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应该怎样教英语?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1419651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究竟应该怎样教英语?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究竟应该怎样教英语?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究竟应该怎样教英语?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究竟应该怎样教英语?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究竟应该怎样教英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究竟应该怎样教英语?(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王财贵教授与2001年7月24日在北京师范大学演讲,提出了“教育是很简单的事,是非常轻松愉快的事。要培养人才,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所谓的老师要有爱心、恒心、耐心,这些三心两意是不需要这么强调的。我们只要了解教育的本质。”王教授指出,语文教学要把握最恰当的时机在儿童十三岁前“读经”读老子道德经、论语,然后在读一点唐诗宋词。英语和汉语同属于语言。那么,英语和汉语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是相通的。换句话说,如果要教会学生英语,圣经,无疑是最好的语言材料。在孩子十三岁之前,选择性地教给他们背诵圣经上的一些语句,大概是很有必要的吧?可惜我了解这个方法太迟,没有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试验。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规定了基础教

2、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围绕这个任务,做了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往往收效甚微。本人从教至今二十一年,从事英语教学也有十四年。所观察的现象是:一个班上,有20的人能够把英语学入门,已经相当不错

3、。做教师的大概都和我一样,绝对没有任何私心,昧着良心“留一手”,无不希望把自己所学毫不保留地教给学生。为什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为什么几乎80的学生最终选择放弃?看了王财贵教授演讲的视频,再读了他演讲的文字材料,才发现,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材,以及我们挖空心思设计的教学方法,根本就是在“障碍儿童的发展”。最为重要的,我们来看看在“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方面。一般来讲,学生在七年级上学期都能对英语保持比较浓厚的兴趣,考试下来分数也高。因为所学的内容不外乎打招呼、学会问“whats this?”“what are you doing?”而且,还有一

4、些小学三年学习的“老本”可吃。可是,一旦进入七年级下期,一旦接触到一般现在时态的学习,就会有很多学生会掉队。首先是句子变得越来越长了,读起来越来越拗口了,不能上口的东西,就不能上心;然后是单词数量越来越多,也变得越来越生难了。我曾经留意过,一篇课文基本上都设计为两页,而生词最多的接近三十个。根据教材设计和教学进度计划,这一篇课文需要在一堂课四十分钟之内完成。试问,现在的孩子是否都已经具备了“过目不忘”的本领?昨天那十来个单词还没记牢,今天又增加了三十个,明天再来七八个,再好的记忆力,也必须在课后花大量的时间巩固和消化。如果哪一天没有实施“课后复习”,就会落下十来个单词,再次听老师说起时,又会成

5、为“新词”,越积累越多,最后,兴趣全无,自信丧失。单词读不上口,句子读不通顺,是障碍学生学习英语最大的“罪魁祸首”。这时候,王财贵教授所提出的教学方法“小朋友,跟我读”就显得那么重要。领悟到这个教法的妙处,还只仅仅是本学期的事情。因为上个暑假,我才从网上看到王教授的精彩演讲。本学期接任了两个初三毕业班的英语教学工作。由于学生已经形成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实施起来效果不太好。在本学期教学过程中,我力求精讲多练,力图实现教材组合最优化、教学内容最小化、教学效果最大化。比如,在教学仁爱英语project english bookiii(a),unit1 topic2 section b 的过程中,我提炼

6、了以下三个句子教给学生:1.it says the world has a population of 6.5 billion.and it is increasing by 80 million every year.2.whats the population of the u.s.a.?3.it shows that the popul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s larger than that in developed countries,doesnt it?不厌其烦地教五遍、十遍,同时对生词“increase,carry out,billion”

7、,又反复教读三五遍,直到学生闭上眼睛,我说汉语,也能流利地说出这句话,达到李阳疯狂英语所提倡的“三最一口气”:一口气说完,最大声、最快速、最流利。当然,这几个句子本身包含的语法现象比较多。尤其是本篇课文要求掌握的大数字的表达方式。另外,还有以下一些内容,作为初三毕业班教学,必须进行归纳和总结:1、it says(that).it shows(that).2、a population of具体数字the population of国名、地点3、increase by倍数、分数、具体数字、百分数increase to具体数字4、that、those、theone(s)放在be different

8、from、as.as、than等后面替代前面提到的事物5、developing发展中的developed发达的(这里要另外指出-ed形容词修饰人或以人为主语;-ing形容词修饰物或以物为主语。例如:excited,exciting;interested,interesting等等。)6、carryout实施,实行one-childpolicy独生子女政策。7、关于第三句中的反意疑问句,也可以作为重点讲解,并归纳各种反意疑问句的构成。至于其他课文内容,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当中,不教、不讲,也不至于影响到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因为,在其他的某堂课中,也许它就是重点语句。另一个障碍学生、让学生兴趣

9、全无、自信丧失的原因是考试。考试是教学的指挥棒。无论我们怎样选择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都必须围绕考试进行。可是,我们的考试,已经形成了一种“非把学生考倒”的时尚。比如:“-did you have any body_the trees?-yes.i have had the trees_.”a.water,wateredb.watered,wateredc.watered,waterd.water,water这种题型,似乎成了最经典的中考题,可是,教材中有这样的句子吗?是不是学生通过千锤百炼非常熟悉的句子?是否达成了教材设计的初衷“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更有绝的,那就是像“i_(be)

10、apronoun.”这样的考题,在不断地展示着出题的老师的才华,吞噬着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泯灭着学生的自信。试问,为什么不能把教材中的经典语句,作为考试出题的样板?我不是说要一成不变,至少要以教材为主。考试必须改革!那么,在考试制度没有改革到位的时候,我们能不能把每课中的三二十个单词,通过和每年下发的中考英语词汇表(本人这个qq空间里有2009年的重庆市中考英语单词表)进行筛选,考试词汇重点讲解和操练,非考试词汇则忽略?或者在通过大量地阅读练习中掌握和巩固?无论怎样,我像那样做了,而且效果自认为还不错!唯有这样,国家基础教育当中,免除学生学杂费、免费提供教材的举措,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否则,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免不得要使用各种各样的教辅资料,搞题海战术,无形中极大地增加了学生和家长的负担。根据以上所述,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教法是让学生有“跟读”的乐趣,从“能读”中树立自信,进而指导学生掌握最适合每个学生个体的学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达成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