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加法和减法》导学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1407858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数加法和减法》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数加法和减法》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小数加法和减法》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小数加法和减法》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小数加法和减法》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数加法和减法》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数加法和减法》导学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数加法和减法导学案学习内容:第4页例1学习目标:1、能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计算能力得到提高.、能养成细心检查的好习惯.学习重点:计算方法.学习过程:课前导学一、自主探究预习课本47页例1和试一试、练一练,回答以下问题:1、小数加法、减法和整数加法、减法的笔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数加法、减法时怎样才能把相同数位对齐?3、小数加法、减法笔算时要注意什么?二、尝试达标:、书后练一练2、列竖式计算。4+3.25 7.6+4。8 3.62= 20。86。5=课内导学一、交流预习情况、交流例1()的自学情况指算式 “47534”问:能用竖式计算吗?指名板演巡视个别指

2、导讨论:你是怎样计算的?提问:你觉得那种对齐方法是正确的?小数点对齐就是什么对齐?提问:小数加法怎么计算?2、交流例(2)的预习情况提问:小数减法又怎么算呢?指名板演 巡视(重点辅导学困生)组织交流:是怎么算的?3、小结追问:为什么要把被减数和减数的小数点对齐?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畅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三、课后导学1、口算下面各题:0。7+。9 4。70.5 0.6-045 1。2+。8 100.3+。1 7+0.6 3。6-8 483 1.7032、 算一算:1.52+3。48 5。24-3。8 9.9+10。1 0-.7408+973 21+1。99 0.45-86 80。

3、13、填空题.()比3.26多1。54的数是( ),比21少17的数是( ).(2)两个数相加,和是3。,一个数增加0.6,另一个数减少3.后和是( )。(3)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将( )对齐.4、判断题。(1)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首先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 )(2)两个一位小数相加,和一定是两位小数。 ( )(3)一位小数加两位小数,结果还是两位小数. ( )(4)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 ( )5、 培红小学师生自己粉刷墙壁,节约了11。32元;自己修桌椅,又节约了12.元.一共节约了多少元?、 一箱钉子,连箱共重2。5千克,箱重2。千克,钉子重多少千克?7、一根竹

4、竿插入水中,入水的长度是.56米,露在水上的长度是。4米。这根竹竿长多少米?8、小红身高.0米,比小林矮厘米,小林身高多少米?9、用1、6三个数字和小数点摆两位小数,最大和最小的相差多少?0、明明在计算一道小数减法时,错把减数5看成一位小数,差是.62,正确的结果是多少?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导学案学习内容:第8页例2: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一位小数退位减两位小数的方法,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计算能力得到提高.3、养成细心检查的好习惯。学习重点:计算方法.学习过程:一、课前导学预习课本48页例,完成课后的试一试、练一练,回答以下问题。、被减数是一位小数,百分位上为什么可以看作

5、?2、小数加法、减法笔算时要注意什么?3、小数加法、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什么共同点?4、列竖式计算 21.45 3.565= 45。61.44= 4.528。66= 二、课内导学1、检查例自学情况出示例2情境图出示问题:一本笔记本比一枝水彩笔贵多少元?指名板演 检查反馈提问:你是怎么算的?被减数的百分位为什么可以看作“0来计算?(对困难学生可指导把题中的小数改成“分单位,再计算,引导比较明确算理)追问:我们是怎样计算“342。65”的?学生自由畅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三、课后导学1、用竖式计算。-0。8= 1041= 12.+4。86 5.3228 404。6= 11.6-9.23= 21.39。8

6、 。4-862、一支圆珠笔2.元,陈墨给了营业员阿姨5元钱,阿姨应该找回多少元?3、有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后是5.0,这个两位小数最大和最小相差多少?小数加减法练习导学案学习内容:小数加减法练习学习目标:1、在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和整数加、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进行计算。2、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习重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一、课前导学。、完成练习八的第-10题。2、填空题()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 )对齐,也就是将( )上的数对齐。()比3.06多1.54的数是( ),比10少1

