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测量系统制作4D产品流程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410461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影测量系统制作4D产品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摄影测量系统制作4D产品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摄影测量系统制作4D产品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摄影测量系统制作4D产品流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摄影测量系统制作4D产品流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摄影测量系统制作4D产品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测量系统制作4D产品流程(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实习指导3.1 摄影测量实习指导一、 实习目的及要求结合前面实验对数字摄影系统的软硬件配置和功能的了解,用1周时间,学会使用某一种数字摄影测量软件进行立体测图,制作一幅影像地形图。二、 实习内容利用给定的扫描影像、相机文件、控制点资料,在MapMatrix软件平台下制作一幅影像地形图。三、 实习流程图 MapMatrix 生产流程图四、 实习预习要求要求预习摄影测量学教材中有关章节内容,并要求查阅资料了解相关软件的使用说明。五、 实习注意事项为了使实习顺利有序地进行。要求参加实习地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 思想上高度重视,维护学术的科学、严谨、真实性,保证质量,认真总结。2. 安全第一。

2、保证人身安全,爱护仪器设备,按规程操作,保护好仪器,不丢失。3. 严格遵守纪律,实习期间,不得随意缺勤,如有急事,需向有关指导老师请假。没有外业和上机任务时,应自觉学习与实习相关知识或整理成果资料。4. 设备进行分组,个人独立使用。5. 要求学生每天签到,实习结束后及时提交实习报告及成果给老师。六、具体步骤1. 启动软件,创建工程。选择新建工程按钮 ,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相应的工程文件夹,或者在指定路径下选择“新建文件夹”按钮新建一个文件夹用以存放工程数据,工程名称将与文件夹名一致(注意:若已有的工程名称与该文件夹名相同,系统建立的工程名会自动在工程名后面加上一些随机数字生成一个新的工程名以示区

3、别)。图 设定工程路径及名称图3.1.3建立好的新工程选择“工程名”节点,然后在右方的属性窗口设定工程相关参数(图)。加载影像(对航带内影像,排列顺序按照由左至右。对航带间影像则由上而下排列),选择“影像”节点,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右键菜单中选择“新建航带”菜单项,可新建航带。在“航带”节点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右键菜单中选择“添加影像”菜单项,可加载影像。1. 加载影像。 新建航带 添加影像到航带中图1.1 添加影像时,弹出如下对话框,可选择相应的路径下多张影像添加到当前选定的航带中。目前支持影像格式主要为标准TIF格式*.tif、VirtuoZo原始影像格式*.vz。图 添加影像1.2

4、添加完成后,若顺序不对,可对影像作顺序调整:通过鼠标托拽节点上移或下移排列(也可作用于航带间) 右键菜单设定升序或降序排列 图 调整影像顺序1.3 选择“影像”节点(作用于整个工程)或者“航带”节点(仅作用于当前航带),在右侧的属性窗口中设定影像的扫描分辨率及相机是否反转(图)。图 影像节点处属性设置图 航带节点处属性设置2. 创建相机文件和控制点文件选择工程名节点,点击按钮 建立控制点文件,点击按钮 创建相机参数文件(图)。图 创建控制点文件和相机文件添加控制点时,在编辑栏中,按照“点名 X Y Z”方式输入相关值后,选择右方的按钮 ,即添加了一个控制点进入控制点文件中,完成后保存退出。 编

5、辑相机文件时,在编辑栏中,按照相应的提示给定相关参数,添加框标时,可选择按钮 添加行,然后在该行内填入相关参数,完成后保存退出(图)。 图 相机文件编辑4. 影像内定向影像内定向批处理:选择工程视图中的“影像”节点,点击按钮 ,程序即开始内定向自动批处理。图 影像内定向相关内定向信息会在“输出窗口”中输出,若出现内定向失败的影像,也会在该输出窗口列出(图)。图 内定向结果编辑内定向结果:在“影像列表”节点中点击需要编辑的影像(图),点击按钮 ,程序即进入内定向编辑界面。图 单像内定向编辑进入编辑界面后,可点击按钮来选择需要编辑的框标,然后,在微调窗口中调整测标对准框标中心(图)。 点击相应按钮

