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夫子庙导游讲解词四篇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1430248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夫子庙导游讲解词四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南京夫子庙导游讲解词四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南京夫子庙导游讲解词四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南京夫子庙导游讲解词四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南京夫子庙导游讲解词四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夫子庙导游讲解词四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夫子庙导游讲解词四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夫子庙导游讲解词四篇 伴随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接触并使用讲解词的人越来越多,讲解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正确独立性。那么通常讲解词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xx为大家整理的南京夫子庙导游讲解词,供大家参考借鉴,期望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好友。南京夫子庙导游讲解词篇1各位好友,大家好!欢迎光临南京夫子庙。夫子庙地处城南秦淮河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方便,是南京人引认为自豪的历史遗址和旅游景点,是新兴的文化、商业、游览中心和庙市合一的繁荣之地。夫子庙,又叫孔庙、文庙,是祭奠中国著名的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地方。孔子在古代被大家尊称为孔夫子,故其庙宇俗称“夫子庙”。因为儒学的正统地位,它的创

2、始人孔子备受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和士子们的尊崇,祀奉她的孔庙遍布全国各地,有的地方还不只一个。夫子庙作为封建士子崇敬的场所,大多和教育设施部署在一起,即所谓的庙附于学,通常是在学宫的前面或一侧。历史上,南京城区的夫子庙曾有三处,一处于今市政府大院内,另一处于朝天宫。现在我们要参观、游览的,是第三处,也是最有名气的一处。它是宋景佑元年从朝天宫迁来的,初为建康府学,元为集庆路学,明初为国学,后为应天府学,清迁出府学,改为江宁、上元两县学。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同治年间重建,抗战中为日军焚毁。现存夫子庙为80年代初重建。它采取前庙后学,孔庙在前,学宫在后,以后设置的贡院被部署在学宫的左侧。所以,南京

3、夫子庙比较完整的格局包含三部分,即孔庙、学宫、贡院。以大成殿为中心的南北中轴线及两侧的关键建筑和以明远楼为中心的江南贡院陈列馆成为夫子庙地域最关键的旅游观光点。夫子庙地域因为悠久的历史、方便的水上交通,使其在夫子庙出现之前,就已成为古代南京比较有名的“佳丽地”和名士聚居地,所以除了以上所述关键景点外,还有吴敬梓旧居、古桃叶渡、萃苑、百年老店一条街、文德桥、王谢旧居、乌衣巷、媚香楼等景点。各位游客,今天我们是要到在秦淮河畔的夫子庙游览。夫子庙地处城南秦淮河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方便,是南京人引认为豪的历史遗址和旅游景点,它是一个以夫子庙为中心,集游览、购物、品尝风味于一体,展示古城风貌和民族

4、风情的旅游地。秦淮河,是一条曾对古城南京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起过主要作用的河流。它是南京人民的母亲河,全长110公里,孕育了早期的南京文明。相传秦淮河是秦始皇下令开凿的一条人工运河。秦始皇东巡会稽,经过南京时,为方便船只行驶,曾下令开凿方山,使淮水和长江沟通,因此这段河道得名“秦淮河”。但据地质考察证实,秦淮河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天然河流,当初这条古老的河流确是曾从方山经过,但因为地理变迁,河流改道,逐步形成了现在的河道。历史上的秦淮河,河道宽绰。自五代吴王杨行密在长干桥一带筑石头城以后,河道开始变窄,并被分隔成内、外秦淮。内秦淮河由东水关入城,经夫子庙,再由西水关出城和外秦淮河汇合,河流全长1

5、0公里,这就是古往今来令无数文人墨客为之赞美倾倒、寻迹访踪的“十里秦淮”了。唐朝大诗人李白、刘禹锡、杜牧等全部曾为她写下诗篇,孔尚任的桃花扇和吴敬样的儒林外史中,也全部对“十里秦淮”有过生动的描写。古老的秦淮河和流经南京城北的长江相比,显得十分渺小,不过它和南京城的诞生、发展,和南京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有着极其亲密的关系。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已经有人类繁衍生息。迄今为止,沿河两岸发觉的原始村落遗址多达五六十处。六朝和明初封建朝廷一直把它作为全部城的一道天然屏障和皇宫所需的天然通道。东吴孙权定全部建业后,曾在秦淮河两岸作“栅塘”,既可御敌,又可防洪。从六朝时起,夫子庙一带的秦淮

