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学原理知识点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397175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学原理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行政学原理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行政学原理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行政学原理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行政学原理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政学原理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学原理知识点(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绪论1. 公共行政学的学科特点:1综合性。它是交义的、丰富的、广泛的。、2实践性。它是实际的、应用的、具体的。3系统性。它是整体的、有序的、相互关联的。4技术性。它是方法的、工具的、手段的。5开展性。它是动态的、进步的、创新的。2. 背景1社会生活背景:西方国家由自由主义向垄断主义过渡,大型垄断组织出现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复杂的社会问题,矛盾冲突甚至对抗威胁成为普遍现象, 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但政府不给力,因此兴起了公共行政学研究。2理论渊源1 ,西方近代政治学说尤其是德国学说2 ,启主时代德,奥两国的官方学3 ,普鲁士的任官制度和英国的文官制度4,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兴起的行政法学3. 开展

2、演进1早期公共行政研究时期2传统公共行政研究时期3修正公共行政研究时期4整合公共行政研究时期4. 公共行政学: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以公共利益为目的,依据宪法及法律的规定, 通过科学、及时地制定和准确、有效地执行公共政策,管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 秩序,保证公共平安,提供公共产品,实施公共效劳的活动。第二章行政职能1.概念。行政职能:行政职能乂称公共行政职能,在某些条件下乂称政府职能。概括的说,行政职能是狭义政府即国家行政机关承当的国家职能,是相关政治权利主体按照一定的规那么经由一定的过程, 通过多种表达形式实现彼此价值观念和利益关系的契合,从而赋予的国家行政机关在广泛的国家政治生活、 社会生活过

3、程中的各种任务的总称,是国家行政机关因其国家公共行政权力主体的地位而产 生,并由宪法和法律加以明示规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各种职责的总称。.P692. 构成 行政功能1从作用领域分:政治工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科技教育功能、社会功能2附属性分:统治功能、保卫功能、管理功能、效劳功能3从性质分:行政立法功能、行政司法功能、行政检察功能4从功能的过程和作用方式看:方案职能、指导功能、协调功能、控制功能、沟通功能、监督功能行政职能1维持职能,即维护国家法典和制度的职能2保卫职能,即保卫国家和民族独立,保卫公民生命、财产和公民权利,维持社会秩序的职能3扶持职能,即扶助各界公民、公民团体、工商组织均衡开展,

4、扶助 弱者生存的职能。4管制职能,即管制社会行为主体与国家公共权利主体的社会行为的职能。5效劳职能,即通过兴办各类公共事业,直接造福于国民的职能。6开展职能,即运用各种可能的方式启发、诱导创新的意愿和积极性,促进、推进开展和进步的行为的职能。泰勒的行政管理的五项职能:方案、组织、指挥、协调、控制3. 关于政府职能的争论:三种关系1. 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主要涉及政府的政治职能。 权威与民主的关系问题是其 核心问题。政府影响力不断扩展,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活。从 两个方面来看:(1) 精英政治政治盛行:所谓精英政治,是西方政治学的一个概念。其根本的涵义在积极的意义上是指,由于人类社会

5、开展的局限性,社 会的极少数卓越分子及其组合的集团,承当起了领导社会前进的责 任,并因此实际享有和运用广泛的国家权力; 在消极意义上那么是指所 谓精英统治,即社会的极少数人及其组合的集团, 实际控制甚至垄断 了国家的权力,国民实际政治权利因此受到限制、侵害甚至被剥夺。(2) 公共支出增长:瓦格纳定律或政府活动扩张法那么或称公共支出膨胀法那么预言: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公共部门在经济活动中的数量和所占比例具有内在 的扩大趋势,公共支出不断膨胀恩格尔定律: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食物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比重与 家庭总收入成反比,即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小于1.2.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实

6、现资源配置方面存在许多的局限性或缺 陷性,因而不能到达帕累托最优,不能实现预期社会经济目标。政府失灵:是指政府的政策干预措施不能实现预期的调节市场的作 用,在某些条件下会导致比市场失灵更坏的结果。3.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社会成员时机或收入的平等化 效率: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在同一时间的投入的最小化和产出的最 大化是其依据。1效率优先论认为效率是竞争的产物,竞争与市场相联系,市场那么与“天赋人权的白由权利相联系2公平优先论认为公平是个人的“天赋权力具体化,这种权利不适用于市场交换, 不能用后天源白市场竞争的金钱作为衡量的尺度。3效率与公平平衡论认为公平与效率同等重要,主张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建立

7、一种平衡关系,即以最小的公平代价换取最大的效率结果.第三章行政权力1. 行政权力的分配原那么1. 程序必须合法,合法性是行政权力的重要特征,也是其运行的根本保证。1 在分配权力的过程中要本着合理的行政目的。2应兼顾层次性与功能差异两种因素,适当进行权力分配。3行政权力分配不能以人为根底,必须以事为准绳。2. 职权必须清楚。每一个层次,每一个部门的权力都必须做出明确无误的规定。3. 权责必须一致。比职权更本质的东西是职责,也就是与职权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不允许权责别离,也要求权力的大小也必须同责任的大小相一致。4. 权利必须明确。行政权利主体完成职责过程就是承当义务的过程。5. 内容必须全面。在行