6、选择需要编辑的框标在此处可微调测标位置对准框标中心图3.1.14 内定向编辑5. 创建立体像对,生成相应的产品节点。选择“工程”节点,右键菜单选择“创建立体像对”菜单,即可生成立体像对。选择“工程”节点,右键菜单选择“创建产品”菜单,即可创建产品节点。 创建立体像对 创建产品节点图附IIA-151. 相对定向选择需要处理的立体像对(图),点击相对定向按钮 即进入相对定向界面。 图 选择立体相对图 相对定向界面点击按钮 ,系统可自动做相对定向处理,处理完毕后,将处理的结果在 输出窗口中列出, 属性窗口 也会列出相对定向点的上下视差(图)。 图 相对定向结果7. 绝对定向a) 添加控制点:在相对定

7、向界面中,找到该模型对应的控制片,在影像窗口中找到与控制片对应的某控制点大致位置后(图),单击鼠标左键确认,然后在控制点左右微调窗口调整测标对准控制点,调整完毕后,在左微调窗口上方的编辑栏中输入相应的控制点名,点击按钮 ,即将此控制点添加到了立体模型中,同样方法可加入其他控制点。 左微调窗口 右微调窗口图 在左右影像上寻找控制点选择左微调窗口的按钮 ,可在立体模式下调节。b) 绝对定向:控制点添加完成后,保存结果,然后在 工程视图 中选择该模型,点击绝对定向按钮 ,即可做绝对定向处理,相关定向信息会在输出窗口中列出(图)。c)图 绝对定向结果8. 核线采样和核线影像匹配在相对定向界面中,将影像

8、设定为全局显示模式(使用按钮 切换),然后选择按钮 ,在影像上用鼠标拉框定义核线影像的采集范围,若用户没有定义核线范围,退出相对定向界面时,程序自动按照最大重叠区生成最大核线范围。定义完成后,存盘退出相对定向界面,在工程视图中选择需要采集核线影像的模型,点击按钮 ,即可完成核线影像重采样(图)。图 选择需要采集核线的模型自动匹配:在工程视图中选择需要匹配的模型(右侧属性窗口可设定相关匹配参数),点击按钮 ,即可完成影像自动匹配()。 图 影像自动匹配9. DEM生成和编辑a) 自动生成DEM:在工程视图中的 产品 节点选择相应的DEM模型(在右侧属性窗口中可设定相关匹配参数),点击按钮 ,即可

9、完成DEM的自动生成处理。 图 生成DEMb) 编辑DEM:在工程视图中的 产品 节点选择需要编辑的DEM,点击按钮 ,即可进入DEM编辑界面。例如:平滑功能:在面编辑状态下(通过回车键在线编辑与面编辑状态间切换),在属性窗口中设定平滑度为1-4间任意值后,在立体窗口单击左键确认,然后用鼠标左键选择需要平滑处理的区域,按右键结束后,再按下快捷键“s”或按钮 ,即对该区域作平滑处理。10. 拼接DEM在工程视图中的 产品 节点选择需要参与拼接的DEM,点击按钮 (图),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填入相关参数,即可进入拼接界面。图 选择参与拼接的DEM图 设置拼接后的DEM文件选择 新建 按钮,新建一个DE

10、M名称。图 保存拼接后的DEM文件设定名称后,选择 打开 按钮。图 设定拼接坐标范围用鼠标在视图区域内拉框设定坐标范围,或者在左边的编辑框中输入坐标(图),左上角编辑框可设定拼接限差,设定完成后,选择拼接按钮 ,即可开始拼接(图3.1.36)。 图 执行拼接拼接结果显示如下图,在此视图中,鼠标左键双击超限区域任意位置,程序自动跳转到DEM编辑模块,并自动驱动到鼠标点对应的坐标区域,用户可直接编辑此拼接过的DEM(图)图 拼接后的DEM编辑编辑拼接过的DEM时,在移动到某模型边界时,程序会自动跳转到下个模型(图)。图 模型跳转若拼接结果都在限差范围内,用户可设定回写单个DEM文件,按下按钮 ,即

