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书信格式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1399327 上传时间:2022-07-22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文书信格式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文书信格式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文书信格式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文书信格式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文书信格式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文书信格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文书信格式(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文书信格式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是有名的礼仪之邦,人们的社会产交往和思想感情交流, 大 多通过一定的礼仪形式和一定的文化活动方式来进行。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 经常使用到一系列的应用文,如传统的书信、名片、柬贴、启事、题诗题词、对 对联等,现代的如电报、传真、特快专递、电子邮件等。这些应用写作包含着丰 富的礼仪内容,具有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色彩。第一节书信简述书信是一种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应用文书。“信”在古文中有音讯、消息之义,如“阳气极於上,阴信萌乎下”(扬雄:太玄经应); 另外,“信”也有托人所传之言可信的意思,不论是托人捎的口信,还是通过邮 差邮递的书信,以及近年出现的邮寄录

2、音带、录像带、电子邮件等都具有这种含 义。用语言文字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和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信,一是有运用文字述说 事情原委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 二是具备相应的书写工具;三是有人进行 传递。亲笔给亲戚朋友写信,不仅可以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且能给受信人以“见字如面”的亲切感;科技不断进步,又相继出现了电话、电报、邮寄录音带、 录像带、电子邮件等交流信息的手段,可以预见,未来电子邮件这一新兴的手段 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运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在进行重新建构,书信的运用除传统用法, 即公函私函之外,一个新的发展动向便是原先私函类中因为个人需要而向政府机 构、企事业单位、知名学者等个人

3、所发的事务性的信件, 这一类信件的使用量逐 渐增多,值得注意。我们将其称为个人公文。、书信的构成书信由笺文积封文两部分构成笺文即写在信笺上的文字,也就是寄信人对收信人的招呼、问候、对话、祝 颂等等。笺文是书信内容的主体,书信的繁简、俗雅及至其他方面的风格特征, 几乎都由内容主体决定。封文即写在信封上的文字,也就是收信人的地址、姓名和寄信人的地址、姓 名等等。封文是写给邮递人员看的,使邮递人员知道信从哪里来,寄往哪里去; 万一投递找不到收信人,还能将信退给寄信人。完整的书信应该是笺文封文俱全,并且将笺文装入写好封文的信封内,然后将口 封好付寄的。、书信的写法书信虽然是一种个人性很强的运用文, 写

4、法上也比较灵活,但书信还是应该遵循 一定的要求,最基本的可概括为以下二点:()必须合乎规范书信写作规范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书写格式的规范,二是书信语言的礼 仪规范,这两种规范都必须严格遵守,否则就会出乱子,闹笑话。(二)言之有物,通情达理“信”字本身含有信任之义,这要求书信不论写给谁看,所述之事都要实在,所 表之情都要率真,所讲之理都要通达。第二节 书信笺文的写作一、信笺的款式现在通常使用的信笺有横竖两种款式。竖式信笺,又称中式信笺,是我国传统的信笺款式。竖式信笺的选用有日渐减少 的趋势,尤其是青少年中,已很少使用,但是在年长者的书信往来中还常常使用, 在港、台等地区及海外侨胞的中文书信

5、中,竖式信笺仍使用很普遍。横式信笺,又称“西式”信签,是今天常用的款式。二、笺文的结构及其写作规范笺文实际上是一种书面谈话,既然是谈话,就要先向谈话对象打招呼,打招呼 要讲礼貌;接着要说两句对对方表示尊重成亲爱的话; 接下来要有几句应酬语自 然地引出谈话的正题;再接下来才是正文;正文完了之后,还要说上几句结束谈 话的应酬语;然后向受信人报自称并署名;最后写明谈话的时间。就总体来讲, 笺文的结构如下表所示:笺首1.称谓文部提称语结启事敬语构开头寒暄语中部五、正文六、结尾应酬和敬语尾七、问候祝颂部八、自称、署名、礼告敬辞、时间(也可加写信地点)九、附候与补述()称谓称谓,是寄信人对受信人的称呼,它

6、表示双方的关系,在信笺第一行起首的 位置书写。我国习俗素来重视人伦、名分,所以,在交际活动中应该特别重视称 谓妥当,写信时尤其如此。笺文中的称谓包括名字(或号)、公职位、私关系(包 括血统关系及亲戚关系)、尊词等等。上述四者,在有的信中单独使用,如“主 席”、“妈妈”、“大哥”、“爷爷”等;在有的信中则两项联合使用,如“希 哲老师”、“母亲大人”、“王涛先生”、“春生儿”等等。在实际使用中,四 者如何结合,值得注意。1 关于名、字、号的选用受信人是晚辈,信可以称名。除此以外,凡有字号的,都要称“字”或“号”; 也可以从受信人的字号中选一个字,下面加一个“公”或“翁”、“老”等。依照习俗,对名、

7、字、号的选用有下列原则:1. 对儿女称名不称字号;称学生可称字,也可称名或号。2. 对尊亲不称名号,直写表示关系的称呼,有的在称呼下加尊词“大人”。3. 对尊长以称字号为敬,字号下加书职位、称呼或尊词。2 关于公职位称谓的选用公职位,即在社会(包括国家机关,社会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企业公 司等)中的职务、职称、地位。如主席、总理、部长、局长、校长、主任、经理、 董事、会长、秘书长、理事等等。如果受信人有过两种以上的职务(或职衔), 甚至同时身兼数职,这就需要选择一个适当称呼。选择的原则是视书信内容与受 信人的哪个职位关系密切。如受信人从前是寄信人的老师,现在当了局长,而寄 信人的书信重点叙

