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系统工程师培训大纲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1405841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0.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演播室系统工程师培训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演播室系统工程师培训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演播室系统工程师培训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演播室系统工程师培训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演播室系统工程师培训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演播室系统工程师培训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演播室系统工程师培训大纲(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演播室系统工程师培训大纲2014 年 2 月 22 日陈锐整理编写一、演播室基础培训培训目的:了解并认识演播室培训内容:1、认识演播室演播室的定义演播室是利用光和声进行空间艺术创作的场所,是电视节目制作的常规 基地,除了录制声音外,还要摄录图像。嘉宾、主持及演职人员在里面进行 工作、制作及表演。因此,除了必要的摄录编设备外,它必须具有足够的声、 光设备和便于创作的条件。演播室发展历史1978 年,Eugene L.提出了 “电子布景(Electro Studio Setting) 的概念。1992年以后虚拟演播室技术真正走向了实用。1994年IBC展览会上虚拟演播室技术首次亮像,并在各种电视转

2、播中得 以实现。2、演播室的种类按面积分为大型(800-2200 mJ、中型(400-600 mJ、小型演播室(100-300 m2)o大型演播室用于场面较大的歌舞、戏曲、综艺活动等节目,也可分区域 进行景区选择。中型演播室用于场面较小的歌舞、戏曲、智力竞赛及座谈会等。小型演 播室以新闻、节目预告、样板式教学节目为主。按景区 分为实景演播室、虚拟演播室、蓝箱演播室,随着科技的发展,演播室的类别也细分的越来越多,目前还出来了 LED演播室、3D演播室等等。按视频分为高清演播室和标清演播室按功能分为直播演播室和录播演播室3、演播室基本结构演播室大体分为控制室和演播厅两个主要部分,控制室是导演、助理

3、导 演、电器技师、音响工程师等的工作场所,控制室有隔音设备、成音及成像 的控制及混合设备和多台监视器,分别显示演播厅摄像机的信号和电视节目 播出信号,导演通过监视器上的信号指挥摄像师拍摄和切换师把拍摄信号变 成电视节目。演播厅是摄像师拍摄演员表演的场所,摄像机装在三脚架上,通常是几 台摄像机同时工作,摄像师通过耳机接受导演的指挥从不同角度和距离拍摄 图像。演播厅经常同时布置几个景区,以便缩短演播过程中的转场时间,使 演播连续进行,电视节目连续播出。如今的电视台一般都有几个大小不同的 演播厅,供组织各种电视节目用,演播厅在设计建造时应考虑音响效果、灯 光照明、杂音干扰、空气调节等问题,特别是随着

4、科学技术的发展,要充分 考虑利用现代高科技摄制电视节目的需要。4、演播室设备构成设备大约有: 前端的摄像机(视频拍摄)、麦克风(音频收集)、提词器(用于显示 文字稿件,方便主持人及嘉宾流利说话);导播部分的切换台、调音台、通话系统、TALYY系统、字幕机、虚拟抠 像设备、音视频延时设备、录制设备、监视监听设备和视音频周边传输转换 设备;另外大部分演播室还会配备方便快捷的视音频编辑设备(非线性编辑系 统)。音视频编辑及存储V电视直播系统以太网培训时间:1 小时针对对象:初入行人员,对演播室不了解的考核标准:能够充分认识掌握演播室的基础知识,随意解答演播室各环节的设备构成二、演播室详细构成培训培训

5、目的:深入了解演播室各项结构及设备,能够独立完成一个演播室方案的设计与 制作。培训内容:1、基础设计培训通过观看以往演播室设计案例,初步了解演播室的平面布局设置方法,了解 大体如何划分房间空间,通过观看案例,了解演播室的常见布局模式,常见景区 布置方案等。通过此培训,能够根据客户需求简单设计勾画出演播室的大体布局方案,用 简明的言语讲解给客户知晓。基础设计部分,能够详述给专业设计人员,专业设计人员再对你的方案进行 详细的3D设计效果图制作。2、灯光布局培训通过了解以往演播室灯光布局案例,了解演播室灯光的布局方法;充分了解 演播室目前主流灯光技术,给演播室景区合理布置各类灯光。演播室布光技巧:照

