,从而到达语篇的整体连接,不同民族得以交流正是建立在这样的思维共性之上。但同时,思维作为一种特定文化主体的认知惯性,又具有其差异性,归纳如下:第一,单一框架网络的构建比率和方式不同。?天净沙?共构建了17个心理空间,8个复合空间。8个复合空间中,5个单一框架网络,其中,单一框架网络的比率是62,5。?秋颂?中有20个心理空间,9个复合空间。9个复合空间中有7个单一框架网络,单一框架网络的比率是78。这种构建方式明晰明了,认知费力度小,易于概念整合。单一框架网络的构建方式不同。?天净沙?中,blendl、2、4、6、7是单一框架网络,其中blendl、2、4中,空间输入框架的建构无法从语言表层获得,而必须运用汉语特有的文化背景知识和认知常识来构建。“藤、树、鸦、桥能使拥有背景知识的读者提取出一幅村野图出来,而“枯、老、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