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种植管理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1426428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生种植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花生种植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花生种植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花生种植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生种植管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刘元群总结一、施肥技术:1、花生需肥特点:(1)每生产 100kg 花生荚果需要纯氮(N) 6.8kg,磷(P2O5) 1.3kg,钾(K20) 3.8kg。需氮最多,钾次之,磷最少。此外,还需要较多的钙。(钙能减少空秕率)(2)花生与大豆一样,根部生根瘤,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全生长期仅需从土壤中吸收N 素总量的1/3,即可满足花生的需求,其他养分要靠从土壤中吸收。由于花生有地上开花, 地下结果的特性,花生不仅根系吸收肥料,果锥和幼果都能吸收肥料。(3)花生对N、P、K三要素的吸收量是两头少中间多。苗期对N、P、K的吸收量仅占全 生育期吸收总量的5%左右。开花期是花生植株迅速生长时期,对养分需

2、求量最多。早熟品 种对N、P、K的吸收量达到最大,占吸收总量的一半以上;晚熟品种开花期对钾的吸收量 接近一半,对N、P的吸收结荚期达到最高,占一半以上。成熟期根系吸收能力减弱,对养 分的吸收减少。2、施肥技术:(1)原则: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配合施用。N、P、K、微肥合理搭配。(2)方法:使用双宝花生肥12-8-10,亩用量80斤一次性施入。中后期根据长势进行叶面 喷肥,如硼、锌、磷酸二氢钾能达到保叶、保根,延长顶叶功能期,同时注重钙肥的应用。二、病虫害防治:(一)病害一生理性病害:1、空壳、水仁:土壤中严重缺钙,尤其是花生结果期需要大量的钙。 偏施氮肥,磷、钾肥缺乏。偏施氮肥,而

3、且缺磷、钾,容易造成徒长,植株过高, 茎秆细小,有效分枝减少,开花下针多且果荚少,果仁不饱满,严重则不结果,空瘪现象 很严重。 土壤中缺乏花生生长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花生田土壤硼含量0.5mg/kg为临界值, 低于0.25mg/kg的土壤为严重缺乏,硼能促进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提高受精结实率,缺 硼引起果仁发育不良,形成有壳无仁的空心果,导致空瘪率升高。 连作导致空瘪率上升,由于连作,特别是同田块连年种植同一品种,不仅导致土 壤中个元素缺乏且青枯病等病害发生严重,而使花生空瘪率随连作的年限呈上升趋势,产 量下降。2、烂种:种子质量差或储藏不当。地势低洼,土壤粘重,排水不良。多年连坐。 施未腐熟

4、有机肥或施肥浓度过高,造成危害。低温持续时间过长。3、花生黑壳病:花生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地下害虫的伤害,出现伤痕。使土壤中有害杂菌 侵染所致。 长期的连坐使土壤中有害菌群增加。 在花生幼果期,天气比较热时进行浇水。4、生理性黄叶:由于人们不合理的施肥习惯不注重中微量元素的应用,尤其是铁元素, 使作物缺铁所致。 不合理的浇水管理,造成的生理缺水。 由于土壤板结和连年的重茬,是花生根系生长不良所致。二非生理病害:花生病害影响产量比较严重的有叶斑病、茎腐病。1、叶斑病:是褐斑病和黑斑病的统称,褐斑病的症状:初为褪绿小点,后扩展成近圆形或 不规则形小斑,叶正面呈暗褐或茶褐色,背面呈褐或黄褐色,病斑周围有

5、亮黄色晕圈湿度大进病斑上可见灰褐色粉状霉层。褐斑病的症状:病斑边缘较褐斑病整齐,无黄色晕圈或不明显。叶背着生许多黑色颗粒 点,排列成同心轮纹。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 适时进行倒茬,同时注重病残体的清除。 常用的药剂有:代森锰锌、百菌清、甲基硫菌灵、烯唑醇等药剂根据适当 情况进行选用防治。2、茎腐病:症状:花生茎腐病在苗期和成株期都可发生。在苗期幼苗出土即可发生,病 显著特点在植株茎基部及地下根茎处,产生黄褐色水渍状,后逐渐绕茎或根颈扩展形成 黑褐色病斑。成株期在主茎和侧枝茎基部产生黄褐色水渍状略凹陷病斑。病部密生小黑 点。防治方法:选用抗性比较强的品种。合理轮作。花生收获时及时进行深耕。 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药剂防治:多菌灵、苯醚甲环唑、醚菌酯等药剂。同时建议用咯菌腈和甲霜灵的合剂 进行拌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