6、明是一种很难捉摸的艺术,作为灯光设计,在对所制作的节目进行灯光设 计布局,能够按照剧情的要求和创作意图,依靠照明器械进行场景的复现、人物 刻划、气氛渲染、空间展示。灯光师往往遵循三种主要方法:一种是经验法,既 移动灯光进行反复试验,直到获得满意结果。但这种方法费时费力,需要耐心, 而且多是失败之作。其次是机械的常规法,这种方法是按常规的方式把灯光安排 在一定位置来照明被摄对象,这种方法从技术说是很成功的,但产生的画面千篇 一律缺乏吸引人的魅力。第三种是有创造性的分析法,是在真正理解了光的性能 的基础上有步骤地构成照明处理,创造性地运用光来准确地达到所追求的效果。 因此作为灯光设计人员应有极丰富

7、的想象力和构思能力,有较好的文化修养,了 解人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识得人间万象。并要研究人的心理学;人际关 系学;人的视觉心理、视觉生理在光色下的反应。并且还要研究观众的观赏心理 的反映规律和生理反映规律。一、灯位的确定任何一盏灯的位置都能以被摄对象处于中心的一个想象中的水平钟面和垂 直钟面作为基准进行定位。由于灯光的各种效果在这里总是以摄像机方位为基准 来谈的,因此一盏靠近摄像机镜头的灯被我们称为“正面光”,而不管被摄对象本 身是面向什么方向。尤其是在多台机位摄制中,或是我们选择新的视点时,会提 醒我们灯光的效果如何随其方向发生变化。光线必须永远以摄像机的特定视点为 基准进行评定。如果

8、光线是从摄像机背后直线投射于被摄对象上,那么这束光线 就是“正面光”。如果摄像机围绕着被摄对象移动,使光线直接投向摄像机方向, 从而处在被摄对象的后面,这束光就成了“逆光”。二、灯位的基本效果当灯光的光线从摄像机镜头位置照来时,会使造型平淡。而灯位升高时,人 物的眼睛、鼻子、下颏都会出现一定的阴影,虽然一定程度的阴影是合适的,能 增加人物的质感。但当光线变陡时,使人物的阴影越来越多,头的下半部隐没在 阴影中。这种灯光效果使一个脸部消瘦的人比面部稍胖的人更显的难看,随着角 度的越来越陡,人也就越来越“显老”。稍微倾侧一下或转动一下头部,会改变阴 影的长度,也会使脸部造型起相应的变化。三、灯光的移

9、动当我们把摄像机旁的正面灯绕着被摄人物移动时,光线方向的基本效果依然 存在,但人物的具体造型随着灯位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起初很短的鼻影随着灯位 的移动而逐渐展宽,离灯远的那面脸逐渐变的越来越暗,鼻影和面颊的阴影连成 一片,直到脸的那一边完全隐没在阴影之中。我们把一盏灯向侧面和上方同时移 动,会兼有两个方向的照明特点。最初给脸部照明时,我们注意的是成为问题的 阴影,尤其是鼻子和下颏的阴影。而要注重阴影的不突出,又可能会使灯光成为 平光。既有优美动人的造型,又要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阴影出现,就成为一个灯光 设计工作者中的一个难题。在人像布光中特定的光线方向无论所照明的是什么部 位所产生的影像都是一样的。

10、四、人像布光的缺陷在人像布光中总是难免有一定的缺陷,而人为的为纠正某一种缺陷却又会引 起另一种缺陷的产生或夸大。人物的脸部会由于主光过于正面或太软,缺乏质感、造型不鲜明。过高的主 光,会使瘦人脸部显的更加消瘦。而过斜的主光或照在不适当的一面,又会使人 物的造型不均匀,太硬的主光,会使人的脸部黑眼圈、皱纹更加突出。逆光照明一般不利于表现物体立体形状,只能表现其轮廓特征,有时侯会出 现剪影和半剪影效果。如果采用高于被摄体的拍摄位置拍摄,还能表现出被摄体 顶面局部的形状。无强光反射的黑头发,看上去像雕塑一样毫无质感。而过多的 逆光会使人的头发看起来像茸毛一样或显得太油亮。太陡的逆光会使人产生“平 顶

11、”或“秃顶”的现象。在对人的面部灯光照明中,鼻子出现的各种缺陷有多种。会发生照出的鼻影 使人的鼻子显的更长、弯曲、塌陷;长鼻影,在人物讲话时,其长度或形状也会 随之发生变化;而鼻影在面颊上形成的一道三角光,他随着头部的活动或形成或 消失;还有鼻影在上唇形成一种假胡子效果;另外双主光会产生双鼻影。 鼻影 会使眼睛内角暗黑;角度陡的主光产生“黑眼眶”、眼窝深陷或形如骷髅的效果; 没有反射的强光会使眼睛毫无生气、缺乏表情或暗淡无光,也就是常说的“没神”。 而太强的眼神光或大量的反光又会使眼睛显得古怪,有时还会产生一种阴险狡诈 的神态。照明所造成的“人为缺陷”无法完全消除,但可以通过各个灯位的合理布局

