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环球市政实务冲刺班讲义116讲(已讲完)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1399569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 页数:314 大小:4.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环球市政实务冲刺班讲义116讲(已讲完)_第1页
第1页 / 共314页
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环球市政实务冲刺班讲义116讲(已讲完)_第2页
第2页 / 共314页
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环球市政实务冲刺班讲义116讲(已讲完)_第3页
第3页 / 共314页
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环球市政实务冲刺班讲义116讲(已讲完)_第4页
第4页 / 共314页
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环球市政实务冲刺班讲义116讲(已讲完)_第5页
第5页 / 共3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环球市政实务冲刺班讲义116讲(已讲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环球市政实务冲刺班讲义116讲(已讲完)(3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前 言一、关于注册建造师制度一级建造师考试分为四科:建设工程经济、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和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一级建造师考试由国家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考试成绩实行2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办法,参加全部4个科目考试的人员必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免试部分科目的人员必须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应试科目。二、关于考试题型。20个单选题,10个多选题,5道综合分析题(案例),其中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多选题每道2分,共20分;案例题5道,共120分,总分160分。考试时间为四个小时。三、关于教材书中比例。新版考试大纲计51目,166条(2009版67目,194条

2、),修订内容为33.5%;符合修订要求。知识结构分布保持在:掌握:熟悉:了解的比例为69%:21%:10%。工程技术(含技术管理)为35%,项目管理为50%,法规、标准为15%.四、第三版教材与第二版主要修订之处(一)工程技术方面1、城镇道路工程增写了道路工程结构与材料内容,增加了城镇道路大修维护技术内容;增添了在土方工程及岩土分类、地下水等方面内容。2、城市桥梁工程中增加了结构组成与类型,墩台、盖梁施工技术和旧桥拆除安全技术管理等方面知识;在钢筋混凝和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技术及混凝土强度与配比等方面作了重点介绍。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增写了地铁车站、隧道结构与施工方法,城市轻轨高架桥等内容;分为明

3、挖基坑施工、盾构施工和喷锚暗挖施工三部分内容,较系统的介绍了城市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4、城市给水排水工程,增写了工程结构与施工工艺;增写了水厂设备安装和试运行部分内容。5、将城市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燃气管道工程施工、供热管道施工合为城市管道工程一节;增加了不开槽施工和砌筑结构管道施工技术内容;增加了城市地下管道维护与修复技术内容。6、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增加了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测量放线和竣工图测绘内容。7、增加了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和园林工程施工两目六条内容;尽可能做到与其他专业的相互衔接和融通。(二)项目施工管理1、招标投标管理改动较大,针对目前工程总承包模式发展,增写了招标投标的条件、程序

4、和管理要求。2、项目合同管理中增加了合同风险防范措施等内容。3、对施工成本管理内容进行了梳理,重点放在项目部成本管理方面。4、施工组织设计分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专项方案和交通导行方案,进行了较系统介绍。5、施工现场管理按照住建部有关管理部门要求,进行了重点修订,增加了环保、文明施工管理和实名制管理两方面内容。6、对施工进度管理内容梳理后,删除不实用部分内容,减至3条。7、施工质量管理针对质量保证计划与措施制度,分为工程准备阶段和施工阶段两个阶段进行重点阐述。8、分为城镇道路、城市桥梁、城市轨道交通、城市给排水厂站、城市管道工程等5个方面,介绍了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查验收要求。9、施工安

5、全管理作了较大的改动,重点是项目部的安全管理与控制。10、分为明挖(深)基坑施工、桥梁(高空)施工、隧道(暗挖)施工3个主要方面介绍了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措施。11、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主要放在认证管理对项目部要求方面,并力图避免与施工现场管理内容重复。12、对工程竣工验收与备案内容进行梳理和补充,以使内容符合工程实践需求。(三)相关法规与标准1、保留了两个条例,专业工程施工与(及)验收规范进但缺少垃圾填埋工程,且全部是现行标准;城市供热工程新修订规范尚未颁布,故仍沿用原条文。2、增加了一级注册建造师执业管理规定及要求内容。五、历年考试情况。2006年选择题以第一章为主,辅以第二章

