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经济房的准入与退出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1406704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经济房的准入与退出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解析经济房的准入与退出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解析经济房的准入与退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经济房的准入与退出(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析经济房的准入与退出一、经济适用房制度发展概况经济适用房制度自1998年开始实施,到2007年趋于完善,并逐步建立了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并行的保障房体系。2022年11月,住建部将2022年保障房安居工程建设任务提高到1000万套,预计未来5年内我国将新建保障房3600万套,保障房覆盖率要达到20%。解决城市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国保障房建设将迈上新台阶。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购买对象界定难,准入制度亟待完善。经济适用房的购买对象是低收入家庭,要找出这些低收入家庭,首先必须界定低收入的标准,其次要对购买资格进行审核。一方面,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公开透明的

2、收入体系,家庭收入很难精确计算;收入核定对越来越多的自由职业者、私营企业主等群体,尤其显得缺乏操作性。(二)日常监管存在漏洞,双轨制带动利益寻租。吸引部分中高收入者进入经济适用房市场的关键是经济适用房与普通商品房形成了明显的“价格双轨制”。在市场上,同地段同面积的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动辄相差几十万、上百万元。按照现行规定,经济适用房购买5年后便可上市流通,一经倒手就可轻易获取巨额差价。因此经济适用房便成为许多人不惜瞒报、假报而要获取的“谋利房”乃至“暴利房”。(三)退出机制难以操作,造成既得福利固化。由于住房保障制度的退出机制不完善或难以执行,特别是以获得产权为主的保障形式容易产生福利固化的问题,所以如果没有适当的退出机制,购买经济适用房的家庭在收入提高后如不再符合资格条件,或由于家庭人口出现变化(如子女成人后单独居住或者结婚后另立门户),享受的经济适用房或者应退出或者应调整为其他保障类型,但由于目前缺乏相应的退出机制而无法操作。三、相应的对策(一)健全准入机制。建议加强房管部门与银行、证券、劳动保障、税务、交通、公安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多渠道核实保障性住房申请者的收入和资产状况,甄别出真正符合条件的申请者,根据低收入者的困难程度纳入不同的住房保障供给范围,根据不同地区居民收入状况制定出不同的保障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