7、。0的数是( )(3)小于1的最小两位小数加上最大的一位小数,结果是( )(4)甲数是2.58,比乙数少19,乙数是( )(5)3米厘米减2.9厘米是( )厘米。二、课内导学解决问题1、练习八第9题出示书中的折线图提问:从折线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依次组织解决书中的三个问题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鼓励学生多提问题组织集体解决三、课后导学1、列竖式计算.。84-5。3= .97+613= 5。03-。9= 4.90。85 2。136。8= 032+1.5= 9.25+2。5= 4。2+8。4= 39= 11。26.02、一根绳子长26。5米,做拔河绳用去了1.米,还剩多少米?、地球总面积是.亿平方

8、千米,其中陆地面积是1。4亿平方千米,其余是海洋面积,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平方千米?4、一条公路已经修了95.千米,剩下的比已修的少.7千米,这条公路长多少千米?5。东东在计算4.+2时,错算成4。67,错误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多少?6大杯一次能盛55千克水,小杯一次能盛3.5千克水,你能用这两只杯子量出7.5千克的水吗?7. 5 2 26。 。 7 0 9 _ _ . 4 0 12。2 6加法运算律的推广导学案学习内容:加法运算律的推广P5 例3“练一练 练习九第15题学习目标、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能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

9、简便运算.、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的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优化意识;逐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就感.教学重点:知识的迁移。一、课前导学1、自学例3思考:例3中的四种文具,小华各买了一件,他一共用了多少元?解答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2、探索算法先算一算再把自己的计算方法与家长交流3、算法比较比较这些算法,你认为哪种算法更简便些?这样计算的依据是什么?二、课内导学、检查例3自学情况提问:这里四种文具,小华各买了一件,他一共用了多少元?解答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探索算法谈话:会算这道题吗?先算一算再把自己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巡视

10、、个别指导(关注不同解法)指名板演、集体交流反馈3、算法比较请大家比较这些算法,你认为哪种算法更简便些?追问简便计算的学生:这样计算的依据是什么?、小结并揭题结合学生回答小结并揭题小结: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对于小数加法也同样适用。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一些小数加减法计算简便。三、课后导学。用简便方法计算。4.8+63+5。2+0。3 。1.81 1.76+24 。5+1。713+87.5 1.57+.247.43 6。2+3.6+1。91.7-(3。+0.84) 1。7+。+07+16.1 7。49。53.070.86 。22。716. 82.41.55 3.5+1。95175 23。4-.834

11、。2 3.20。36+4+1.64 1.4-03+6。6 用计算器计算导学案学习内容:用计算器计算 P3例4“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九6-9题 学习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简单的规律。、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法应用的广泛性,感受计算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引导学生通过推理解决问题,加深对小数加、减法的理解,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教学重点:指导在计算器上按出整数部分为“0”的小数(纯小数)的简便方法.教学难点:指导在计算器上按出整数部分为“0”的小数(纯小数)的简便方法。一、课前导学1、自学例思考:要求李芸一共用了多少

12、元应怎样做?算式怎么写?2、学习按键思考:你知道在计算器上,怎样按出买铅笔的钱数吗?用计算器尝试完成书中习题。二、课内导学。1、检查例的自学情况出示例4提问:要求李芸一共用了多少元应怎样做?算式怎么写?板书:.8024.0015.0+。002、探讨按键提问:你知道在计算器上,怎样按出买铅笔的钱数吗?组织交流简便的按键方法、计算器计算提问:你能用计算器算出结果吗?指名汇报结果提问:我们是怎样用计算器计算的?三、课后导学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94。8.1 456+6.23.78 15.89(6。558)4.25。40。98 5.171。8。 137-(。76.48)3。687。562。6 。85340.854。6 35.61.815.67.2.8。89。1 .+。83.6 7。1532。475。27+.86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