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章矿产储量计算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1412815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章矿产储量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14章矿产储量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14章矿产储量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14章矿产储量计算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14章矿产储量计算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章矿产储量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章矿产储量计算(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矿产储量计算第一节储量计算概述 一、储量及储量计算的意义 矿产储量简称储量,一般指矿产在地下的埋藏数量。计算矿产在地下埋藏数量的工作称为矿产储量计算或储量计算。 地质矿产调查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要查明矿产储量。在地质矿产调查工作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据对矿床地质构造、矿体特征、矿石质量、加工技术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地质工作的原始资料进行储量计算。它是某一阶段地质成果的总结。因此它既反映矿产的埋藏量,又反映对矿产分布情况的了解程度。 地质矿产调查各阶段乃至矿床开采过程中,都要进行储量计算,但由于各阶段的任务不同,取得的资料精度不同,储量计算的具体要求和作用也各不相同。为满足国土资源

2、调查工作的需要,应严格按照批准的工业指标,据测定的可靠数据,结合所查明的矿床地质特点合理圈定矿体边界,按不同地段、不同储量级别、不同矿石自然类型、不同工业品级以及不同储量类别(表内、表外)分别计算储量。 二、储量计算的一般过程 在地质矿产调查过程中,通过对矿体的揭露和控制,取得了大量储量计算有关的参数(如厚度、品位、体重)资料,在此基础上再按矿体、分级别、类型计算储量。 计算储量的步骤如下: (一)计算矿体(块段)体积 1利用矿体(块段)的面积乘上平均厚度得到矿体体积,即: V=S x M (81)式中 V矿体的体积; S矿体的面积; M矿体的平均厚度。 2利用立体几何中各种体积公式计算体积。

3、 (二)计算矿石重量 Q=V x D式中 Q矿石重量; D平均体重。 (三)计算有用组分储量(金属量) P=Q x C 式中P有用组分的储量(金属量); C有用组分的平均品位。 三、各种矿产储量种类及计算单位 对于不同的矿种来说,由于它们的性质和用途不同,因而计算储量的种类也不相同,矿产储量的种类分体积储量、矿石储量和金属(或有用组分)储量三类。 矿产储量的单位,因矿产不同分为重量和体积单位。多数矿产以重量计算,通常单位为千克(kg),如黑色金属(铁、锰、铬)、一般非金属(磷灰石、钾盐、石棉等)、稀有分散元素(铌、钽、锗等)、一般有色金属(铜、铅、锌等)、稀少的贵金属(金、银等);一般建筑材料

4、、石英砂等非金属矿通常只计算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3)。 各种矿产都要计算矿石储量,而有色金属、贵金属及稀有分散元素还要同时计算金属储量。第二节矿体圈定 储量计算是在矿体的一定界线内进行的,按工业指标的要求,在储量计算图纸上圈出储量计算边界的工作称矿体圈定。 一、矿产工业指标 (一)矿产工业指标的概念 矿产工业指标简称工业指标,它是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矿产工业部门对矿产质量和开采条件所提出的技术标准或要求。它是评定矿床工业价值、圈定矿体、划分矿石类型和品级、计算矿产储量应遵循的标准。 矿产工业指标有两类:一类是一般性工业指标,由国家主管部门制定,供普查或详查阶段评价矿床和计算储量时参考。另一

5、类是矿床具体的工业指标,是根据国家的各项技术经济政策、资源情况、开采和加工技术水平,由地勘单位提出初步意见,经设计部门提供经济技术论证,报请主管机关批准后下达给地质勘探部门。它是供矿山建设、设计的地质勘探报告中评价矿床、圈定矿体、计算储量的具体矿产工业指标。 (二)矿产工业指标的内容 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边界品位 又称边际品位,是圈定矿体时对单个样品有用组分含量的最低要求,是圈定矿体与围岩或夹石的分界品位。边界品位下限不得低于选矿后尾矿中的含量,一般应比选矿后尾矿品位高12倍。边界品位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矿体的形态、矿体的平均品位和储量。 2工业品位 又叫最低工业品位,它是单个工程中有工业意义的有

