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6 单元优化提升 对接高考实战体验(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1406976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6 单元优化提升 对接高考实战体验(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6 单元优化提升 对接高考实战体验(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6 单元优化提升 对接高考实战体验(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6 单元优化提升 对接高考实战体验(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6 单元优化提升 对接高考实战体验(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6 单元优化提升 对接高考实战体验(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6 单元优化提升 对接高考实战体验(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真题练1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解析:选B。利用“神”来弘扬人文思想体现了人文思想与传统文化的融合,B项正确。神话传说不等于宗教信仰,A项错误,排除;启蒙运动时期,理性主义占据主导地位,C项错误,排除;题干材料并未体现神话影响的削弱,D项错误,排除。2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

2、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解析:选A。从材料看,教会在扩建教堂时特别强调市民的意志,说明市民得到了重视,这反映了佛罗伦萨工商业阶层的力量壮大,A项正确。佛罗伦萨的变化不能反映人文主义“广泛传播”,B项错误。教会重视市民的意志,说明教会力量的削弱,C项错误。材料与新教理论关系不大,D项错误。3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

3、时雅典人()A宗教意识淡薄B反对神灵崇拜C注重物质生活D强调人的价值解析:选D。古代雅典宗教意识浓厚,A、B两项错误;C项与材料无关;该剧虽宣扬“憎恨”神的观点,却受到雅典人喜爱,这反映了雅典人肯定人的价值,要求摆脱神的束缚,故D项正确。4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A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B伽利略创立的实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解析:选A。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的含义。在中世纪,基督教宣扬的“地心说”在欧

4、洲占有绝对统治地位,自然科学处在神学的束缚中。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文艺复兴进步思想的指引下,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日心说”,写出了天体运行论,这一成就被恩格斯誉为“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教会宣扬的“地心说”,使自然科学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故选A项。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

5、,“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材料二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

6、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解析 (1)第一小问根据“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技术”“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应星和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第二小问结合二人各自生活的时代及个人经历分析。(2)从社会氛围、经济发展情况、科技著作与

7、社会转型的联系等角度分析。答案 (1)特点: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背景: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长期从事科学研究。(2)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重视科学的社会氛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自选练1柏拉图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不得回头。结果柏拉图走到麦田尽头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爱情”

8、。这则故事反映了苏格拉底()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B强调理性,并主张认识自我C对爱情提出更高的美德要求D否认绝对权威,并批判道德解析:选B。材料中的故事并没有直接指出“什么是爱情”,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故事没有直接指出“什么是爱情”的答案,而是主张在实践中自我反思与认识,故B项正确;材料中故事没有对“爱情”本身进行道德的要求,故C项错误;材料中故事没有对道德的批判,故D项错误。2彼得伯克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中认为:“虽然世俗题材艺术品的数量和比例都有所增加,世俗绘画的比例从15世纪20年代的5%上升到16世纪20年代的约20%,但宗教题材的艺术品一直占绝对优势。”这说明,文艺复

9、兴时期()A仍是以神为中心B以人文主义作为文艺的核心C并不反对基督教,仍信仰宗教D文艺复兴仍重视宗教苦修超过现世生活解析:选C。材料并未体现出是否以神为中心,宗教题材并不能等同于以神为中心,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作品是否以人文主义为核心,重视人的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中大量宗教题材的出现恰恰说明该时期宗教仍然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讲述该时期宗教苦修与过现实生活的关系,故D项错误。3“如果说16世纪之前那么这一时期,至少在大学法律系课程设置中,绝大多数学者都接受了如下的学说,即教会和王权彼此独立,但相互呼应和支持”文中学者“接受了如下的学说”主要是受到下列哪

10、一事件的影响()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近代自然科技的发展D启蒙运动解析:选B。文艺复兴与“教会和王权彼此独立”不符,故A项错误;1517年,德意志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新教简化了宗教仪式,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与“教会和王权彼此独立”相符,故B项正确;“大学法律系课程”“如下的学说,即教会和王权彼此独立”,与近代自然科技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启蒙运动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不可能“接受了如下的学说,即教会和王权彼此独立,但相互呼应和支持”,故D项错误。4法国思想家孔多塞在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中说:“人们一旦用理性检查了宗教

11、的偏见之后,马上就会把它伸展到政治的偏见上去;人们明白了教皇的篡权之后,终于也要弄明白国王们的篡权。”为此,欧洲的思想家们()A借文学艺术讥讽教会腐败B为纯洁信仰改造天主教会C用启蒙思想批判专制制度D以暴力革命推动社会进步解析:选C。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欧洲的思想家们主张用理性反对天主教会和专制君主,这些思想家宣传启蒙思想,“借文学艺术讥讽教会腐败”和文艺复兴有关,故A项错误;“为纯洁信仰改造天主教会”和宗教改革有关,故B项错误;“用启蒙思想批判专制制度”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以暴力革命推动社会进步”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5著名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

12、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理性。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对这里的“理性”理解准确的是()A以科学精神批判天主教神学B用实验方法验证科学理论C将“变化”观念引入科学领域D用数学方法描述物质运动解析:选D。根据材料时间“光荣革命”到来之前可以确定为17世纪,联系史实可知“一个伟大的人”为牛顿。以科学精神批判天主教神学尽管也属于牛顿,但这与“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理性”无关,故A项错误;用实验方法验证科学理论的是伽利略,故B项错误;将“变化”观念引入科学领域的是达尔文,故C项错误;用数学方法描述物质运动符合“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理性”,故D项正确。61727牛顿去世,英国以隆重的国葬仪式将他安葬在威斯

13、敏斯特大教堂,这里一向是王公贵族的墓地。伏尔泰曾为之深深感动,感慨道:“走进威斯敏斯特教堂,人们所瞻仰的不是君王们的陵寝,而是国家为感谢那些为国增光的最伟大人物建立的纪念碑。”下面解读最符合题意的是()A说明英国的封建特权进一步被扫除B表明英国政府对科学和人才的尊重C因为牛顿开创了严密逻辑近代科学D牛顿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解析:选B。材料中没有涉及封建制度瓦解和民主制度发展的内容,故A项错误;从牛顿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及伏尔泰的感慨“国家为感谢那些为国增光的最伟大人物建立的纪念碑”,可知英国对科学和人才的重视,故B项正确;C项仅体现了牛顿个人成就,与材料中“而是国家为感谢那些为国增光的最伟大人物建立的纪念碑”不符,故C项错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故D项错误。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