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整治施工组织方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1405676 上传时间:2024-03-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岩溶整治施工组织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岩溶整治施工组织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岩溶整治施工组织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岩溶整治施工组织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岩溶整治施工组织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岩溶整治施工组织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溶整治施工组织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岩溶整治施工组织方案贵州地区地质复杂,岩溶路基比例较大、风险程度较高。各项目线碳酸盐岩广泛分布,局部岩溶地面塌陷现象严重。其中易、极易塌陷区严重影响铁路运营安全,是决定铁路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主要内容:一、施工准备二、钻孔施工三、注浆施工四、效果监测与综合评价五、注意事项及异常情况处理六、资料要求、施工准备1、场地准备:施工场地预先平整,沿钻孔位置开挖沟槽和积水坑,形成有组织排水,防止地表水下渗。2V确定参数:施工前应进行现场注浆试验,合理选择注浆施工工艺,确定注浆压力、浆液配比、单位注浆量等相关参数,确定停止注浆条件。3、内业准备:熟悉各岩溶注浆工点工程概况,提前做好施工方案、岩溶注浆孔

2、位布置平面图、施工技术交底等技术工作。4、测量准备:根据注浆平面布置图对孔位进行放样,并测量、记录对应的孔口地面高程。5、现场准备:接通施工用水、电,检查钻机、注浆设备,确保设备能正常运转,合理设置水泥棚和搅拌设备及附属设施;对现场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岗前培训I。6、材料准备:对进场原材料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按指定位置放置。二、钻孔施工1、按照探灌相结合的原则,钻孔分为先导勘探孔Q序孔中按间距14m成正方形均布)和一般注浆孔,首先施钻30%先导孔,待试验段先导孔完成后,整理资料,上报设计单位和监理,确定相关注浆深度、范围和施工工艺。2、钻孔定位前必须核实钻孔孔位和编号并与图纸相符,因故需要移

3、动孔位的,移动不宜超过0.5m。3、钻孔平面布置与设计误差不大于50cm,孔深误差小于0.1m,孔内残留岩芯不应超过20cm,除施工要求5%-10%超前探取芯外,其他注浆孔可不取芯,但应做好记录,准确划分岩土层界面、岩溶裂隙及溶洞填充情况。4、钻进:成孔孔径土层为110mm,岩层为91mm;钻至岩土分界面处需下套管至入岩20s50cm。成孔过程中,由地质编录员及时对岩芯进行编录,分层记录不同土层和岩层的深度、岩溶发育情况及地下水位的深度。5、土层钻进时回次进尺在保证采取率前提下不应超过2m,岩层钻进时在提高钻进速度和保证采取率的前提下不应大于15m,对于特殊破碎的岩层应减少回次进尺。6、钻探过

4、程中现场应记录孔内岩性变化情况、初见水位情况、涌水、漏水、塌孑L、掉块情况及灰岩裂隙发育、溶蚀、溶洞充填等情况。记录要求如下:粘性土层:定名、颜色、塑性状态、密实程度、夹杂物;非粘性土层:定名、颜色、饱和状态、密实程度、粘性土含量;基岩:定名、颜色、风化程度、岩体破碎情况、岩体裂隙及充填情况、岩体溶蚀(溶洞、溶隙)及充填物的性质及特征。7、钻孔完成后,及时清孔。&钻孔终孔条件:加固深度不小于10m且入岩深度不小于5m,对基岩埋置深地段,按基岩以下5mx以上3m为注浆区控制。遇到溶洞地段,加固到溶洞底板1m以下。9、终孔前必须报现场技术人员验孔签字,合格后报现场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的

5、施工。三、注浆施工1、注浆前必须与钻孔人员交接并测量孔深,检查注浆设备,待一切正常后方可进行注浆。2、注浆前必须采用压力清洗钻孔1020分钟,清洗液只带有少量岩粉时可结束清洗钻孔,然后将水注满到孔口,做好压水试验,压水试验结束后,用水灰比为1:1的浆液将孔内水压出孔外,封闭排水管。3、在注浆管上安置好压力表,调试注浆机,对管路进行试验、检查管路、接头的连接、密封质量,做好注浆准备。4、对于封闭的比较小的溶洞,采取注浆措施,提供成孔条件穿过溶洞。若洞内无填充物或填充物不满,则采取先填充砂石或干砂,然后注浆;若填充物呈松散或软塑状态,直接注浆固结即可;若填充物已固结呈硬塑状态时,则可以直接冲孔,但