12、进 行弥补,另外缺陷往往会被其他条件所掩盖。被拍摄的人物他们的活动可以减少 我们对上述缺陷的注意。而脸部的阴影可能被当作另一种环境造成的阴影加以接 受。并且布光时一盏灯可以改变另一盏灯的不良效果。五、布光方法演播室的布光,由于节目的不同,有多种方法。每个灯光设计师的布光手法 不同,所以手段也不尽相同。表演区的布光一般分为以下几种:1、三点布光: 在表演区内,人物布光由主光、逆光、辅助光三部分组成, 逆光的位置可以随意变动的。它可以是一盏正背面的灯,也可以是一盏或两盏侧 背面的逆光灯。在这 里,假如摄象机并不是过斜的交错拍摄,这种呆板的方法 有时产生的效果是非常出色的。2、双主光表演区布光: 给

13、摄象机大部分位置提供主光、辅助光和某种逆 光,使各种位置都能表现出主要光源,它可以把表演区分为两个区域,采用单逆 光或双逆光。3、软正面光: 用一种全面的足够的底光照明整个场面,这样可以避免任 何表演区可能出现的曝光不足的问题,并可限制色调反差。一般来说,拍摄人物 看来比较清晰,但是效果比较平淡,有时是靠色彩区分各个平面,但看起来仍不 理想。如果从一侧突出软光,而不是均衡分布全面照明,那么人物的基本造型就 得到了改善。再增加逆光灯的照明,会增加人物造型,特别是从斜角度拍摄,这 种效果非常明显。4、侧主光: 沿布景两侧的硬光提供主光和逆光,用软辅助光从布景正面 照明。这种照明方法处理比较复杂,在

14、布景正面的关键角度采用软光作为底光, 这样可以获得非常出色的效果。再根据局部表演区的需要沿侧面布几盏聚光灯。 从 许多摄象机来说,这些灯变成了角度适当的主光和逆光。对于斜角度的摄象机来 说,它们是正面光,对于拍摄侧面的正面摄象机来说,它们又是非常好的侧面角 度的光线。5、总体布光: 这里所说的布光方法是把整个表演区分成若干个局部各自 进行“三点”布光。这种分别处理的方法使每个位置都有专用的主光、辅助光、逆 光照明,形成整体的多主光、多辅助光、多逆光。要是每个人的位置分散,而且 头部的活动也有限,那就最容易了。这种简单明了的方法提供的照明质量是最高 的。六、静态人物问题的矫正在演播室中,人物固有

15、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灯光进行人为的修正进行改头发:当人物头发发亮时,我们应该首先减弱布光明暗对比,减小逆光,使 这个区域变暗。当人物头发发暗时,应加强布光明暗对比,增加头发光。当人 物 头发比较稀疏时,应注意减弱布光明暗对比,减少逆光,使该区阴暗,使用局部 柔光纸,并通过布光突出其它特征。在人物是秃顶时,应注意减少主光,避免双 边轮廓光,减少逆光,使用局部柔光纸,使该区变暗,尽量使该区与背景融合, 突出人物其它特征。在人物头发出现这些问题时,摄像机应使用较低的摄影角度。眼睛:当人物眼睛深陷时,应降低主光,避免硬主光。使用低摄影角度。而 当人物眼睛是鼓出时,应尽量使该区变暗,突出其它特征。同时

16、摄像机要特别避 免近的广角镜头角度,人物在拍摄时不要仰头。鼻子:当人物的鼻子比较大时,主光的位置应靠近正面,避免硬主光,并降 低其位置。还要减低布光明暗对比,避免偏斜的逆光,注意鼻子突出程度。人物 在拍摄时应采用正面位置,略微仰头。而当人物鼻子较小时,应采用相反的布光 方法,来突出鼻子的质感,同时人物拍摄时略微低头。在人物鼻子长、塌、弯曲 的一些情况下,我们应注意的是采用较正面的比较柔和的低主光,注意鼻子的突 出程度。而在拍摄中摄象机位置应尽量避免比较近的广角镜头角度。嘴:当人物嘴部偏大时,也应采用较正面的比较柔和的低主光,使用局部的 柔光纸或柔光纱。而人物嘴部较小时,应使用偏斜、有质感、较硬的高主光,加 强布光明暗对比。前额:对于前额突出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