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西山龙导游词(精选2篇)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1395190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西山龙导游词(精选2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3年西山龙导游词(精选2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3年西山龙导游词(精选2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3年西山龙导游词(精选2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3年西山龙导游词(精选2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西山龙导游词(精选2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西山龙导游词(精选2篇)(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西山龙导游词(精选2篇) 书目 第1篇昆明西山龙门导游词 第2篇昆明滇池西山龙门风水导游词 昆明西山龙门导游词 西山龙门(太华山)位于昆明,是旅游的一个景点,导游会儿用好玩的语句介绍昆明西山龙门给游客了解。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昆明西山龙门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昆明西山龙门导游词范文1 各位挚友,西山景区历史文化悠久,有近千年的开拓史,素以雄、奇、险、秀的奇丽景色享誉滇中,有云南第一风景名山的称号,有国家、省、市级文物9处,集自然山色、佛寺道观、庭园别墅、佛像石雕、古树名木为一园。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自然景观,使西山景区名列全国的奇观壮景。现在我们已到了西山龙门巡游区,昆明有句俗话:

2、一登龙门,身价百倍,从这里起先大家将和我一起去探寻这种身价百倍的感觉。? 各位挚友,绕过一个小山嘴,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山崖名叫罗汉崖,西山龙门风景区就建于其上。我们迎面见到山崖陡峻、峭壁千仞,掩映在古树丛荫中的金色屋顶是三清阁建筑群。西山龙门风景区是由三清阁和龙门石窟两部分组成。 三清阁是一组九层十一阁的建筑群,包括有三清阁、灵官殿、真武殿等殿阁;龙门石窟则由揽海处、慈云洞、云华洞、达天阁等部分组成,是云南省最大、最精致的道教石窟。三清阁原是元代梁王的避暑行宫,后因战乱废弃,明正德、嘉靖年间,在镇守云南的黔国公沐氏家族的支持下,无边禅师经手重建。到清朝末年,悬崖上的寺庵,已如蜂房燕窝,累累欲

3、坠。经过几百年的开拓整修,遗迹仍存,新景倍增,古松重叠,殿阁飞檐,上有彩云蓝天,下有白帆碧波,景、色、情、趣四美俱全。? 路的终点是一座牌坊,从这里起先我们就要攀登三清阁了。牌坊上书四个大字苍崖万丈,这写的是罗汉崖的景色。走到牌坊下,抬头可见道教的太极图,表明从这里进入道家之地。牌坊后就是陡峭的石台阶,在登石阶时请挚友们数一下所登的台阶数。登上这段石阶就是山门,山门称为三清境,何谓三清境呢?道教认为天有三十六重,三十三重之上的三清天是神仙居住的最高仙界。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据道教传闻,这三重最高天境分别居住着三位地位最高的仙人。最高层玉清境居住着元始天尊,也称天宝君。其次层上清境居住着灵宝

4、天尊,也称太上道君。第三层太清境居住着道德天尊,也称太上老君。三位天尊都是道教地位最高的教主,所以道教多用三清作为宫、观、阁、殿的名称,三清阁的名称也是由此而来。进了三清界就是进入了道教的天堂。? 请看山门正面的这副对联:时出云烟铺下界,夜来钟磬彻诸天。这副对联是三清阁风景的绝妙描述。大家看,云雾飘逸,铺至下界,大地时隐时现,碧波万顷的滇池和广袤的昆明坝子在我们脚下。夜幕驾临后,万籁俱寂,这三清阁钟磬之声,清远悠长,响彻天际,人们仿佛置身仙界。? 再请看山门背面的对联:置身须向极高处,举首还多在上人。这副对联说的是在观赏了远处的湖光山色和山门正面的对联后,挚友们又得起步攀登了,因为这里还不是最

5、高之处,抬眼上望,前面的石阶上已有很多人在攀登,这是激励人们不要停顿,要勇攀高峰。但这其中又寓含人生哲理,告诫我们为人处世不能自满,要力争置身于最高的地方。对联一语双关,催人奋进。就让我们根据对联所说的努力向上攀登吧!? 山门所对是灵官殿。殿内供奉着王灵官:三目,赤面,披甲执鞭,左右有灵童捧卷执印,威猛威猛,气概逼人。他是道教的护法神,类似佛寺中的韦驮。王灵官姓王名善,宋朝人,因办事公道,惩恶扬善,死后玉皇大帝封其专司天上和人间纠察。? 请看殿前这副对联:浮光跃金,静影沉壁;层峦耸翠,飞阁流丹。上联出自宋朝范仲 淹的岳阳楼记,下联出自唐朝王勃的滕王阁序。借古人的名句,来写三清阁的湖光山 色,说