11、可回写参与拼接的DEM文件(图)。图 保存拼接后文件11. 生成DOM自动生成DOM:在工程视图中的 产品 节点选择相应的DOM模型(右侧属性窗口可设定相关匹配参数),点击按钮 ,即可完成单模型DOM的自动生成。 图 DOM生成及属性编辑若需要自动产生多模型的DOM拼接的结果,可先将各模型DEM拼接为一个大的DEM,拼接过程参考步骤10,然后,选择此DEM节点,在右键菜单中选择 新建正射影像 菜单,程序自动会产生一个DOM节点,选择此DOM节点,按下按钮 ,即可产生一个自动拼接的大DOM。图3.1. 41 生成拼接后的DOM12. 创建DLG文件完成步骤 11 后,即可进入矢量采集阶段:在工程

12、视图中选择 DLG 节点,右键菜单选择 新建DLG 即可新建一个DLG文件。图 创建DLG文件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路经,并指定DLG文件名称。图 保存DLG文件在工程浏览窗口中,找到新产生的 DLG 节点,右键菜单选择 加入立体像对(图)。图 给DLG添加立体相对在弹出的窗口中指定需要观测的立体模型(可以为一个,也可为多个),然后确认(图)。图 选择立体模型以下为建好的工程视图样例:图 示例13. 矢量采集选择需要观测的GDB文件,右键菜单选择 数字化 ,即进入采集界面(图)图 矢量采集之数字化图 保存GDB文件选择按钮 是 ,即生成新的GDB文件,在此之前会提示用户需要产生的GDB文件的比例尺

13、及采集范围(图)图 设置工作区属性用户可在此手工输入范围及比例尺,若不知道确切范围,也可暂不输入范围,设定比例尺后直接单击确认按钮,程序随即新建矢量文件,并根据设定的比例尺载入相应的符号库。载入完成后,可在工程区域选中某个立体模型,右键菜单选择 打开核线像对 即可载入立体模型(图)。图 载入立体模型若在立体影像上移动鼠标,机器产生蜂鸣声,说明立体模型与矢量窗口坐标范围不一致,用户可以在矢量窗口中选择菜单 工作区工作区属性设置边界到立体模型,这时,矢量窗口的坐标范围会自动更新到与当前打开的立体模型范围一致(图)。图 坐标范围匹配若未出现采集窗口,可选择 视图采集索引 将采集的对话框打开,系统按国

14、家标准将采集码分为九大类,另外提供一个辅助特征类,用户采集时,可双击某一类将其展开,选择某个层(如:一般房屋)即可用鼠标或手轮脚盘开始采集。也可用键盘快捷键“F2”,在弹出的对话框 中输入相应的采集码,即可用鼠标或手轮脚盘开始采集。图 地物及采集码采集过程:设置当前层码在键盘上单击F2键,系统弹出如下采集码输入窗口,如图所示。输入采集码或者在输入框下方的列表中双击一个层码即可。如果需要打开最近使用过的采集码,可以在绘图工具栏中层码选择框中单击该层码即可。添加点选择元素菜单下的点命令,然后在其子菜单中选择有向点或一般点。或点击视图工具栏的添加点按钮,在其下拉菜单中选择添加点的类型。一般点:点击添加点按钮,然后点击鼠标左键,可以添加一个一般点,其主要用于量测点状地物。有向点:点击有向点按钮,然后点击鼠标左键,可以添加一个有向点,其主要用于具有方向性的点状地物的量测。添加线通过元素菜单或视图工具栏选择相应的线型(线、圆、矩形、平行线),如果选择添加线串,您还需要在线型选择工具栏中选择相应的线型,包括线串、曲线、圆弧线、流曲线和隐藏线。添加面在FeatureOne中,面状地物包括一般面和面域点。在视图工具栏的面下拉按钮中选择相应的按钮,量测一个一般面,或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