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原理九大重点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140805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原理九大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马克思原理九大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马克思原理九大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克思原理九大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原理九大重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论-马克思主义:从他的创造者、社会主义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后各个时代、各个民 族的马克思主义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2)从他的阶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 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3)从他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 阶级的科学世界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 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4)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他是一理 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2、。二物质论(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观)【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应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4*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2. 古代朴素;本质,直观和猜测近代机构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具有科学的根据(有界限,只在自然界中)主观主义。客观主义。三辩证法:1、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

3、系。联系特点:1 :客观性(知道是事物的联系是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管臆想。坚持联系1.客观性,就是坚持联系威武论2 .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互相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互相联系整个世界史相互联系的整3多样性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2. 发展: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是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 原有的状态和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事物的发展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行的交替,从内容上

4、看,是事物在运功形式形态结 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1、对立论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原因: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个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看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2、对立统一规律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的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之一矛盾分析法。概念: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穿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

5、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 性也没有斗争性。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 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同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3、量变是事物的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4、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时事物进一中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端。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6、。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续保的量变, 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四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时间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五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1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 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是用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直接反应外部世界,以事物的现象即外部联系为内容,还没有深入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2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

7、,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 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因而使深刻的。联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有着不可分的辩证关系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2、感性认识 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1、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性完成的。2、从人们具体的 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

8、成了。六生产力是人类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生产力中还包含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 教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联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 形式,二者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 作用于生产力。:七人

9、民群众的历史作用:(1)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 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的。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过程中,人民群众 是顺应生产发展要求的社会力量,是具有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的愿望的社会力量,是主张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和旧的思想观念的社 会力量。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在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八价值规律:(1)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 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

10、律,他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2)表现:价值规律 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3)作用:第一: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列。第二:自发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九经济危机;(1)实质;生产过盛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2)根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 的基本矛盾,这种矛盾具体表现在一下两个方面: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 盾。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3)特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 性爆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