6、用组分平均含量的最低要求。它也是最低可采品位,是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开发这类矿产,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品位。工业品位的高低直接影响表内(能利用)储量和表外(暂时不能利用)储量的比例,过高过低都不行。最佳的工业品位应是既能使富矿顶底板的贫矿尽可能多地列入表内储量中,又能保证将表外的贫矿地段圈定出来。 3可采厚度 又称最小可采厚度,是指矿石质量符合要求时,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有工业开采价值的单层矿体的最小厚度。它可作为区分表内、表外储量的标准之一。一般情况下,小于这一厚度的矿体不能称做工业矿体。 4最低工业米百分值 简称米百分值或米百分率,它是最低工业品位与最小可采厚度的乘积。它仅在圈定厚

7、度小于最小可采厚度,而品位大于最低工业品位的矿体时使用。在此前提下,如果矿体厚度与品位乘积大于或等于这一指标时,可将这部分矿体视为工业矿体,其储量划入表内储量范围。 在使用这个指标时,不能将厚度很大而品位很低的矿脉列为工业矿体。 5夹石剔除厚度 又称最大允许夹石厚度,它是根据开采技术条件和矿床地质条件,在储量计算圈定矿体时允许圈入夹石的最大允许厚度。厚度大于或等于这一指标的夹石,应予剔除,反之则合并于矿体中计算储量,但并入时必须保证块段平均品位不能低于工业品位的要求。 6有害杂质最大允许含量 是指对矿产品质量和加工过程起不良影响的组分允许的最大平均含量。有害杂质的存在,不仅影响到有益组分选冶,

8、还会提高成本,降低产品质量。在储量计算时,对有害组分含量高的矿体,应列入暂时不能利用的储量。 7伴生组分最低含量 分有用组分和有益组分。伴生有用组分是指在加工主要组分时,可以顺便或单独提取的组分,如某些铁矿石中的钒、磷矿石中的碘、锌矿中的隔等。伴生有益组分是指有利于主要有用组分加工后产品质量提高的组分,如某些铁矿石含有达不到回收标准的稀土、硼等元素,但在冶炼时进入钢铁,从而可以提高钢铁产品的质量。伴生组分最低含量就是对伴生有用组分和伴生有益组分含量的最低要求。 二、矿体边界线的种类 矿产储量计算是在矿体的一定界线内进行的,故在计算之前,必须圈定出矿体的各种边界。这些边界线按其性质和作用不同,可

9、分为以下几种: 1可采边界线 可采边界线是按最小可采厚度和最低工业品位或最低工业米百分值所确定的基点的连线。它是工业矿体的边界线或是能利用储量的边界线。 2暂时不能利用储量的边界线 这条界线是根据边界品位圈定的,此线与可采边界线之间的储量为暂时不能利用的储量(表外储量)。 3矿石类型边界线 即在矿体内不同矿石类型各点的连线。 4矿石品级边界线 即在矿体内不同矿石品级各点的连线。 5储量级别边界线按不同储量级别所圈定的界线。如A、B、C、D级储量的分界线。 6内边界线与外边界线 内边界线是矿体边缘见矿工程控制点连接的界线,在储量计算图上多不表示。外边界线是根据边缘见矿工程向外或向深部推断确定的边

10、界线。 三、矿体边界线的确定方法 矿体的圈定一般首先在单项工程内进行,其次再根据单项工程的界线在剖面图上或平面图上确定矿体的边界。 (一)零点边界线的确定方法 1中点法 当两个工程中的一个见矿,而另一个未见矿时,可将两工程间中点作为其间矿体的尖灭点,即零点边界基点。 2自然尖灭法 自然尖灭法主要是根据矿体厚度或有用组分的自然尖灭规律,由见矿工程向外延伸至逐渐的自然尖灭处,作为零点边界基点(图81)。 3地质推断法 根据所掌握的控矿地质规律和矿体变化规律,推定矿体边界。 (1)根据岩性推断:当矿体的形成与某类岩石图8-1矿体自然尖灭界线1一页岩;2一灰岩;3一矿体分布有关时,矿体的边界可根据岩性

