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井游记》疑难解析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1427822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满井游记》疑难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满井游记》疑难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满井游记》疑难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满井游记》疑难解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满井游记疑难解析 、这篇游记写初春景象,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如“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一句,写出了柳枝初展的神韵。熟读课文,试找出几处这样的景物描写,略加分析,想一想,作者在这样的描写中渗透了怎样的感情。文中这样的景物描写还有几处,如“土膏微润,写冬去春来大地解冻复苏的情景,简练而传神;“冰皮始解,波色乍明,写天气转暖湖冰消融的情景,令人精神为之一振;“麦田浅鬣寸许,写麦苗破土初芽的情景,准确而生动。作者在这样的描写中,无不渗透了对春回大地的喜悦之情,对自然界重新焕发生机的观赏和赞美。、细读“高柳夹堤,土膏微润,麦田浅鬣寸许。体会作者是如何以生动而贴切的比喻描绘满井春色的。本文是一

2、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因此上面这段描写满井自然景物的文字,即为全文的主体局部。在这局部文字里,景物写得自然清新、优美动人,这和作者使用大量新鲜贴切、生动形象的比喻是分不开的。如作者以“脱笼之鹄为喻抒写自己自由奔放的情怀,此可谓由物生情,缘情状物。总之,通过一连串恰当的比喻,借助于简洁、准确的文字“微、“始、“乍、“新、“将、“浅等,作者突出了满井初春景物的特点,也从中巧妙地抒发了郊游的喜悦。、本文题为?满井游记,顾名思义,文章是写作者去京郊满井这个地方游览观光的所见所感。此处早春景色处处宜人,然而最具特色之处,不能不说还在于“满井这口不同于一般的井,可是文中似乎无一字正面写井,对此应作如何理解?

3、其实,文中所写的“满井,是北京东北郊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名胜。它之所以吸引众多游客,主要在于有这样一口非同寻常的井:水面往往高于井边,井中是个水泉。作者到此一游,照理说,无论如何也应写一写这口井,这个认识是正确的。然而我们再仔细体会就可以看到,本文虽为游记,并非单纯记实之作,它还是要通过写景有所寄托,即文章结尾所说的“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这一结尾,使这篇游记在一定程度上带上了哲理的色彩。文中,为了抒发作者春游郊野心胸豁然开朗的感受,就一方面以“余寒犹厉,“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城居生活作反衬;另一方面,放开笔墨逐层展开对最能表现满井春色的种种景物的描绘,然后在此根底上,引出富有议论抒情色彩的结尾。这样看来,它仍不失为一篇选材精当,布局严谨的成熟之作,是否花费较多笔墨写井,就不一定则重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