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与信贷管理知识分析细则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1414803 上传时间:2024-03-0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9.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产管理与信贷管理知识分析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资产管理与信贷管理知识分析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资产管理与信贷管理知识分析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资产管理与信贷管理知识分析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资产管理与信贷管理知识分析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产管理与信贷管理知识分析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产管理与信贷管理知识分析细则(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清远市清新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贷资产七级分类实施细则(试行)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贷款风险分类指引(银监发200754号)、小企业风险分类方法(银监发200763号)、广东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资产七级分类管理暂行办法(粤农信联发201376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农信社信贷资产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第二条 信贷资产七级分类(以下简称七级分类)是以风险为基础来评估信贷资产质量的分类方法。通过对借款人财务、非财务、现金流量和担保等因素的连续监测和分析,动态、真实地反映借款人各个时期的还款能力、还款意愿及贷款风险变化情况,判断贷款的实际损失程度,并按照风险程度将信贷

2、资产分为正常一、正常二、关注一、关注二、次级、可疑和损失等七类。前四类合称正常信贷资产,后三类合称为不良信贷资产。七级分类设置与监管部门(原五级分类)贷款五级分类的对应关系如下:(一)正常一、正常二对应原五级分类的正常类。(二)关注一和关注二对应原五级分类的关注类。(三)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分别对应原五级分类的次级、可疑和损失类。第三条 信贷资产七级风险分类核心定义。(一)正常一:借款人能认真履行合同,没有任何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二)正常二:借款人与农信社往来情况正常,能够履行合同,但存在影响借款人未来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只是目前尚未有足够的理由怀疑借款人不能按时、足额偿还贷款

3、本息。(三)关注一:借款人可依靠正常经营收入偿还贷款,但已存在一些可能对贷款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四)关注二:尽管借款人目前尚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财务状况持续转差,影响借款人偿债能力的不利因素已较明显。(五)次级: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六)可疑: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七)损失: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第四条 风险分类要实现以下目标:(一)促进信贷业务经办机构树立审慎经营、风险为本的管理理念。(二)

4、揭示信贷资产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贷款质量。(三)提高风险敏感度与前瞻性,及时发现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强化贷款风险精细化管理。(四)为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提供充足依据,增强抗风险能力。第五条 七级分类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真实性原则。分类应真实客观地反映信贷资产的风险状况。(二)及时性原则。在定期进行信贷资产七级分类的基础上,及时、动态地根据借款人经营管理等状况的变化调整分类结果。(三)重要性原则。对影响信贷资产七级分类的诸多因素,要紧扣各类资产核心定义进行评估和分类。(四)审慎性原则。对难以准确判断借款人还款能力的信贷资产,应适度下调其分类等级。(五)灵活性原则。信贷资

5、产原则上应逐笔分类。同一借款人有多笔贷款,且条件基本相同,在不影响总的分类结果的前提下,可将多笔贷款合并分类。第六条 七级分类的对象为表内各类信贷资产(包括本外币贷款、进出口贸易融资项下的贷款、贴现、信用卡透支、信用垫款等)和表外信贷资产(包括信用证、银行承兑汇票、担保、贷款承诺、已置换贷款和已核销贷款等)。第二章 分类方法第七条 分类认定机构要通过各种现场调查、非现场的查阅和分析手段,获取借款人财务、现金流量、非财务和担保各方面的信息,分类时以对影响借款人还款能力的各类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作为判断借款人还款能力的主要依据。(一)财务状况的评估是指农信社在对借款人经营状况和资金实力实地调查了解的

6、基础上,对借款人财务报表中有关数据资料进行确认、比较,重点研究和分析借款人长短期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等,综合评估借款人的财务状况。(二)现金流量分析是指农信社根据借款人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信息,评估借款人产生、使用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时间和确定性,判断借款人经营活动和筹融资活动的净现金流量变化对还款能力的影响。现场调查、非现场的查阅和分析手段,获取借款人财务、现金流量变化对还款能力的影响。(三)非财务因素包括借款人的行业风险因素(包括成本结构、行业的成长阶段、行业的经济周期性、行业的盈利性和依赖性、产品的替代性、行业政策、法律法规、环境保护、经济和技术环境等)、经营风险因

