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角色游戏评价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1398613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角色游戏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前儿童角色游戏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前儿童角色游戏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前儿童角色游戏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角色游戏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角色游戏评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前儿童角色游戏评价 班级:学前四班 学号:1106530432姓名:王慧敏 学前儿童角色游戏评价摘要:在所有游戏类型之中,角色游戏最能受到幼儿的欢迎。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渗透角色游戏。本文先阐释角色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如何指导幼儿进行角色游戏的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角色游戏是许多孩子喜爱的游戏,能满足幼儿喜欢模仿的心理需要。角色游戏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是促进幼儿主体性发挥和发展的最好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角色游戏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的适宜指导能够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关键词:学前教育;角色游戏;幼儿活动;教师指导;游戏的评价在幼儿园

2、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功能界定为:“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查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评价意义。”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儿童喜爱游戏乃是天然。”游戏是每个幼儿都十分喜欢的活动之一。它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容替代的重要作用。其中,角色游戏更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助于幼儿认知和社会化的发展。因此,幼儿教师要在学前教育阶段有意识地让幼儿参与到角色游戏中来。在学前教育中,游戏既是教育内容又是教育教育的形式手段,成人或教育者为促进儿童健康

3、全面的发展,要鼓励和支持儿童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各种游戏活动中,角色游戏作为幼儿期典型的游戏形式,对儿童发展有着特殊意义。要真正实现角色游戏的教育功能,教师的指导是必要的,且是重要的,它能确保角色游戏教育作用的体现,促进幼儿多方面充分发展。随着角色游戏越来越受到家长和教师的关注,怎样正确、有效地指导幼儿进行角色游戏,也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谓角色游戏,就是指幼儿按照自己内心的意愿,主动模仿他人的语言和活动,扮演他人的角色,并利用替代或真实的材料,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来进行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在所有的游戏类型中,角色游戏是最典型、最重要和最有特色的游戏

4、,也是幼儿接触时间最长、自发性最高的一种游戏方式。具体而言,角色游戏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能起到一下几点重要作用:1 角色游戏能加速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作为人的社会化的关键,自我意识能引导幼儿正确、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意识。幼儿是角色游戏的主人,在进行角色游戏的时候,他们能发挥自己的意志,进行自由的想象和创造,由此一来,就会有效发展起他们的自我意识。因为幼儿在角色游戏进程中往往根据自身在现实生活中的体验来进行,这对幼儿形成才能和个性提供了一种不容忽视的潜在动力。2 角色游戏能强化幼儿的社会交往意识。每个生活在现代生活中的人都要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要与其他伙伴进行接触,在接触过程中,他们

5、会逐渐发现和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以及逐渐了解自己行为的结果和他人对自己的反应,以此为准来调节自己的行为规则,掌握一定的合作和协商技巧,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就会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接触,逐渐培养起社会交往意识。3 角色游戏能培养幼儿的互相合作精神。众所周知,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在现代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所谓合作,就是人们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来完成任务。在角色游戏中,幼儿之间为了完成游戏,也需要合作精神的支撑。首先,幼儿在进行角色游戏之前就需要做一定的准备,商量游戏的内容、角色的分配等。这个过程中,幼儿必须注意自己的觉得与其他角色的关系,以此保持双方的协调一致。当游戏结束后,幼儿之间还会对游戏是否完

6、美做一些评论。由此可见,这整个角色游戏中,幼儿之间都在成就一种合作意识、没有合作精神,角色游戏就无法完成。角色游戏的准备是游戏指导的前奏。幼儿角色游戏环境包括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物理环境,即游戏的空间、时间及玩具材料。游戏情境以时空及物质材料为基础,对幼儿来说是开放的和共享的,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取放玩具材料,游戏的场地是按幼儿的需要和愿望布置并可以随时变化的,游戏时间段的时间是由幼儿自由支配的。二是心理环境,即心理需要的激发。即角色游戏中的人际关系是开放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互动的、和谐的。为此,游戏准备不仅要设置一个丰富的物质环境,而且要营造一种适宜的心理环境。一方面,借助游戏情境的

7、吸引力,诱导幼儿进入游戏状态;另一方面,丰富幼儿生活印象,激活已有的感性经验,转化为内部的游戏动机,从而趋使幼儿投入角色游戏之中。(一) 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增强现实生活的印象,拓宽角色游戏的内容来源。(二) 提供适合的场所设备及丰富的玩具,游戏材料,为幼儿开展角色游戏创造物质条件。(三) 提供充足的自由活动时间,保证幼儿角色游戏的深入开展。总之,角色游戏的准备是游戏指导的前奏。其核心是游戏情境的创设,包括物质材料的设置和心理需要的激发两个方面。为此,游戏准备不仅要设置一个丰富的物质环境,而且要营造一种适宜的心理环境。一方面,借助游戏情境的吸引力,诱导儿童进入游戏状态,另一方面,丰富儿童生活印

8、象,激活已有的感性经验,转化为内部的游戏动机,从而驱动儿童投入角色游戏之中。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得知角色游戏对幼儿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幼儿教师要在学前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鼓励幼儿进行角色游戏。1. 教师要适时地从外部介入。所谓外部介入,老师不直接参与幼儿角色游戏,而是在游戏外给一些适当的建议和评价。2. 教师要适当地进行内部干预。有时,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主动参与到幼儿角色游戏中去,担任一个主要角色。3. 鼓励幼儿学会运用策略解决问题。在幼儿玩角色游戏时,教师要适当地引导幼儿采取一定策略完成游戏,才能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玩得更有创意,更加积极主动。 教师在幼儿角色游戏活动过程中的现场指

9、导。在幼儿角色游戏的活动中,教师要针对个幼儿年龄班是水平,抓住游戏活动的主要环节,帮助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愿望组织和开展游戏,以尊重幼儿游戏的主体性为前提进行科学的指导。(一) 从幼儿的需要中生成新的游戏主题,为幼儿间相互交往创造条件,并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提出游戏主题;(二) 教会幼儿分配和扮演游戏的角色;(三) 在游戏中善于观察幼儿的表现,进行个别教育;(四) 通过“问题”和讨论帮助幼儿发现和解决问题,参加游戏,促进游戏深入开展;(五) 使幼儿愉快地结束游戏,并保持再做游戏的愿望.根据幼儿角色游戏的年龄特点进行指导。不同的年龄阶段,幼儿游戏发展的层次水平各不相同。如小班孩子的角色游戏以模

10、仿为主,大班孩子的角色游戏则以创造为主。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年龄段,选择不同的侧重点进行指导,以达到顺利开展角色游戏的目的。一般地,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不断丰富,小中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内容和复杂程度有所不同。如小班幼儿的娃娃家,通常出现以家庭生活为主题和情节;中大班则逐渐扩展到社会生活领域,并可能出现双重的角色身份。因此教师在进行各类专门游戏活动时,对幼儿年龄的特点应有所考虑。总之,没有游戏的幼儿园不是真正的幼儿园,不会指导幼儿参与游戏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只有用心和智慧去引导幼儿参与游戏,让幼儿成为游戏真正的主人,让角色游游戏活动真正成为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渠道,我们的学前教育才得以成功,培养出来的幼儿才能在日后成为一颗参天大树。参考文献:1. 吴美云.浅谈角色游戏的指导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8(02)2. 徐丽玲.试论幼儿角色游戏及其指导J.基础教育研究.2004(07)3. 潘月娟.教师指导幼儿角色游戏的适宜性方法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3(01)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