6、河两岸已是居民密集、市井相连的繁荣之地,秦淮河充当了南京地域对外贸易的关键航道,河中舟船穿梭,一派繁荣。听说,旧时的秦淮河两岸歌楼酒肆林立,河房水阁争奇斗艳,游艇画舫灯火通明,富豪贵族在这里过着寻欢作乐、纸醉金迷的生活,劳感人民,尤其是广大妇女却是以泪洗面,饱尝了人间的辛酸。那时南京的妓女大多集中在秦淮河两岸。清代戏剧家孔尚任在桃花扇中描写的不畏权贵的名妓李香君,她就居住在秦淮河南岸的文德桥畔。南京夫子庙导游讲解词篇2在南京市健康路以南,关键指的是孔庙、学宫、贡院三大建筑群,但习惯上将围绕这三大建筑群一带的街道全部称做夫子庙。在东自平江府路,西至瞻园路的约0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商场商店300多

7、家、影剧院2家及很多宾馆及游乐场等,地下还有一个约10000平方米的地下商业街。能够说夫子庙是一个集旅游、文化、商业、餐饮、娱乐等多功效的服务中心。节假日的人流量达15万人次以上,逢金陵灯会期间更是盛况空前。东晋咸康三年,丞相王导在秦淮河北岸建学宫,这是夫子庙的最早建筑。宋明道元年宋仁宗在学宫前建孔庙,弥夫子庙。后因战乱几次被毁,几次重建。现在的建筑为1984年重新计划修建起来的。它重现了明清时代江南街市的风貌景观,一派古色古香。孔庙是祭奠孔子的地方,占地263万平方米。照壁在秦淮河南岸,高10米、长110米,壁顶覆小圆筒青瓦,四角略翘,其长度为中国照壁之最。河北岸有弯月形泮池,岸上还有一排明

8、代建成的雕镂石栏。石栏东边是三层六面飞角的奎垦阁;北面是四柱三门的文枢坊,中间上刻“天下文枢”四个金字;西面是重檐雕脊飞角的聚星亭,大成门前是六柱三门石砌的棂星门。此处建筑皆带“星”字,意指天下文曲星集于此地。大成门为古代抬梁穿斗式建筑,翘角龙脊,三门并立,每扇门上有45枚门钉及龙头衔环。门内左右两侧立南齐、元、宋时期的石碑四块,内院两侧有廊连接大成殿。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高162米、宽273米、深209米,七楹重檐,四坡五脊,主脊上的双龙戏珠立雕为我国首创,加上全殿的56根巨型石往,巍峨壮观。殿前丹墀正中立孔子铜像,高418米,为全国之冠。东西两侧围墙外是按明清风格精心计划设计的东西市场

9、,以经营古玩玉器、文房四宝、名家字画及旅游纪念品为主。学宫在大成殿后,由明德堂、尊经阁、崇圣祠、青云楼等一组建筑组成,是古代州府的最高学府,明德堂是学宫的正堂,现辟为游乐场。由文枢坊向东左拐即可见到一座斗拱飞檐的正方型三层木结构建筑明远楼。它是原江南贡院的中心建筑,是考试期间监视考生和公布命令的地方。楼后院落两侧是仿明清时科举考试的号舍,号舍长宽约15米,仅有上、下两块木板,上为桌、下为凳。考试几天考生吃喝睡全在这狭小的空间内,带进去的食物全要检验,连馒头也要切开看,以防夹带作弊。最盛时期,江南贡院占地7万多平方米,号舍20644间,规模为全国贡院之首。明远楼现称“江南贡院遗址”,为省级文物保

10、护单位。历史上的夫子庙曾经是一个畸型的繁荣闹市,尤其是明清时期,每逢开科秋闱,上万名考生云集于此,于是书肆、茶馆、客栈应运而生,酒楼妓院也就滋生蔓延。当年秦淮河南岸的部分街巷即为富家子弟的“温柔乡”、“销金窟”。还出过不少名妓,如李香君、董小宛等被称为“秦淮八艳”。今在钞库街38号重建了媚香楼,做为李香君旧居对游人开放。清代著名作家吴敬梓曾居住于秦淮河畔,历经19年,在此写出了抨击科举制度的名著儒林外史。在她的旧居秦淮水亭的遗址上现在建起了明清河厅河房式样的建筑,为“秦淮人家”宾馆。内设拾风堂,举行仿古婚礼等民俗活动。游览夫子庙还能够顺便品尝秦淮风味小吃,现在已挖掘出传统小吃品种100多个,加