6、、第三章。案例题以第二章为主,但明显加大了技术、法规的比重。改版后的07年度案例部分考试仍然以第二章为主,但在灵活运用方面明显加大,对法律法规方面的灵活运用方面显著增加,单靠记忆已难以通过考试。因此,从考试趋势来看,选择题应以第一章、第三章为主,案例题以第二章为主,但会有部分分值考察第一章的技术和第三章的法规。09、10年度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在第一章,第三章分值有限。案例题以项目管理知识为主,但明显加大了技术比重,体现了管理与技术的结合。从改版后的考试趋势来看,案例题仍然以管理为主,但将继续加大道路、桥梁、排水构筑物及管道等技术的考核,体现市政工程特点。选择题仍然以第一章为主。六、考试和学习技巧

7、方面对单选题可采用排除法、对比法等方法进行判别,但无论对错,均要填上,因为即使猜也有25选对的概率;对多选题,要只选有把握的,没把握的不要选,以免失分,有时0.5分也要1年的时间来弥补。对案例题,要看清题意和问的是什么,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有问必答,分条叙述,简明扼要。不做没有主题的长篇大论,不在一个知识点上尽情发挥。因为判卷老师是看关键词给分的。2、不要空题。即使不会,也要将自己知道的相关知识点答上,这样会酌情给分的。3、先易后难。不要在一个题上浪费太多的时间。因为这是执业资格考试。只要达到及格线,就可通过考试。对于市政公用工程专业管理与实务来说,答160分和答96分的效果是一样的。4、一

8、定要在给定的位置回答。考试时答题卡上都会给出第15道案例题相应的答题位置,一定要在其划定的范围内回答,千万不要答错位置,否则将前功尽弃,可能只会得第1道题的分,其他的案例题将会一分不得。学习技巧方面,不要盲目地搞题海战术,这样的效果不佳。建议做题的时候只做选好的几套题,然后把每一套中做错的题标出来。过几天把答案忘了,然后再回来做这套题,会发现很多原来错的题,这次还是做错了。这证明了在知识点上的欠缺。要把相关的知识扩展一下,不仅看这一个点,要把与之相关的知识点上下、左右都要看一下,以加强对它的理解。另外,一定要注意历年考题。对案例分析题这样的主观题目,如何做答也是关键。大多数考生做题时,题目涉及

9、的知识点都会,但是得不到高分,甚至不及格,原因就是答题习惯不好。建议对历年考题要精做一下,遵循考题思路,养成好的答题习惯。 一、城市道路工程1K411010 城市道路工程的结构与材料1K411011 掌握城市道路的级别与类别一、城市道路分类道路在城镇规划道路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划分为以道路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地位和交通功能为基础,同时也考虑对沿线的服务功能分为四类:即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此外,如果出单项选择题,考生应能判断出什么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二、城市道路分级(略)三、城市道路路面分类(一)按结构强度分类,分为高级路面和次高级路面。高级路面包括水泥砼、沥青砼、沥青碎石、天然石

10、材等材料。次高级路面包括沥青贯入式、沥青表处。此外,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对不同材料的使用年限要注意区别记忆。(二)按力学特性分类。分为柔性路面和刚性路面。其特点对此如下:分类特点破坏形式代表路面柔性路面弯沉变形较大,抗弯强度小取决于极限垂直变形和弯拉应变各种沥青类路面刚性路面产生板体作用,抗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小取决于极限弯拉强度水泥砼路面1K411012 掌握城市道路结构组成特点一、结构组成(一)基本原则(略)二、路基与填料1、路基分类断面形式有:路堤、路堑和半挖半填三种形式。从材料划分为土路基、石路基和土石路基三种。2、路基填料高液限黏土、高液限粉土及含有机质细料土,不适用做路基填料。(三)

