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三计算机应用专业及专业群建设计划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1417331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4.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三计算机应用专业及专业群建设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专业三计算机应用专业及专业群建设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专业三计算机应用专业及专业群建设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专业三计算机应用专业及专业群建设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专业三计算机应用专业及专业群建设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业三计算机应用专业及专业群建设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三计算机应用专业及专业群建设计划(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概述(一)基本情况 本专业已有19年的办学历史,是我校重点建设专业,现有专兼 职教师48人,全部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3人,中高级职称4 人,45岁以下教师37人,拥有工程师、技师、高级专业技能证书的 教师比例达到92%。学校计算机实训室建筑面积达 1400平方米,拥 有1200台计算机,12个公共机房,一个“锐捷”网络搭建实验室, 一个“西元”网络综合布线实验室(实训室),并配置了千G服务器5 台,华为H3路由器一台,防火墙一台,D-Linkl0/100交换机43台。 实习、实训场所均能模拟企业真实环境,按生产现场工作流程进行实 习实训。先后与西元网络、高路动画、锐捷网络、胶州紫光网络

2、公司 等IT企业的合作,并与其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供学生顶岗和就业实 习。是国家计算机操作员、网络管理员,动漫设计师、办公自动化师 等工种的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基地和鉴定考点单位。主要建设内容: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课程体系与教学 内容改革、“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打造、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完 善,进一步提高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强化社会服务功能等。培养目标:培养从事动画、影视创作与编辑、网络搭建与管理、 计算机软件编程、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实施技能型 人才培养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强化技能训练,让毕业生一到企业 就能在动漫企业从事二、三维动画角色、场景的创作与开发,在网络 公司从事

3、网络的搭建、网络布线、网站建设以及网络设备的安装与调 试等工作,企业不用再进行岗前培训。学生通过在校学习和校内外实 训基地的训练,考取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计算机操作员、网 络管理员、动漫设计师、办公自动化师等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二)人才需求论证1. 行业现状及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青岛市打造国内重要的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 的实施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更多与计算机相关的中高端企业落户胶 州。据调查,“十二五”期间,胶州市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急需 大量的熟悉信息化技术人才、负责信息化管理的宏观管理人才、既懂 信息技术应用,又熟悉具体应用领域的综合性人才、具体承担信息化 项目建设、运行的

4、专业人才。青岛地区IT及相关行业主要企业技能人才需求调查表序号企业名称未来三年人才需求1 青岛市南软件园 网络管理员200人,动漫设计员300人,办公室文员、硬件维修300人1011青岛国际动漫园 胶州紫光网络公司青岛东软集团中国网通胶州分公司中集集团地恩地集团中国移动青岛分公司青岛海尔集团青岛海信集团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2.专业定位动漫设计员600人,办公室文员、计算机设备维修工200人 网络管理员30人,计算机设备维修工50人,网络施工人员60人 初、中级程序员200人办公室文员15人,计算机设备维修工8人,网络施工人员100人 办公室文员20人,计算机设备维修工10人,网络管理员30人 办

5、公室文员10人,计算机设备维修工5人办公室文员15人,计算机设备维修工5人,网络施工人员100人办公室文员20人,计算机设备维修工20人办公室文员15人,计算机设备维修工20人办公室文员10人,计算机设备维修工20人网络管理员60人网络管理员50人网络管理员30人根据当地社会经济人才市场需求,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将专业方 调整为计算机网络技术方向、动漫与游戏制作方向、计算机组装向, 与维修方向。为此建立以计算机应用为核心的公共专业基础课程和实 训实习共享平台,培养能熟练操作办公室软件、具有网络管理、动漫 设计、计算机组修技能,有创新精神的企业蓝领,把本专业建成专 业基础好、技术力量强、教育成果多

6、、人才培养质量高,具有较 高知名度和示范带动作用的骨干专业, 成为信息技术领域应用型、 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二、建设目标(一)总目标以当地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大力加强计算机动漫、网络专业的 建设,通过2年的努力,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企业“零距离”对接; 创新“双证融通、项目教学、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并实 施“行业+企业+专业”校企共建专业模式,实现“订单式”培养;推 行理论基础、实践主导、项目驱动课程体系,建设项目引领、任务驱 动型专业核心课程;创立“教、学、做”合一的情境教学模式;打造 一流专兼职师资团队;建设满足教学需要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成为社会服务与辐射的示范。二)具

7、体目标1专业的发展规模通过两年的努力,建成集实践教学、产品开发、职业培训与鉴定、 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科技孵化中心。紧扣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拓 宽学生就业途径,扩大招生规模,2012年招生不少250人,2013年 招生不少于350人。2.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按照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整合实际工作任务,确定 基于工作过程或学习领域的课程教学内容,建构起“双证融通、项目教学、工学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探索形成适合中等职业教育的 “教、学、做”一体教学;根据课程特点,采用任务驱动教学、项目 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实现专业对接生产、人 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课程对接岗位、