8、政权力分配过程中,各级行政主体都应获得与其权力层次 及功能相一致的全面的职权。2.行政权力的分配途径1主要是通过逐级授权的途径实现的。这种授权是按照行政权力的逐 级性实现的,上级行政主体通过法律或条例,将行政权力按照层级原 那么授予下级,逐级类推,然后由各级领导负责完成相应的任务。2权力下放。权力下放与逐级授权不同。行政权力一旦下放后,上 级行政主体只做一般原那么上的指导与检查,不过多干预下级行政权力 的具体行驶。比拟而言,逐级授权只是为了执行任务的方便而采取的 一种措施你,它一般不影响上级上级行政主体原本拥有的行政权力。 权力下放不像逐级行政授权那样,可以经常性、普遍性的运用。它只 存在于一

9、定条件下行政权力的结构性能分配当中。3权力外放。与权力下放旨在解决行政主体内部相互之间的权力关 系不同,权力外放主要在于解决行政权力主体和社会权力主体之间的 关系,实际上也就是行政组织与社会经济组织之间功能的重新的划 分。4地方白治。这是中央与地方之间行政权力分配的特殊形式。在单一制国家中,地方白治权力往往是由中央政府规定的, 这种白治权力 与中央政府的权力相一致。为了提高行政效率,或由于某种政治原因, 地方白治权利的大小可能会因国家政策的不同而有所增减。其二,在复合制国家中,像美、瑞士,地方行政机构的白治权利往往是地方所固有。,待中央政府成立之后通过相互约定而保存下来的。在相互约 定的情况下

10、,地方白制主体所拥有的心烦行政权力是中央政府不能随 意侵犯的。3.行政授权的条件 1.需要良好的组织和人事根底2. 必须把握适当的时机3从操作意义上讲,行政授权必须考虑工作需要,必须考虑一定的限度,这是行政授权的限制条件。第七章行政决策1. 行政决策体制分哪些局部1行政决策枢纽系统2行政决策信息系统3行政决策咨询系统2. 行政决策的过程1决策问题的发现和诊断2决策目标确实立3决策方案的制定、评估与抉择4决策的实施与完善第九章行政方法1. 目标替代:再看298页是组织学的概念,指组织运行过程中既定目标被另外的目标所置换。2. 行政程序就是依照时间先后顺序,将每项行政管理活动的整个进程划分为假设干

11、 例行性的次序、步骤与环节,以协调和促进完成某项行政工作的行政 方法。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标准人们行政管理行为的标准。二,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简言之,行政程序就是行政操作的规程和时序。我们这里所讲的行政程序是从行政管理的具体工作来说的,它所要说明的是每项具体工作的流程问题。第十章行政效率1. 行政效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从事管理活动的产出同所消耗的人力、 物力、财力等要素之间的比率关系。2. 行政效率分类再看3221微观效率与宏观效率。微观效率:用特定公共组织提供相同单位的产品和效劳所需要的相对本钱,亦即具体行政单位管理和效劳活动的产出和投入的比率。宏观效率:用不同国家中不同制度安排

12、所引起的总体开展速度。2技术效率与配置效率技术效率关注的是各项投入是否得到有效的利用配置效率关注的是各项投入是否到达最正确组合或最正确比例3静态效率与动态效率静态效率关注的是,在特定时段能否有效利用资源进行管理和提供效劳,也就是特定时段内投入和产出的比率。动态效率关注的是不同时段效率的变化情况, 即投入产出比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变 动率。4组织效率与个人效率组织效率指的是特定行政单位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和提供公共效劳的时效、办事速度、投入产出比等。个人效率指特定行政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所表达的时效、办事速度、等。3. 论行政效率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1行政效率是衡量整个行政管理活动的重要标准2行政效率高

13、有助于建立政府与社会之间的良性关系3行政效率上下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进程4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主题5.行政效率的作用1提高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活动追求的目标2提高行政效率是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保证3是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4检验行政成果的客观尺度十三章依法行政1. 依法行政的理论根底第一,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提出的自然法理论和契约论等构成其原理性的思 想源流。第二,资产阶级的权力分立和制衡学说及其实践构成其直接的法政根底第三,资本主义的经济原理和市场经济规那么构成其广泛的社会根底。2. 为何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原因1在与公民与社会的关系上,政府行政机关是最直接的

14、、最经常的、最广泛的、 最具体的,事实上,“公民从生到死的全部都与行政部门所提供的效劳密切相关 一体两面说,受到行政部门侵权的可能性也最大。2在组织构成和决策程序上,三权当中的立法权是典型的“票决制,司法也 有陪审制和两级终审制,唯独行政是首长是个人负责制。3在实际生活中而不是法理至上,“权与“事合称“权事,权随事走是 常态,即常理多少事情就有多大的权力。4法律永远不可能对一切关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作出规定,法律也总是落后于现实生活的开展变化,因而法律的规定总是原那么的、有限的,法律的适用也 经常是模糊的,有争议的。十五章法制行政1. 行政监督含义是指行政组织内部的某些人对一些人的了解、协助、指导或控制。2. 监督体制的三种形式1行政监督2法制监督3社会监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