8、师生情意,那么这封信的称谓就应以表示师生关系为宜。在此 需要说明的是,中国人的社交礼仪十分重视师生、同学、同乡等早年的情谊,民 间习俗无论对方职位、境遇有何变迁均以早年交情为重点,如上例中的受信人虽 然是局长,但因为曾经有过师生关系,写信人哪怕是公事,选用“老师”作为公 职称谓的习俗依然十分流行。3 关于私关系称谓的选用所谓私关系的称谓,即表示发信人与受信人之间在家族、亲戚、世交领域内相互 关系的称呼。如祖父母、曾祖父母、父母亲、叔、伯、兄、弟、姐、妹、姑、舅、 姨、岳父母、内兄、内弟、外祖父母、世伯、世侄等。对上述这些称呼选用的原 则有二:一是确切表示受信人与发信人之间的关系; 二是要合于习

9、俗,令受信人 感到自然、亲切。家族关系称谓表称呼对象称呼(称谓)对此自称对他人称其家族中人父父儿父父亲的祖孙令祖母母女母父父儿父父亲的伯(叔)伯(叔)祖侄孙令伯(叔)祖母母女母父父男(或儿)尊生养亲女儿令母堂兄父儿父父亲的伯侄令伯嫂母女母弟叔父儿叔父父亲的婶母侄令媳女婶母兄哥兄兄(哥)(或某)弟令兄妻嫂嫂妹嫂弟弟弟弟(或某)兄令弟妻弟妹妹姊、姐弟妹姊(姐)姐姊姊(姐)(或某)弟令妹妹妹妹妹夫子(或夫君)妻某先生丈夫某某(单称名某某(单称名(或尊夫君)或字)或字)吾妻(或贤妻)夫尊妻子某某(单称名某某(单称名夫人或字)或字)嫂子女儿儿吾(或某某)女女父母郎(或公子)令媛(或爱)子兄(弟)女侄(或

10、侄儿)侄女伯(叔)父姑母侄令侄女子儿孙父孙儿子的儿孙(或某某)祖令女女孙女母孙女子孙祖孙侄儿的贤侄伯(叔)令侄女孙女祖母孙女儿某某父儿侄媳贤媳(或)伯(叔)祖令侄媳孙某某儿母媳父公父公丈夫的亲(或亲)媳(或儿)令母婆母婆父父(翁)父(翁)丈夫的伯(叔)伯(叔)侄媳令伯(叔)母母(或婶母)母(姑)注:1、对他人称自己家族中已故的尊辈,将“家”字换成“先”字,如先祖父(或 先祖考)、先祖母(或先祖妣)、先父(或先考、先严),先母(或先妣、先慈)、先兄、 先姊;2、对他人称自己家族中的平辈或晚辈,将“舍”字换成“亡”字,如亡夫、亡 妻、亡弟、亡妹等;3、称他人时加贤、爱等词,自称时加愚;表格中的“某

11、某”代字或号。亲戚关系称谓称呼对象称呼(称谓)对此自称对他人称其家族中人对他人称自 己家族中人姐(妹)母侄(或内侄)母母父亲的姑侄女(内侄令姑家姑姐(妹丈)丈子)丈丈父父孙父父母亲的外祖外令外祖家外祖母母孙女母母兄(弟)父甥父舅母亲的舅外令舅家嫂(弟媳)母甥女母舅母姐(妹)母甥父父母亲的姨姨令姨家姨姐(妹丈)丈甥女母母伯(叔)父侄伯(叔)伯叔父亲的表表伯(叔)表令表家表嫂(弟媳)母侄女伯(叔母)伯(叔)母兄父甥舅舅母亲的表表舅表令表家表嫂(弟媳)母甥女舅母舅母父父岳岳妻子的亲岳子婿(或婿)令家母母岳母岳母父父岳岳妻子的伯(叔)伯(叔)岳侄婿令伯(叔)家伯(叔)母母岳母岳母父兄(弟)的岳父侄母姻

12、伯(叔)姻令亲舍亲公爹母侄女姐(妹)的婆母父儿子的岳习习弟习习习习母亲家姻愚令亲家敝亲家公母妹母母女儿的婆弟内姊姊(姐)兄家姊丈的丈夫丈妹令姊(妹)丈舍妹丈妹妹姨姊姑兄兄弟兄兄家的表表令表家表姨嫂嫂妹嫂嫂兄兄兄妹兄兄妻子的内(或)婿令内敝内弟弟弟姊弟弟姊兄兄妻子的丈襟襟令僚婿敝连襟妹弟弟侄侄侄侄妻子娘家贤内姑丈令内舍内侄女侄女侄女侄女儿孙父孙孙女儿的贤外外祖令外舍外女孙女母孙女孙女儿甥舅甥甥姐妹的贤愚令舍女甥女舅母外甥甥女岳女儿的丈夫贤婿愚令婿小婿岳母儿侄伯(叔)侄侄表兄弟的贤表愚表令表舍表女侄女伯母(叔母)侄女侄女侄侄姻亲家的贤姻愚令亲舍亲侄女侄女注:亲戚中的姻伯、姻叔、姻兄、姻侄等,均指联姻的亲戚中无一定称呼者,如 弟兄的岳父母、内兄内弟、姐妹的公婆、姐妹丈夫的兄弟,乃至妻子的表兄弟等。师友世交关系称谓称呼对象称呼(称谓)对此自称对他人称其师友世交对他人称自 己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