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描写教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1396310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物描写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物描写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物描写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物描写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物描写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物描写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红楼梦的信息,注意搜集有关贾母、王熙凤的资料。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生词。一、激趣导入1.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全书以男女主角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塑造几百位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贾家荣宁两府的兴衰败落,表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被喻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文章,就是节选自这本古典文学名著。2.交流课前搜集的信息。3.教师补充:红楼梦写的是一个大家族。这个家族的祖先曾随皇帝出过兵,兄弟二人都受封国公爵位。哥哥贾演封宁国公,弟弟贾源封荣国公,两家府第相连,就叫了宁国府和荣国府。到红楼梦开篇时,第

2、一代人贾演、贾源,第二代人贾代化、贾代善都已过世,只有贾代善的妻子贾母还在。如今虽年事已高,把家政交给二儿媳王夫人和孙媳妇王熙凤主持,自己只带着孙儿辈寻开心,享清福,但在宁荣二府中仍握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贾府的老祖宗贾母有两个儿子名贾赦、贾政,一个女儿名贾敏。贾敏嫁林如海,只有一个独生女林黛玉。林黛玉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想到黛玉年纪小没有人照顾,就派人把黛玉接进贾府。本文介绍的就是林黛玉初进贾府,王熙凤与其见面的情景。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这篇课文的生字,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读准字音。读书要细心,读不通的地方要多读几遍,要求读得准确、流利。遇到不理解的生词可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实在不理解

3、的画下来留作讨论。不动笔墨不读书,将感受深刻的句子或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2.检查学生读书情况。指名接力读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读顺。师生随机纠错,并适当解答同学们的有关疑问。3.再读课文,思考:王熙凤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4.小组讨论,选代表发言。三、深入读文,探究性格导语:王熙凤,是贾母的大儿子贾赦的儿子贾琏的妻子,贾母二儿子贾政的妻子王夫人的内侄女。长着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那么,王熙凤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呢?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课文,画出描写语言、外貌、动作的句子,仔细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以下教学分三块,

4、分别从语言、外貌、动作三方面去分析人物形象。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变序进行。在每一块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引出同类描写,进行分析比较,体会描写方法的作用,以便掌握描写方法。(一)外貌描写美丽(1)同学们先读读外貌描写的文字,再看图,找出谁是王熙凤。(2)为什么要描写王熙凤的外貌?(因为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作者抓住了人物的牲进行描写。指导学生在描写人物外貌时要抓住特征写。)(3)指导学生朗读。(二)语言描写放纵,逢迎在红楼梦中,王熙凤有“语言学家”之称,下面我们就来领略一下她的说话艺术。1.“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1)这儿“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王熙凤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5、(2)王熙凤又给林黛玉留下了什么印象?(放诞无礼)(3)出示“这些人个个放诞无礼?”“敛声屏气”什么意思?“个个敛声屏气”说明当时的气氛怎样。(4)这样的气氛下,王熙凤竟说说笑笑地进场,足见其性格放纵,不拘小节。难怪贾母称他为“凤辣子”。出示:贾母笑道:“你不认得叫他凤辣子就是了。”2.“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呢!”(1)“真”去掉有什么不同?(说明之前曾怀疑过,流露出对黛玉美貌的惊叹。)(2)从“才”字你体会到了什么?(有相见恨晚之意。)(3)你能明白“凤辣子”说“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儿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这句话的意思吗?

6、(她讲话时,周围人物除了林黛玉,还有和林黛玉同辈的迎春、探春、惜春众姐妹,还有众姐妹的母亲邢、王二夫人。如果她竭力赞美林黛玉,把黛玉捧上了天,那岂不冷落了贾府众人?而她这样表达,既高度赞美了林黛玉,又把三春摆在恰当的位置上,而不至于扬此失彼。看来她还是个心理学家,人际关系专家!她深谙如何掌握住人际关系的平衡。她的良苦心机,她的八面玲珑,由此可见一斑。)(4)最后“凤辣子”为什么又要转喜为悲?说“只可怜我这妹妹这么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呢!”(因为这个“心理学家”知道,姑妈去世不久,贾母痛失爱女,心里必定悲痛万分。她估计几句高兴的见面话之后,贾母该开始悲伤了,自己可不能只顾高兴,于是就抢在前头

7、,转喜为悲。)3.“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该打,该打!”(1)过渡:“凤辣子”因为“来迟了“,并不知道在此之前贾母已一次“大哭”,一次“呜咽”,此时“方略略止住”。因而贾母听了此话,不是“哭道”,而是“笑道”:“我才好了,倒来招我。”还要她“快再休提前话”。这可要让这位“心理学家”难堪了。可她并不慌张,并没有露出马脚,而是“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真是一个天才的表演家!(2)“凤辣子”是真的忘了老祖宗了吗?引导学生联系贾母的地位想想。(当然不是,恰恰相反,她一心都在老祖宗身上,唯老祖宗是从呢。其虚伪和机变逢迎的性格暴露得淋漓尽致。)4.“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也只管告诉我。”(1)如果你是林黛玉,听了这话,你觉得王熙凤是个怎样的人物?(一是热情,在贾母面前向林黛玉大献殷勤;二是炫耀身份,与林黛玉虽属同辈,口气却极像一个主人在对一个怯生生的孩子说话。)(2)练习朗读王熙凤的所有语言,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三)动作描写圆滑(1)让学生找出有关王熙凤的动作描写。(2)从“携、送、拭泪、拉”这些动作的描写中,王熙凤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3)把这些动作加进刚才的对话中再读一读。(4)小组练习后再表演。三、布置作业有条件的同学,课外阅读红楼梦有关章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