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员手册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1417020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7.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检员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质检员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质检员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质检员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质检员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检员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检员手册(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质检员手册一、 土方工程1、 土方开挖(一) 质量限制要点(1)在土方工程测量中,应对平面位置(包括限制边界线、边界线、边坡的上口线和底口线等)、边坡坡度(包括放坡线、变坡等)和标高(包括各个地段的标高)常常进行测量,校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上述施工测量的基准平面限制桩和水准限制点,也应定期进行复测和检查。(2)挖土堆放不能离基坑上边缘太近。(3)土方开挖应具有肯定的边坡坡度,临时性挖方的坡度值应符合下表的规定。临时性挖方边坡值土的类别边坡值(高:宽)砂土(不包括细砂、粉砂)1:1.251:1.50一般性黏土硬1:0.751:1.00硬、塑1:1.001:1.25软1:1.50或更缓碎石类土充填

2、坚硬、硬塑黏性土1:0.501:1.00充填砂土1:1.001:1.50(4)为了使建(构)筑物有一个比较匀称的下沉,对地基应进行严格的检验,与地质勘查报告进行核对,检查地基土与工程地质勘查报告、设计图纸是否相符,有无破坏原状土的结构或发生较大的扰动现象。(二)质量检查与验收土方开挖工程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标准(mm)项序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检验方法检查数量柱基基坑基槽挖方场地平整管沟地(路)面基层人工机械主控项目1标高-503050-50-50水准仪柱基按总数抽查10%,但不少于5个,每个不少于2点;基坑每20m2取1点,每坑不少于2点;基槽、管沟、排水沟、路

3、面基层每20m取1点,但不少于5点;挖方每3050 m2取1点,但不少于5点2长度、宽度(有设计中心线想两边量)+200-50+300-100+500-150+100经纬仪、用钢尺量每20m取1点,每边不少于1点 3边坡设计要求用坡度尺检查每3050 m2取1点一般项目1表面平整度2020502020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每3050 m2取1点2基底土性设计要求视察或土样分析全数视察检查2、土方回填 (一)质量限制要点(1)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的垃圾、树根等杂物,抽除坑穴积水、淤泥,验收基底标高。如在耕植土或松土上填方,应在基底压实后再进行。填方基底处理,属于隐藏工程,必需按设计要求施工。如设计

4、无要求时,必需符合以上规定。(2)填方基底处理应做好隐藏工程验收,重点内容应画图表示,基底处理经中间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填方和压实。(3)经中间验收合格的填方区域场地应基本平整,并有0.2%坡度有利排水,填方区域有陡于1/5的坡度时,应限制好阶宽不小于1m的阶梯形台阶,台阶面口严禁上抬造成台阶上积水。(4)回填土的含水量限制:土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少压实遍数可试验求得。(5)对填方土料应按设计要求验收后方可填入。(6)填方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排水措施,每层填筑厚度、含水量限制、压实程度。(7)填筑厚度及压实遍数应依据土质,压实系数及所用机具确定。(8)分层压实系数0的检查方法按设计规定方法进行。当设计

5、没有规定时,分层压实系数0采纳环刀取样测定土的干密度,求出土的密实系数(0=d/dmax,d为土的限制干密度,dmax为土的最大干密度);或用小轻巧触探仪干脆通过锤击数来检验密实系数;也可用钢筋贯入深度法检查填土地基质量,但必需按击实试验测得的钢筋贯入深度的方法。环刀取样、小轻巧触探仪锤数、钢筋贯入深度法取得的压密系数均应符合设计要求的压密系数。当设计无具体规定时,可参见填方的压实系数(密实度)要求。填方的压实系数(密实度)要求结构类型填土部位压实系数0砌体承重结构和框架结构在地基主要持力层范围内在地基主要持力层范围以下0.960.930.96简支结构和排架结构在地基主要持力层范围内在地基主要

6、持力层范围以下0.940.970.910.93一般工程基础四周或两侧一般回填土室内地坪、管道地沟回填土一般堆放物体场地回填土0.900.900.85二、地基工程1、灰土地基(一)质量限制要点(1)铺设前应先检查基槽,若发觉有懦弱土层或孔穴,应挖除并用素土或灰土分层填实;有积水时,实行相应排水措施。待合格后方可施工。(2)灰土施工时,应适当限制其含水量,以手握成团,两指轻捏能碎为宜,如土料水分过多或不足时,可以晾干或洒水潮湿。(3)灰土搅拌好应当分层进行铺设,每层铺土厚度按下表规定。厚度用样桩限制,每层灰土夯打遍数,应依据设计的干土质量密度在现场试验确定。灰土最大虚铺厚度序号夯实机具种类重量(t

7、)虚铺厚度(mm)备注1石夯、木夯 0.040.08200250人力送夯,落距400500mm,一夯压半夯,夯实后约80100mm厚2轻型夯实机械0.120.4200250蛙式夯机、柴油夯机,夯实后约700150mm3压路机610200250双轮(4)灰土分段施工时,不得在墙角、柱墩及承重窗间下接缝,上下相邻两层灰土的接缝间距不得小于500mm,接缝处的灰土应充分夯实。(5)质量检查可用环刀取样测量土质量密度,按设计要求或不小于下表的规定。灰土质量标准项次土料种类灰土最小干土质量面密度(g/cm3)123粉土粉质黏土黏土1.551.601.501.551.451.50(6)压实填土的承载力是设

