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的创立58287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1413963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举制的创立58287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科举制的创立58287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科举制的创立58287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科举制的创立58287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科举制的创立58287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举制的创立5828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举制的创立5828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举制的创立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历史3课时:14、学生课前准备, 预习教材,完成课后习题 搜集科举制的有关资料。教学课题:、知识与能力:了解科举制产生的原因,掌握科举制诞生的时间、标志。记住科举制完善的时间、人物及采取的具体措施。探讨科举制的影响,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通过师生互动引领学生从科举制诞生之前的选官制度,到科举制的诞生,以及完善来完成学习任务。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激发兴趣,强化记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教

2、材分析:本课主要内容有:科举制的诞生、完善和影响。在科举制的诞生中,主要讲述了魏晋以来选官的弊端和科举制诞生的过程,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在科举制的完善中,主要讲述了科举制完善的朝代、最重要的两科和完善科举制的三个皇帝及其贡献.在科举制的影响中,主要讲述了科举制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考试制度一直为现在所沿用。教学重点:科举制诞生的时间、标志、完善的时间、人物、具体措施及其影响。教学难点:科举制与以往选官制度的本质区别,科举制的影响.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点拨引导法。 、充分利用百度搜索搜集到有关科举制

3、的材料。、小组合作: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进行评价。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位唐朝杰出的皇帝,他们分别是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他们统治期间,中国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持续发展的盛世局面。他们的统治措施中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就是重视人才,善于用人。那么,隋唐时期的封建统治者通过什么方式来选拔人才呢?也许你听说过科举制度,但它具体是怎么回事?读书人怎样才能适应它的要求,达到升官入仕的目的,哪一科最重要,等等,知道这些的人可能不多。下面我们就专题学习这一内容.(板书课题)(此环节是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一、自主学习(请把课文充分阅读一

4、遍,包括小字内容、有关插图,自主完成下列问题。)1、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有何弊端?百度搜索eba(要让学生明白: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他们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相反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做高官.这是废除旧制选官制度,科举制度应运而生的原因。)2、隋文帝采用什么办法来选拔官员?哪位皇帝在位时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他的贡献是什么?科举考试的直接作用是什么?什么是科举制?百度搜索(学生读书记住:隋文帝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科举制正式诞生,其标志就是他正式设置的进士科。作用是门第不高但有才能的人可以做官,选官的权力也集中到朝廷。)、科举制在哪个

5、朝代得到了完善?最重要的两科是什么?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有哪些?他们的主要贡献是什么?(学生应该掌握:科举制到了唐代得到完善。最重要的两科是进士和明经。完善科举制的人物及贡献分别是 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开设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诗赋为进士科主考内容)进士 aD0%B9D8%B6%D6C6%5%DC%C6%ACin=7492cl=2lm1t=pn0r=1di=18959455ln=1986r=aa0&fma0mq5_ic=&sse=&sm=0tab&idth=hight=&ace=is=&iste101&18519455&obURLttp3A%2%Fuploads%F1108%2F360_1

6、14140.jpg&fomURht%3A%2%2Fziyan%2Fxit%2Fcuzh2Fhhonls_%2F_qnianjilsh_%F0102108%F2119。tl&W494H18&939S52TPpg明经 4、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多少年?到何时才被废除?(学生理解: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由此可见对中国社会影响之深远。)二、合作探究(探究出真知,合作求共赢!)1、科举制的影响是什么?百度搜索.o/vewe6d172ce2d96590c6777.html学生讨论,得出如下结论: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用功读书

7、风气盛行。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利于唐诗的繁荣.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30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对世界的影响: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你认为唐朝的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好不好?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在班内进行交流,得出以下结论:好。唐朝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对于唐朝文学繁荣和发展、诗歌艺术的普及与提高是有利的。对于确立唐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或:不好。在科举考试中太偏重诗赋,不利于政府选拔治理人才,且轻自然科学,导致明清以后科学技术落后.此题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三、成果展示:各学习小组展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成果,认真记好组内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四、质疑释疑

8、:对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各学习小组提出来,进行争论和辨析,给每一个同学展示自己、发表见解的机会,增强思辨能力.教师给予点拨指导,解决疑难问题.五、课堂小结:这个环节让学生进行,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说出知识点即可)及感悟(制度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等,言之有理就行)。六、巩固检测:、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是在( )、唐玄宗时 B、武则天时 C、唐太宗时 、隋炀帝2、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大官,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这种选官制度开始于( )。西汉 B东汉 C魏晋 D.隋朝3、下列对科举制度叙述不正确的是( )。科举制度诞生在隋朝 B。唐朝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唐太

9、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D。科举制度促进了封建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隋唐实行科举制的进步意义在于( )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B。对皇帝专权有一定抑制作用C.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削弱了显贵的特权5、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 )A。00多年 B。300多年 C00多年 D。2000多年6、唐朝有人评价科举制度:“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其主要原因是( ).说明进士科考试之难 .选拔了大量人才C.提高了庶族地位 D.阻碍了学术进步7、材料一: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材料二: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

10、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请回答:)、材料一中的“选举制度”是指什么?诞生于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朝代?2)、该制度的形成和完善过程中有五位隋唐皇帝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分别是谁?3)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观点有什么相同之处?4)说说“选举制”对唐朝产生什么影响?七、知识拓展:科举制对目前我国学校教育的评价方式有什么影响?你对现在学校的考试制度和考试形式满意吗?你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八、板书计划: 第四课 科举制的创立隋文帝 开始分科考试科举制的诞生 隋炀帝设置进士科(诞生标志) 唐太宗 扩充国学规模科举制的创立 科举制的完善武则天 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 诗赋为进士科主考内容 科举制的

11、影响: 对中国的影响 对世界的影响九、教学反思:科举制的创立一课,在教材处理上,我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先是小展示,在各学习小组内进行,后是大展示,在班内进行。主要处理在自学和合作探究中的疑难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课堂小结巩固训练为主线进行,设计一系列问题,层层推进,教学过程严谨有序。在内容上,课文的编序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规律:从隋朝科举制的诞生到唐朝科举制的完善,再到科举制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其中还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对科举制的诞生、完善及影响有一个较全面深刻的认识.在创设历史情境方面,主要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进行引导和设计的,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根据学生在课上做巩固检测的情况来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了本课的基础知识,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但是也发现个别学生在自主学习环节,不是特别投入,没有达到高效。部分同学在合作探究环节中,懒得动脑,发言不积极,只是那些优秀学生发言多、思路开阔,合作探究有点流于形式。这在今后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解决。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