11、上洋快餐肯德基、麦当劳,足可让游人大快朵颐。金陵灯会更是远近著名,名为农历正月十二上灯,十八落灯,其实从年初一开始,买灯、卖灯和观灯者即人如潮涌,各色彩灯达数十种,使人眼花缀乱,目不暇接。南京夫子庙导游讲解词篇3南京夫子庙,常简称夫子庙,是一座在南京市秦淮河北岸贡院街的孔庙。“夫子”是孔子弟子对孔子的尊称。现在以夫子庙为中心、庙市街景合一的秦淮风光景区是集文化、旅游、购物、服务等功效于一体的文化活动中心。周围有夫子庙小学。夫子庙景区的古建筑群由孔庙、学宫、江南贡院等组成,六朝至明清时,世家大族多聚于夫子庙一带,素有“六朝金粉地”之称,为江南文化枢纽之地,是秦淮风光的关键地带。夫子庙街市是中国著

12、名的传统古街市。每十二个月的春节至元宵节期间在夫子庙举行的金陵灯会是南京春节最主要的活动之一。夫子庙始建于宋景祐元年,由东晋学宫旧址扩建而成,称文宣王庙。南宋建炎时为兵火所毁,绍兴年间重建,为建康府学,同时建科举考场江南贡院;元朝为集庆路学,明初为国子监,后为应天府学;清朝成为江宁、上元两县县学,同治八年重建以后,于1937年遭焚烧而严重损毁。1984年,市、区人民政府为保护古全部文化遗产,经相关教授科学论证和计划,几度拨专款,历数年的精心维修和复建。现在的夫子庙已焕然一新,再展辉煌。被誉为秦淮名胜而成为古城南京的特色景观区,也是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1991年被国家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

13、一。夫子庙前以秦淮河为泮池,北岸由整石雕琢成的石栏建于明正德九年,是南京夫子庙保留最完好的古代建筑;南岸石砖墙为照壁,建于明万历三年,长110米,高10米;北岸庙前有聚星亭、思乐亭;中轴线上有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庙东有魁星阁。南京夫子庙导游讲解词篇4南京夫子庙即孔庙,始建于宋景祐元年,由东晋学宫扩建而成,在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街旁。夫子庙建筑群关键由孔庙、学宫、江南贡院荟萃而成,是秦淮风光的精华。孔庙富有明清色彩。它以大成殿为中心,从照壁至卫山南南京夫子庙北成一条中轴线,左右建筑对称配列,占地广约26300平方米。四面围以高墙,配以门坊、角楼。中心庙院:院内植有银杏八棵,古灯对

14、称有致,中间一条笔直的石砌甬道通向大成殿前的丹墀,此丹墀是祭孔时举行乐舞的地方,正中竖立一尊青铜孔子塑像,高418米、重2500千克,是全国最大的孔子青铜像。大成殿:夫子庙的主殿,高1622米,阔281米,深217米。殿内正中悬挂一幅全国最大的孔子画像,高650米、宽315米。殿内陈设仿制2500年前的编钟、编磬等十五种古代祭孔乐器,定时进行古曲、雅乐演奏,演出反应明人祭孔礼仪的大型明代祭孔乐舞,使观众听到春秋时代的“钟鼓之乐”、“琴瑟之声”,展现二千多年前另古乐风貌。大殿四面是孔子业绩图壁画,形神并具。文化艺术展:中心庙院碑廊里陈列着被誉为“中华一绝”的雨花石展览。大成殿内也常常筹备其它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展,宣传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从大成殿后门走出,即进入学宫参观区。学宫是科举时代本省学子读书的最高学府,为使士子接收教化,渐知遵照先圣先贤之道,因此学宫总是和孔庙建在一起。作为江苏古代文教中心的学宫在大成殿后,以明德堂、尊经阁为主体,“东南第一学”门匾由清末状元秦大士题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