7、素(包括借款人规模、所处发展阶段、产品多样化程度、经营策略、产品与市场分析、生产与销售环节分析等)、管理风险因素(包括借款人组织形式、管理层素质和经验、管理层的稳定性、员工素质等)、自然社会因素、还款记录(含其他银行偿还记录)、还款意愿、地区信用环境、债务偿还的法律责任以及农合机构的信贷管理。(四)担保分析是指农信社对由借款人或第三人提供的债权保障措施进行分析,分为保证、抵押和质押三种方式。主要从法律上的有效性、价值上的充足性、担保存续期间的安全性和执行上的可变现性进行评估,判断担保作为第二还款来源对借款人还款能力的影响。对抵(质)押物的评估,有市场的按市场价格定价,没有市场的按同类抵(质)押

8、物最低价格计算。第八条 对信贷资产进行分类时,要以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为核心,把借款人的正常营业收入作为信贷资产的主要还款来源,担保作为第二还款来源。第九条 分类时应把握以下事项:(一)不能用对客户的信用评级来代替信贷资产风险的分类,信用评级只能作为分类的参考因素。(二)同一笔贷款不得进行拆分分类。(三)对零售贷款如自然人和小企业贷款主要采取脱期法,依据贷款逾期时间长短直接划分风险类别。对农户、自然人其他贷款可同时结合信用等级、担保情况等级性风险分类(四)在对信用证、承兑、担保等表外信贷资产分类时,要将该客户近期的表内业务分类情况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原则上,对该客户表外信贷资产分类不得高于对其近

9、期表内信贷资产业务分类等级。第三章 分类标准第十条 为提高七级分类的准确性和效率性,根据借款对象不同,将贷款分为企事业单位贷款、小企业贷款、自然人贷款,分别使用不同的分类方法。(一)企事业单位贷款指本联社单户授信余额500万元(含)以上的企事业法人、各类从事经营活动的法人组织和个体经营户。此类贷款按照本管理办法的要求,在对借款人财务、现金流量、非财务等各项指标进行全面、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分类。贴现、表外业务垫款一并参照分类。(二)小企业贷款是指本联社单户授信余额500万元(含)以下的企事业法人、各类从事经营活动的法人组织和个体经营户。这类贷款应根据贷款逾期时间,并考虑借款人的风险特征和担保因

10、素进行分类。(三)自然人贷款分为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信用卡透支、住房按揭贷款和汽车贷款、自然人其他贷款。1、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是指农户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和助学贷款,这类贷款按照本办法确定的矩阵分类。2、信用卡透支主要依据逾期时间进行分类。3、住房按揭贷款和汽车贷款主要依据连续违约期数或逾期时间进行分类。4、自然人其他贷款是指除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信用卡透支、住房按揭贷款和汽车贷款以外的个人贷款。第十一条 企事业单位贷款分类标准分类认定机构在充分分析借款人及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的基础上,参照下列基本标准初步划分企事业单位贷款分类档次后,严格依据核心定义确定分类结果。(一

11、)以下贷款划入正常一:1、借款人财务状况稳定、第一还款来源十分充足,不存在任何影响贷款本息及时、足额偿还的因素;2、借款企业处于上升或稳定生命周期,盈利能力强,持续经营能力强,或良好经营财务状况持续三年以上,未来仍将保持良好状况;3、全额存单质押、全额凭证式国债质押、全额银行承兑汇票质押、全额保证金项下授信业务、银票贴现、银行保证;4、借款人诚信记录优良,在金融机构无拖欠贷款本息的记录,也不存在任何影响借款人贷款偿还能力的其他经济和法律纠纷。(二)下列贷款一般划入正常二:1、借款人经营情况正常,所属行业整体运行平稳,但存在经济或市场环境不确定的影响因素;2、借款企业与产品的生命周期已处于顶峰或