11、递变处作为矿体的边界(图8-2)。 (2)根据构造推断:当矿体的分布受某一类构造控制时,应研究构造的性质和特征,对矿体进行推断(图83)。目-目z国s目a 囫-圆z固s固。 图8-2据岩性特征推断矿体边界1一灰岩;2一页岩;3一控制矿体界线;4一推断矿体边界图8-3据构造特征推断矿体边界l一断层;2一矿体;3一探槽;4一钻孔 (3)根据近矿围岩蚀变特征推断:当矿体的形成与某种蚀变有关时,可根据蚀变带的特点、规模去推断矿体边界(图8-4)。 (4)根据矿体本身变化规律来推断:当矿体形态十分规律时可根据形态的变化规律去推断矿体边界(图85)。 4几何法 当不能用地质法推断时,可根据几何法推断矿体的

12、边界。 (1)在见矿工程以外,无限外推边界时,一般推出工程间距的一半或四分之一。 图84据围岩蚀变特征推断矿体界线闪长岩;2一大理岩;3一石灰岩;4一矽长岩;5一矿体 图85据矿体变化推断矿体边界 1一大理岩;2一矿体;3一闪长石 图8-4 据围岩蚀变特征推断矿体界线闪长岩;2一大趣岩;3一石灰岩;4一矽长岩;5一矿体曰,圉z图8-5据矿体变化推断矿体边界1一大理岩;2一矿体;3一Ng:5 (2)如果工程为坑道,可向下外推一至两个中段高,具体如何外推视矿体变化情况而定。 (3)根据矿体地表出露长度向深部外推时,外推出露长度的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二)可采边界线的确定方法 在矿体的相邻两个工程中

13、,一个工程的矿石品位达到工业品位,另一个则未达到工业要求,这时确定具体可采边界有以下几种方法: 1计算内插法 假如A为见矿而未达到工业要求的钻孔位置,B为见矿且达到工业品位的钻孔位置,A孔的厚度为mA,B孔的厚度为mB,A、B两孔间距离为R,若在A、B两孔中间,令C点为最低可采厚度97E,这时X即为可采边界基点距B孔的距离(图86)。 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可知:X=(mB-mE)(mB-mA)* R (84) 由上式求出X,即可求出C点,C点就是可采边界的基点。 2图解法 在平面或剖面图上,用直线连接两个钻孔A和B(图87),其中B的品位达到工业品位,A的品位未达到工业要求。图8-6计算内插法确

14、定边界基点 图8-7 图解法确定边界基点 首先在B孔位置按一定比例尺向上作BM垂线,令其等于(mBmE),同法,在A孔位置向下作垂线AN,令其等于(mE一mA),这时连接MN两点,与AB的交点C就是所求的矿体可采边界基点。 3平行线移动法 首先在透明纸上以适当的等间距作一系列平行线,每一条平行线都标明品位数据(05,10等)(图8-8)。 设矿体的工业品位为10,两钻孔A和B的品位为05及30。为了求出A、B两孔间可采边界,将透明纸覆盖在地质平面图上,并使05的线与A点相交,然后以A点为中心转动平行线,使B点落在30的线上,这时与10线相交的点C即为可采边界的基点。图8-8平行移动法求边界线基 (三)矿石类型和品级边界线的确定 矿石类型界线指矿石自然类型,如氧化矿石、混合矿石、原生矿石边界线。 在圈定界线时应考虑到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一般应与地面或地下水面平行(图8-9)。不正确联结 正确联结 图8-9矿石类型界联结 1一氧化矿石;2一混合矿石;3一矿石类型界线 矿石品级界线的圈定,是在单个工程圈定矿体的基础上,将剖面图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