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1424143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原则新 课 程 标 (一)协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课程要关注每一种小朋友的成长,发展小朋友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她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二)小朋友的生活是课程的基本小朋友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她们对生活的结识、体验和感悟,小朋友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小朋友的生活,反映小朋友的需要,让她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测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小朋友生活为基本,但并不是

2、小朋友生活的简朴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小朋友生活的引导,用通过生活锤炼的故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小朋友。(三)教育的基本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小朋友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她们发展的现实和也许出发。同步,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小朋友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协助她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她们此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本。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原则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小朋友社会生活为基本,增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段话一方面给课程定位,它开设的学段是中高年级,是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基本之上,并与6-年级的

3、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科相衔接。 二、课程目的 课程目的分两部分,一是总目的,二是分目的。 品德与社会的总目的是:“增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结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本。”它表白了课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 分目的有三个方面:1、情感、态度、价值观 2、能力 、知识从以上的分目的看出,与其她学科的课程原则相比,两课的共同点是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强调了德育的功能。 三、课程的基本思想 1、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目前课程设立是把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把品德课与生活课的综合,品德课与社会课的综合,这样

4、做就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人们是为了生活(社会生活)而改善、提高社会的道德,培养、发展个体的品德,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社会道德和个体品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她们自己的生活才干完毕。 2、关注小朋友的现实生活。教育要回归生活,我们注重关注小朋友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这也是两门课程原则共同追求的一种基本理念。只有关注小朋友的现实生活,才干做到有实效性、有针对性。此外要注意,课程以小朋友现实生活为基本,但它不是学生生活的简朴的“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它要高于生活,所设立的内容要从小朋友生活中提取。 、积极引导小朋友的发展。以小朋友自己的生活为课程基本,尊重小朋友的生活。尊重小朋友不仅是

5、有效教育的必要条件,也是教育的本质规定。但是,尊重小朋友也决不是对小朋友听之任之。而是需要通过对的引导而达到对自然的结识、对社会的精确理解、对自我的合理把握。为此,课程所追求的不仅是针对性、有效性,并且是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4、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当今每一种学生都是一种具有完整生命体现的人,面对她们参与的生活世界,她们的体现既有认知,也有情感、意志和行为。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种因素也总是在交互作用中同步发生、同步作用于生活。当一种小朋友遭遇到生活中某个事件、某个人时,她不仅在感知认知:这是一件什么事?这是一种什么人?同步也会产生这是件好事还是坏事、这人是好人还是坏人的问

6、题。随之而萌发响应的情意、态度,然后是一定的行为。 5、倡导自主、摸索性学习。课程所设计的活动或主题,大多是需要小朋友作为主体参与其中的,要她们自己“动手动脑”去做、去摸索、去得出结论。倡导自主、摸索性学习也不排斥接受性学习,两种学习方式应当互相渗入,面对不同的教学主题做出合理选择。 五、实行建议 按照学时安排,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每周两学时,已经不是基本教育阶段所谓的“副科”了。并且随着课改的进一步和学科的发展,人们对它的注重限度会越来越高。要上好这门课程,应当要树立如下新的观念: 、教材观。新的教材观应当是:教科书不只是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更重要的功能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话题、范例。

7、教材是教师引起小朋友活动的工具,是小朋友开展活动时可运用的资源。教材是开放的,给教学留下空间,使教师可以联系本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取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积极性。 、教师观。新课程规定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引者、支持者和合伙者,教师一方面要为人师表。“我是你的一种旅伴,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前方”。教师的任务不是解说教科书,而是努力发明合适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摸索的欲望,让她们可以生动活泼、积极地学习。教师要善于从学

8、生的生活中敏感地捕获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指引学生在积极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格得到发展,身心健康地成长。 、学生观。教师要尊重和爱惜学生,确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有作为学习的主人,积极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去,才干从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个人的发展,构建起真正属于她们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修炼出属于她们自己的健康人格。 4、教学观。教与学的新观念是:一方面要注重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不是强调知识的灌输。要善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协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态度和能力。另一方面,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

9、事、如何与人相处。教学不是偏重单纯的学术能力的提高,而是为了增进学生知识、技能、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整体性发展。第三,教学要有开放性和活动性。知识的来源并不限于课本,学生周边的人,学生身边的事物都是学习的资源。要运用这些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好多种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效果。总之,新的教学观念,新就新在,不是为了教而教,是为了学而教,是以学为中心的教。 小学品德新课堂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内容涉及:确立教学课题、进行学情分析、教材课题分析、教学目的分析、教学要点分析、教学准备、教学过程重要环节、板书设计。教学过程重要环节 教学过程是新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最核心的内容,它是由具有一定内在联

10、系的前后环节或顺序的各个重要活动环节构成的。也称教学程序。一般状况分为导入、新授、总结、拓展四个环节,每个环节又分别涉及了不同的、具有一定程序安排的活动内容。从总体上说,新课堂教学过程设计必须要体现出如下几点一要教学过程活动化。(即体现师生互动交往,把过去那种解说提问式教学,灵活的设计为学生的多种活动。)二要学习方式多样化。(即既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又要注重她们的合伙学习和探究学习.)三要过程设计粗线条化。(这里所说的粗线条,不是指环节语言笼统、简朴,而是环节语言要抓核心、抓重点,严格遵循新课堂教学课例倡导或强调的 “大环节要清,小环节要精”。)每个课例的教学过程重要环节要完整,思路清晰,概括到位。做到了一方面以小朋友为主体,以多种活动为媒介,充足体现三维目的的规定;另一方面将小朋友现实生活中各个方面的不同事件进行综合,做到知、情、意、行相统一,充足体现出品德课程的综合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