11、基层与材料1、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基层分为上基层和底基层。2、应根据道路交通等级和路基抗冲刷能力来选择基层材料。湿润和多雨地区,宜采用排水基层。3、常用的基层材料(1)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包括石灰稳定土类、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石灰粉煤灰钢渣、水泥稳定土类。(2)嵌锁型和级配型。(四)面层与材料1、高等级沥青路面面层可划分为磨耗层、面层上层和面层下层,或称之为上、中、下面层。2、沥青路面面层类型热拌沥青混合料冷拌沥青混合料温拌沥青混合料沥青贯入式沥青表面处治二、结构层与性能要求(一) 路基: 性能主要指标整体稳定性。变形量控制。(二)基层1、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主要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

12、。面层下的基层应有足够的水稳定性。2、性能主要指标基层应具有承载力和较大的刚度;足够的抗冲刷能力和抗变形能力,坚实、平整、整体性好。不透水性好。(三)路面1、路面直接承受行车作用2、面层承受行车荷载引起的竖向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又受降水的侵蚀和温度变化的影响。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耐磨、不透水和高低温稳定性,且表面层应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和粗糙度。3、路面使用指标承载能力。路面应具有足够的抗疲劳破坏和塑性变形能力,即具备相当高的强度和刚度。平整度。为减缓路面平整度的衰减速率,应重视路面结构及面层材料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温度稳定性。路面必须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即具有较低的温度、湿度敏感度。

13、抗滑能力。路表面应平整、密实、粗糙、耐磨,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和较强的抗滑能力透水性。路面应具有不透水性噪声量。应尽量使用低噪声路面。1K411013 掌握水泥砼路面构造特点一、构造特点(一)垫层1、在季节性冰冻地区,道路结构设计总厚度小于最小防冻厚度要求时,根据路基干湿类型和路基填料的特点设置垫层。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土质路堑,路基土湿度较大时,宜设置排水垫层;路基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或不均匀变形时,宜加设半刚性垫层。2垫层的宽度应与路基宽度相同,其最小厚度为150mm。3防冻垫层和排水垫层宜采用砂、砂砾等颗粒材料。半刚性垫层宜采用低剂量水泥、石灰等无机结合稳定粒料或土类材料。(二)基层1基层的作

14、用:防止或减轻由于唧泥产生板底脱空和错台等病害;与垫层共同作用,可控制或减少路基不均匀冻胀或体积变形对混凝土面层产生的不利影响;为混凝土面层施工提供稳定而坚实的工作面,并改善接缝的传荷能力。2基层材料的选用原则:特重交通宜选用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重交通道路宜选用水泥稳定粒料或沥青稳定碎石;中、轻交通道路宜选择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或级配粒料。湿润和多雨地区,繁重交通路段宜采用排水基层。3基层的宽度应根据混凝土面层施工方式的不同比混凝土面层每侧至少宽出300mm(小型机具施工时)或500mm(轨模或摊铺机施工时)或650mm(滑模或摊铺机施工时)。5.为防止下渗水影响路基,排水基

15、层下应设置由水泥稳定粒料或密级配粒料组成的不透水底基层,底基层顶面宜铺设沥青封层或防水土工织物。6碾压混凝土基层应设置与混凝土面层相对应的接缝。(三)面层1、面层砼板通常分为普通、钢筋、连续配筋、预应力砼板等。目前我国多采用普通(素)混凝土板。水泥混凝土面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抗冻性),表面抗滑、耐磨、平整。3、纵向接缝是根据路面宽度和施工铺筑宽度设置。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时,应设置带拉杆的平缝形式的纵向施工缝。一次铺筑宽度大于4.5m时,应设置带拉杆的假缝形式的纵向缩缝横向接缝:横向施工缝尽可能选在缩缝或胀缝处。前者采用加传力杆的平缝形式,后者同胀缝形式。特殊情况下,采用设拉杆的企口缝形式。胀缝设置:除夏季施工的板,且板厚200mm时可不设胀缝外,其他季节施工时均应设胀缝。胀缝间距一般为100200m。横向缩缝为假缝时,可等间距或变间距布置,一般不设传力杆。4、对于特重及重交通等级的混凝土路面,横向胀缝、缩缝均设置传力杆。当板厚按设传力杆确定的混凝土板的自由边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