12、开始下滑;3、企业经营期未满三年;4、借款人财务状况正常,主要财务指标与同业相比处于良好水平;往期财务状况可能出现波动,但整体趋势稳定;5、借款人信用记录良好,目前没有拖欠金融机构的贷款本息。(三)下列贷款一般划入关注一: 1、贷款本金或利息逾期30天(含)以内,或已发生表外业务垫款;2、借款人业务量、盈利或现金流有所下降,或银行负债增长较快,明显超过自身经营增长或正常的资金需求,或负债比率高出同业正常水平;整体盈利能力下降; 3、借款人或有负债(如对外担保、签发商业汇票等)过大或与上期相比有较大幅度上升;4、企业核心项目未能如期推进或成本控制超标;5、借款人经营正常,但宏观政治、经济、市场、

13、行业以及法律、法规等的变化对借款人的经营产生一定负面影响;6、借款人生产技术尚处于研发阶段或不成熟,最终能否形成产品尚不能确定,或新产品未经市场检验,销售前景难以预测,最终还款能力容易因市场波动或产品的成败出现较大幅度的负面变动;借款人及担保人的还款能力易受外部因素影响,盈利的波动性特征较为明显,明显缺乏行业竞争优势;7、借款人为集团(关联)企业,但其经营上多元化扩张趋势明显,主营业务不突出,内部关联交易频繁,或集团(关联)内互保关系较为繁杂,难以分散风险,其经营、财务信息难以深入了解和掌握;8、借款企业发生或面临改制(如企业分立、租赁、承包、合资等),农信社的债权可能受到不利影响;10、农信

14、社对贷款管理存在瑕疵,如未能及时了解借款人经营及财务状况,经审计的年度财务报表内提及的一些重要评价或持有重要保留意见,借款人未作出解释或解释的情况对借款人有不利影响;11、借新还旧,或者通过其他融资方式偿还。(四)下列贷款一般划入关注二: 1、贷款本金或利息逾期31天90天以内,或表外业务垫款30天以内;2、借款人的经营状况出现明显不利变化,关键性财务指标,如流动性比率、销售利润率等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应收账款、存货和资产负债率等出现较大幅度上升,或经营由盈转亏;3、借款人的借款总额在短期内激增并与其业务发展不成比例,且借款人不能提供合理的解释,有理由怀疑借款人的财务状况恶化和偿债能力明显下降;

15、4、借款人正常经营收入、利润与经营性现金流入进一步下降,连续第二年度出现亏损,出现现金流不能覆盖到期债务的迹象;5、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出现重大的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因素(如基建项目工期明显延长、预算调增过大);6、宏观政治、经济、市场、行业以及法律、法规等的变化对借款人的经营产生较大负面影响;7、有理由怀疑借款人有利用兼并、重组、分立等形式恶意逃废农信社债务的嫌疑;8、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差,对农信社采取不合作态度,或承诺不能兑现而没有合理解释;9、借款人的主要股东、关联企业或母子公司等发生了重大的负面变化(发生经济纠纷、诉讼,或退出),或借款人涉及对其经营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未决诉讼,影响借款人的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很大;10、借款人在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出现不良记录;11、未完全执行终审意见或未落实附加条件的贷款,已明显影响贷款本息的偿还;12、借款人未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13、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发放的贷款;14、农信社无法有效对中长期项目的进展情况及其现金流量状况作出定期更新评估,无法确定项目是否能够产生明确的现金流在到期时作为还款来源;15、贷款的押品价值明显下降,或农信社对押品失去控制;保证的有效性出现问题,将明显影响贷款归还。(五)下列贷款至少划入次级类:1、借款人经营亏损,支付困难并且难以获得补充资金来源,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