8、教材对接技能;开发与精品课 程配套的、能成为共享资源的优质教材、特色教材与课件。3. 师资队伍建设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两条途径,采用外派学习、企业挂 职、聘请行业专家讲学培训等方法优化现有的师资力量,提升教师的 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两年内打造一支“能教、能工”的特色教师队 伍,使教师的理论水平、专业技能和教科研水平在青岛市中等职业学 校中处于前列,能够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建立教师培养机制、评价机 制、发展保障体系,两年内培养2 名计算机专业带头人;培养计算机 网络技术、动漫与游戏制作、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等专业骨干教师6 名, 聘请在本行业技术岗位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的企业兼职教师6 名。每

9、年选派8 人参加计算机培训,并考取相应的职业证书;每年选 派 2 名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 8 周,参与企业项目研究;到 2014 年 6 月“双师型”教师数量达到100%。造就一支具有现代中职教育理念、 创新能力强、师德优良、专兼结合、符合专业建设的师资队伍。4. 教学实验实训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进一步完善现有实验实训室建设,两年内建成1 个软件研究室, 2 个专业实训室和 2 个技能教室。建设一个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校 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在加强与青岛国际动漫园、青岛动漫协会、锐捷网络、舒晨网络 公司等 IT 企业的合作基础上,再拓展新建校外实训基地5 处,供学 生顶岗和就业

10、实习。5. 社会服务及辐射功能(1)生产与技术服务 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区域性共享,服务当地经济。每年为社会培训 各类计算机人才 800人次以上。(2)培训与技能鉴定坚持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学生技能鉴定成绩与学校教师技能 教学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发挥专业基地的职能,面向学生和社会举办 计算机操作员、网络管理员、动漫设计师、办公自动化师等工种的职 业资格培训。三、建设思路与建设内容(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1. 建设目标以培养适应 21世纪国民经济和社会需要的技能型蓝领人才为目 标,创新“双证融通、项目教学、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 理论基础、实践主导、项目驱动课程体系,建设项目引领、任

11、务驱动 型工学结合专业核心课程。2. 建设思路根据青岛市社会经济发展对计算机初、中级人才的需要,明确计 算机专业人才发展目标,创新“双证融通、项目教学、工学结合”的 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操 作流程的情境,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和发展能力。3. 建设内容(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 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创新“项目教学、工学结合、双证融通”三段式的人才培养 模式,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的目标。第一阶段:项目教学实施项目教学,让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知识转化为与企业相关的 项目,将每个项目分解成更小的子项目,通过化整为零,逐个击破方 法,

12、掌握专业知识。第二个阶段:工学结合到校内外实训基地或实习企业实践所学,用企业的标准来检验自 己,用企业的设备来训练自己,用企业的流程来生产产品。边实践边 学习边总结边进步。工作和学习自然融合,学生以学生和学徒的双重 身份入厂,教师以教学者及师傅、职工的多重身份入厂,企业员工以 教师、师傅的身份施教。第三个阶段:双证融通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基础上,加强培训,考取中、髙级、技师国家 职业资格证书。针对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在动漫企业主要从事二、三 维动画角色、场景的创作与开发,在网络公司从事网络的搭建、网络 布线、网站建设以及网络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等工作,组织学生考取计 算机操作员、网络管理员、动漫设计师、

13、办公自动化师等工种的国家 职业资格。考证通过率每年都在90%以上。 课程体系建设 推行理论基础、实践主导、项目驱动课程体系,建设项目引领、 任务驱动型工学结合专业核心课程。按照专业群课程体系的建设要求,科学确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 业、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专业各职业岗位(群) 的能力要求和人才培养规格,构建专业群的课程体系结构,梳理支撑专业和重点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之间的脉络,以工学结合和岗位群为出 发点,科学制定专业群的特色课程体系,并在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综合 素质的同时,更注重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计算机动漫与游戏课程体系模块名称 课程类型文化公共素质课教学模块基础理论课复合教学

14、模块主干 专业课专业生产模块顶岗实习开设课程语文数学英语德育计算机应用体育Flash会声会影网页制作PhotoshopAmc3dmaxsMayaAfter effectsCoreldraw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数学计算能力外文资料阅读、翻译能力职业道德和人生观计算机应用能力身体素质二维动画及计算机绘图能力简单的视频编辑能力网站及动、静态网页制作平面媒体的制作高级影视视频编辑与制作三维动画角色和场景制作三维动画角色和场景制作高级影视视频编辑与制作二维矢量绘图能力提高生产技能水平技能鉴定证书办公信息化师计算机操作员中级动漫设计师高级动漫设计师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体系模块 课程

15、名称 类型文化素质 公共 课 教学 模块基础理论 课复合 主干 教学 专业 模块 课开设课程语文数学英语德育计算机应用体育计算机网络基础数据库应用技术网页制作局域网组网技术中小型网络搭建与管理网络布线技术LINUX网络操作系统培养学生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数学计算能力外文资料阅读、翻译能力职业道德和人生观计算机应用能力身体素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数据库应用能力网站、网页制作小型局域网组网技术中小型网络搭建与管理楼宇布线熟练使用LINUX网络操作系统技能鉴定证书计算机操作员中级网络管理员网络管理师(高级)的能力网络设备安装配置与常见网络设备安装配置与调试调试的能力动态网站建设动态网站建设的能力专业顶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