6、需加强泥浆护壁。5、注浆需间歇性注浆,使得先注入的浆液与砂子(或碎石)初步达到胶结后再注浆,间歇时间10-15分钟,循环注浆多次,直至满足设计注浆量和注浆结束条件。6、注浆遵循先边排,后内排跳孔注浆顺序,先稀后浓,依吸浆情况逐渐加浓浆液,水泥浆液水灰比为0.6:1-1:1o7、注浆压力控制:开始静注,压力2040Kpa,慢慢加压,当压力在300500Kpa稳定20分钟后,开始卸压归零,间歇10-15分钟后,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浆液饱和达到注浆结束条件。注浆结束标准:(1) 注浆孔口压力维持在0.2MPa左右或者逐渐上升到0.5MPa,吸浆量不大于5L/min,维持10min至20min;(2)

7、钻孔注浆时,周边3至5m范围多处冒浆;单孔注浆量达到平均注浆量的1.5至2倍时,且注浆量明显减少时。特殊条件控制标准:当注浆压力不大或降低注浆量,基底出现异常上鼓,应终止注浆,同时采用附近注浆孔“补偿”等措施。注浆完成后,除应加强地面观测外,还需加强地表变形监测,在线路中心、路基两侧路堤各设一排观测桩,纵向间距一般不大于50m,过渡段范围及非均质地区应加密观测剖面。施工期间每天进行地表变形观测,实测地表变形量,测量精度不大于1mm,并做好详细记录。根据观测结果判断地基稳固程度。9、封孔注浆结束后,经质检工程师检查,通知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终注条件。最后清理场地。四、效果监测与综合评价1、注浆监测

8、与评价的基本原则:1.1在分析注浆施工资料的基础上,按随机抽检的原则进行。1 2抽验点应布置在岩溶发育、坍塌严重、对注浆可疑之处,或布置在工程的关键部位,抽检数量满足设计要求。1.3 检验方法宜以注水试验和物探面波监测为主,结合钻探取芯进行。1.4 根据各种方法监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对注浆质量作出综合评价。2、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注浆后可以通过压水试验、钻芯法检测处理效果。(1)检查孔岩芯可见多处水泥结合体,基本填满可见缝隙。(2) 检查孔的单位吃浆量不超过周围4孔单位吃浆量的15%02.1 后期压水试验以总孔数的5%作压水检测试验。注水实验前,首先要量测孔内稳定水位,然后进行孔内定量注水,观

9、测单位长度吸水量变化幅度,压浆后试验的单位长度吸水量应小于压浆前吸水量的10%,且不存在明显漏浆现象,即可判定达到注浆效果。2.2 注浆钻探取芯检验:钻孔检查,检查孔数为5%,根据取芯浆液,充填情况直观判断,注浆取芯完整,无掉钻、漏水现象,钻孔回流带出有水泥粉末。仍可沿用采用可见裂隙结石充填率不大85%”的标准。2.3 综合物探测试岩溶注浆前完工后遵循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2004),采用瞬态面波和四极电测探两种方法为主进行探测。瞬态面波法能快速、有效地对岩溶路基进行整体评价。检测点位置以注浆孔为准,波检波距为炮检距510m;四机电测探法采用点距为5m。前后两次在同样的位置采用两种方法进行24个剖面的探测,然后分析面波速度和面波对频散曲线,进而对注浆效果进行评价,需根据表1来综合评价。表1面波监测注浆效果评价表频散曲线比较速度比较注浆效果评价注浆前注浆后曲线圆滑曲线圆滑提图不多良好曲线散乱曲线圆滑较大提图曲线散乱少量散乱较大提反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