8、计的重要参数,也是检验压实填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在现场采纳静载荷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其结果较精确,可信度高。当采纳载荷试验检验压实填土的承载力时,应考虑压板尺寸与压实填土厚度的关系。压实填土厚度大,压板尺寸也要相应增大,或实行分层检验。否则,检测结果只能反映上层或某一深度范围内压实填土的承载力。(7)压实系数检测:1)压实系数宜用环刀法取样,取样点应位于每层2/3的深度处,测定其干密度。2)合格标准:经检查求得的压实系数不得低于设计或下表的规定。填方的压实系数(密实度)要求结构类型填土部位压实系数0限制含水量(%)砌体承重结构和框架结构在地基主要持力层范围内在地基主要持力层范围以下0.970

9、.95 op2排架结构在地基主要持力层范围内在地基主要持力层范围以下0.960.94(二)质量检查与验收灰土地基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查方法单位数值主 控项目1地基承载力设计要求按规定方法2协作比设计要求按拌和时的体积比3压实系数设计要求现场实测一 般项目1石灰粒径mm5筛选法试验室焙烧法2土料有机质含量%53土颗粒粒径mm5筛分法4含水量(与要求的最优含水量比较)m%2烘干法5分层厚度偏差(与设计要求比较)mm50水准仪2、砂和砂石地基(一)质量限制要点(1)铺设前应先验槽,清除基底表面浮土,淤泥杂物,地基槽底如有孔洞、沟、井、墓穴应先填实,基底无积水。槽应有肯定坡度,

10、防止振捣时塌方。(2)由于垫层标高不尽相同,施工时应分段施工,接头处应控成斜坡或阶梯搭接,并按先深后浅的依次施工,搭接处,每层应错开0.51.0m,并留意充分捣实。(3)砂石地基应分层铺垫、分层夯实。每层铺设厚度、捣实方法参照下表的规定选用。每铺好一层垫层,经干密度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上一层施工。砂和砂石垫层每层铺筑厚度及最优含水量序压实方法每层铺筑厚度(mm)施工时的最优含水量(%)施工说明备注1平振法200-25015-20用平板式振捣器往复振捣不宜运用干细砂或含泥量较大的砂所铺筑的砂地基2插振法振捣器插入深度饱和(1)用插入式振捣器 (2)插入点间距可依据机械振幅大小确定(3)不应插至下卧

11、粘性土层(4)插入振捣完毕后,所留的孔洞,应用砂填实不宜运用细砂或含泥量较大的砂所铺筑的砂地基3水撼法250饱和(1)注水高度应超过每次铺筑面层 (2)用钢叉摇撼捣实插入点间距为100mm(3)钢叉分四齿,齿的间距80mm,长300mm,木柄长90mm4夯实法150-200饱和(1)用木夯或机械夯 (2)木夯重40kg,落距400-500mm(3)一夯压半夯全面夯实5碾压法250-3508-126-12t压路机往复碾压适用于大面积施工的砂和砂石地基注: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地基其最下层的铺筑厚度可比上表增加50mm。三、砌体工程1、砖砌体工程(一)质量限制要点(1)放线和皮数杆1)建筑物的标高,应引

12、自标准水准点或设计指定的水准点。基础施工前,应在建筑物的主要轴线部位设置标记板。标记板上应标明基础、墙身和轴线的位置及标高。外形或构造简洁的建筑物,可用限制轴线的引桩代替标记板。2)砌筑前,弹好墙基大放脚外边沿线、墙身线、门窗洞口位置线,并必需用钢尺校核放线尺寸。3)砌筑基础前,应校核放线尺寸,允许偏差符合下表的规定。放线尺寸的允许偏差长度L、宽度B(m)允许偏差(mn)长度L、宽度B(m)允许偏差(mn)L(或B)30560L(或B)901530L(或B)6010L(或B)90204)按设计要求,在基础及墙身的转角及某些交界处立好皮数杆,其间距每隔1015m立一根,皮数杆上划有每皮砖和灰缝厚

13、度及门窗洞口、过梁、楼板等竖向构造的改变位置,限制楼层及各部位构件的标高。砌筑每一楼层(或基础)后,应校正砌体的轴线和标高。(2)砌体工作段的划分1)相邻工作段的分段位置,宜设在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构造柱或门窗洞口处。2)相邻工作段的高度差,不得超过一个楼层的高度,且不得大于4m。3)砌体临时间断处的高度差,不得超过一步脚手架的高度。4)砌体施工时,楼面堆载不得超过楼板允许荷载值。5)尚未安装楼板或屋面的墙和柱,当可能遇到大风时,其允许自由高度不得超过下表的规定。如超过规定,必需实行临时支撑等有效措施以保证墙或柱在施工中的稳定性。墙和柱的允许自由高度(m)墙(柱)厚(mm)砌体密度1600(kg/m3)砌体密度13001600(kg/m3)风载(kN/m2)风载(kN/m2)0.3(约7级风)0.4(约8级风)0.5(约9级风)0.3(约7级风)0.4(约8级风)0.5(约9级风)1901.41.10.72402.82.11.42.21.71.13705.23.9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