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储存技术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1417503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0.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能储存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电能储存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电能储存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电能储存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电能储存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能储存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能储存技术(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人类应用电力 160 多年来,电力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如何 方便经济地储存电力,仍然是困扰科学家的难题,目前人们还无法实现大规模的 储存电能,因此,电力的生产和消费几乎是同时发生的。由于受环境影响因素较大,很少利用自然资源类型直接作为电能存储的媒介 比如,太阳能,风能,海浪能,潮汐能,这些类型的能源也必须结合合适的电能 存储设备才能充分发挥调峰的功效。电能的存储设备通常需要将电能转化为其他类型的能量,在特定时间段内,将此种类型的能量再次反转为电能以用于生产生活所需。需求电网发展面临的挑战需求二: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上骨斥 If jm ! Ciapi Imb需求三:分布式发电与智能电

2、网的建设储能在电网中的作用K削峰填谷2、备用电源3、平滑可再生能源输出4、电网调频储能技术是构建智能电网的重要环节3.电能存储系统储能技术的分类物理储 能: 扌由水蓄能 压缩空气储能 飞轮桶能相变储At.冰蓄冷储能电化学储能:镉、锂离子適流HM电磁储能:託f超导储能1超級电容储能 高密廃电容储能全球储能技术主要有化学储能(如钠硫电池、液流电池、铅酸电池、镍镉电池、超级电容器等)物理储能(如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 储能等),、和电磁储能(如超导电磁储能等)三大类。目前技术进步最快的是化 学储能,其中钠硫、液流及锂离子电池技术在安全性、能量转换效率和经济 性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产业化应用的条

3、件日趋成熟。电池储能是运用电气化学原理,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然后通过逆反应将化 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常规的电气化学元件是蓄电池。钠硫电池是美国福特公司于 1967年首先发明公布的,至今才 40 年左右的历 史。电池通常是由正极、负极、电解质、隔膜和外壳等几部分组成。一般常规二 次电池如铅酸电池、镉镍电池等都是由固体电极和液体电解质构成,而钠硫电池 则与之相反,它是由熔融液态电极和固体电解质组成的,构成其负极的活性物质 是熔融金属钠,正极的活性物质是硫和多硫化钠熔盐钠硫电池作为新型化学电源家族中的一个新成员出现后,已在世界上许多国 家受到极大的重视和发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表明,钠硫电池在移

4、动场合下(如 电动汽车)使用条件比较苛刻,无论从使用可提供的空间、电池本身的安全等方 面均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 80年代末和 90 年代初开始,国外重点发展钠硫电 池作为固定场合下(如电站储能)应用,并越来越显示其优越性。物理储能中最成熟也是世界应用最普遍的是抽水蓄能,主要用于电力系统的 调峰、填谷、调频、调相、紧急事故备用等。其能量转换效率在70%75%左 右。目前世界范围内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9000万千瓦,约占全球发电装机 净国外;世界上抽水蓄能电站发展最快、装机容量最多的是日本其次是美国、意大利、德国、法国、西班牙等,日本和美国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均已超过2000万千瓦日本在建水

5、电项t=l抽蓄占XO% ;美国在建水电项目抽蓄占60% QA我国;截至2009年底投产23座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1454.5万千瓦;在建12座、装机容量1114万千瓦口拟建24座,装机容量箕6*万千瓦。容量的3%。它的原理是要把低水位的水泵至高水位的水库中,将电能转换成水的势能储 存起来。待负荷尖峰出现时,再启动水轮发电机组向电网补充电能。可以说,一 定比例的抽水蓄能电站在电力系统中是必不可少的。抽水蓄能电站具有两大特性:一、它既是发电厂,又是用户,抽水储能是在 电能过剩的情作用是其他任何类型发电厂所没有的;二、启动迅速,运行灵活、 可靠,对负荷的急剧变化可做出快速反应,除调峰填谷外,还适合承

6、担调频、调 相、事故备用等任务。抽水储能目前在世界各国得到了普遍采用。但是这种储能 方式造价较高,建设周期较长,而且抽水储能电站的选址又受到地形的限制,建 设难度较大。以上是目前已经实现的一些电能存储方法,一般是通过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或是化学能的方式来储存它。然而就目前情况看,只有超导储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储存电能。科学家们发现,电流在超导中没有损耗,可以长时间的保持下去。 由于超导储能储能效率比其他几种技术要高,还能够长时间的储存,而且是以直 接存电(不是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间接地存储起来)的方式来储存电能, 因此,超导储能会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据测算,如能在高温超导上取得突破, 从而采

7、用大规模的超导材料储存电能,我国电能将能节约 1/3 以上。发展方向对电网的架构、安全性和建设投资的影响 成本、系统效率、可靠性、社会和坏境效应可再生能源和多种储能系统联合技术的可行性加快飞轮储能系统、超级电容器储能等技术的境展和工程应用可再生燃料田池技术尚不成熟*有待继续研究电能存储目的是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随着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燃料电池等)的日益普 及,以及电网调峰、提高电网可靠性和改善电能质量的迫切 需求,电力存储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电力存储技术为实现电网可持续发展目标、解决电量供需 不平衡矛盾和提高供电可靠性等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 法2因此,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储能系统将是解决电力行业 中能量管理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具有巨大的应用市场匚展望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一定能够解决”大规模储存电能” 这一困扰人类一百多年的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