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第六章区域资源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第一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430198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第六章区域资源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第一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版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第六章区域资源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第一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版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第六章区域资源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第一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版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第六章区域资源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第一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版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第六章区域资源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第一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版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第六章区域资源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第一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第六章区域资源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第一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 版 地 理 精 品 资 料 2019.4第一节 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采掘工业、原料工业、加工工业及其关系采掘工业、原料工业、加工工业都属于重工业部门,是按照生产性质和产品用途划分的。采掘工业是指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包括石油、煤炭、金矿、非金属矿开采和木材采伐等工业。原料工业是值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基本材料、动力和燃料的工业,包括金属冶炼及加工、炼焦即焦炭化学、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电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等工业。加工工业是指对工业或原材料进行加工制造的工业,又称制造工业。以上叙述中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原料工业是介于采掘工业和制造工业之间的生产环节,既从采掘工业得到矿产原料,又为制造工业提

2、供原料和动力等。2.资源型区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问题原因或影响应对措施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当地的非可再生资源(当地的主要资源),其他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和产业转移。改造传统产业,减少数量,扩大规模;鼓励和引进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资源枯竭随着非可再生资源的开发,资源枯竭,主导产业衰退,失业人员大增发展科技和教育,为地区企业改造和转型提供技术支持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在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质量下降,而一些技术型的产业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很高,因此新兴产业不愿进驻,地区的经济活力不足。治理污染,美化环境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由于很多资源型企业在

3、此集聚,导致用地紧张、交通拥挤,企业效益下降,甚至出现产业转移、外迁现象。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3.区域能源问题及其解决途径能源问题往往是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分析某一地区能源问题,主要包括其能源问题的表现、原因、后果及应对措施。区域能源问题表现能源数量方面:短缺能源利用方面: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能源结构:对某一能源尤其是对煤的消费量过大会带来环境问题,如引起大气污染、酸雨等,而以生物能消费为主则会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原因能源分布:能源贫乏,如日本能源短缺能源结构:某种能源分布广,如中国煤炭丰富而石油紧缺能源利用:如我国由于技术水平限制,能源利用率低后果能源短缺会抑制经济发展,使经济缺乏

4、活力;能源利用不合理会带来大气污染、酸雨等环境问题和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应对措施开源:开发新能源;加强能源的跨区域调配;加强与能源输出国的合作节流: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一、自然资源特征1常见资源类型及分析内容土地资源面积大小、土壤类型及肥力高低、可开垦土地、区位条件等气候资源气候类型,气温、降水、光照特点及组合状况等矿产资源主要矿产资源的类型、富集程度、埋藏条件等生物资源主要生物资源的种类、数量、特色及分布等水资源水资源的储量、时空分布、水质状况等2.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及开发利用要求二、自然资源分析1水资源紧张的问题(1)水资源紧张的原因降水总量少,季节

5、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是干旱地区和季风地区缺水的原因。蒸发量大,下渗多是内流河流经的沙漠气候区缺水的原因。地形陡峭,河流短促,地表水难以储存是降水量较多的岛屿地区缺水的原因。下漏严重是喀斯特地貌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人口众多,工农业用水量大,污染严重是人口众多的地区缺水的原因。植被破坏严重,陆地蓄水能力减弱,主要发生在生态破坏严重的地区。(2)应对淡水资源短缺的对策措施目的开源修筑水库调节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开渠引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防止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地表下陷废水处理再利用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海水淡化解决沿海城市淡水不足的问题人工降雨增加降水量节流农业改进灌溉

6、技术通过多种措施降低在工农业中对水的浪费与污染,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与使用效率降低灌水定额工业提高用水效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水资源化2.我国土地资源特点、问题及对策(1)特点: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耕地比重小且分布不均,难以开发利用的土地所占比重较大,土地资源后备储量不足,土地资源的破坏严重。(2)存在问题:非农业用地占用耕地;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土壤污染现象严重,导致土地资源破坏严重。(3)对策: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科学管理、加强建设和保护。3主要能源资源的分布能源分布世界中国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中东地区、俄罗斯、美国、中国、墨西哥、英国等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煤炭北半球

7、的亚洲和欧洲;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和南非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以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南等省区分布较丰富水能中国水能资源居世界首位,以下依次为俄罗斯、巴西、印尼、美国等国主要分布在西南、中南和西北黄河上游地区核能铀矿资源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南非。美国核发电量最多,法国核电比重最大我国已建和在建核电站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带,最著名的是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太阳能雨日比较少的沙漠地区,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美国的西部沙漠、澳大利亚的西部沙漠地区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西藏南部一线以西、以北地区,是我国太阳能丰富地区【知识拓展】(1)新能源优

8、、缺点对比类型优点缺点风能可再生,清洁无污染,蕴藏量大,分布广泛风速不稳,且风力丰富地区与能源消费区不匹配太阳能能量巨大、无污染、可再生较分散,受天气和季节影响大地热能可再生,清洁无污染投资大,受地域限制生物能可再生,低污染,分布广泛,总量丰富产量小,利用率低(2)区域资源能源的开发条件评价:有利:资源丰富,储量大、分布广、质量好、厚度大、种类多埋藏浅,露天开采,地质条件好;开采条件好,开采成本低河流湖泊多,水源丰富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运输成本低基础设施完善,开发资金雄厚专业化程度高开发技术先进劳动力 政策不利:开采成本高;技术要求高;破坏生态环境(3)新能源开

9、发条件评价能源储量多少;距消费市场远近;开发难度大小;开发技术高低开发资金和基础设施等。3.综合开发利用有色金属(*)的措施利用当地的有色金属矿产和水能资源,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大资金科技投入,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废弃物再利用能力依托有色金属冶炼,发展硫酸制造、建材等相关产业,实现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治理环境污染4.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措施 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促进综合利用,提高经济效益加大资金科技投入,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废弃物再利用能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发展第三产业(商业、旅游业、服务业)实行战略性转移美化环境,防治环境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