6、明滇池汇聚了洞庭湖和鄱阳湖的风景之美。上联写皎洁月光,滇池波光粼粼,若碎金散银;月影辉映,如圆圆璧玉沉入湖水。殿前横匾是将下联的后四字飞阁流丹进一步突出。飞阁指灵官殿及三清阁等凌空构建的殿宇;流丹则形容这些楼阁殿宇的红柱 在阳光照映下流光溢彩,灿若红霞。 挚友们,从灵官殿到三清阁有三十六级台阶,刚才我让大家登石台阶时数共有多 少级石阶,不知大家数的数字是多少?对,有的挚友仔细数了,七十二级。请大家留意,这个数字是有象征意义的。七十二级石阶代表了七十二地煞,我们正在登的这三十六级台阶则代表三十六天罡,这是道观中常见的建筑数目。? 在路边有两个平台,一个平台上就是三清阁,相传这里原为元朝镇守云南的

7、梁王避暑行宫,现在改为茶室。在三清阁的九层十一阁建筑群中,只有这里是一宽敞的坐歇之处,在此可以品茗赏景。请看这副对联:极目太华高,偌大乾坤撑半壁;荡胸滇海阔,无边风月倚层楼。联语逸兴横飞,状物写景,气概宏大。有人说它以太华山喻梁王权势,支撑元朝半壁江山;以滇池象征宽敞胸怀,任凭风云激荡。另一个平台原为真武殿,供奉真武大帝。现殿前遗存龟蛇石雕,叫青蛇缠龟,龟蛇表示长寿,据说用手摸一摸就能延年益寿,你看整个石雕已被摸得光亮如镜了。平台上建有真武传奇堂,里面有真武大帝从出家到得道的配图故事,大家如有爱好可进屋参观。? 过真武殿我们能看到一眼泉,这眼泉叫孝牛泉。关于此泉还有一个传闻:昆明有一 个姓赵的

8、屠夫买了一头母牛和一条牛犊。赵屠夫绑了母牛要杀时,听见有人在外面叫,于是放下刀子出门去看,不想回来时刀子却不见了,只见牛卧伏在地上。屠夫很是怀疑,把牛犊打起来一看。刀子果真藏在其腹下。赵屠夫拿起刀子就要杀牛,不想牛犊双眼流泪,望着母牛哀鸣。这泪水和哀鸣声深深触动了赵屠夫:牛犊尚有孝母之心,何况人呢?于是赵屠夫放下屠刀,牵着母牛和牛犊到三清阁出家。由于三清阁建于悬崖峭壁之上,取饮用的水极不便利。牛犊为报恩,用牛角穿石,引出甘泉。这个传闻情节动人,其中反映了儒家百善孝为先和道家善心有善报的观念。? 从孝牛泉再往上走就可望见有石洞若门,穿过石门眼前豁然开朗,这里就到了揽海处。在走过了一段狭小石道后,

9、到了如此宽敞的地方,使人豁然开朗。若从平台望出去,海天相连,更使人感受到天地的广袤,自然的博大,天人合一之感油然而生。而且从山门经过艰苦的攀登到了这里,气喘吁吁的游人们可略微休息一下了,在欣赏湖光山色的同时也可品读一下石壁上众多的摩崖石刻。石壁南侧有明代傅宗龙写的对联:一径飞红雨,千林散绿荫。书法苍劲雄奇,联语意境美丽。对联所在的石室洞顶雕有彩凤衔书一函。传闻黄帝在洛水,有凤衔书,大禹受而天下大治。这浮雕表现洛献书的传闻。大家请看在石壁上刻有普陀胜境四个字,我们知道普陀是佛教的名山,那么在道教的胜地中为何出现佛教词语?这其中体现了一种存在于我国宗教中的普遍现象:儒、释、道三教是相互渗透、相互包

10、涵的,这种现象在明、清时期特殊显著。如刚才我们参观过的孝牛泉,其中就有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融合,而此处则是佛教和道家思想的共处,在后面的景点慈云洞中我们还能看到观音像,更能体现出这一特点。? 从这里起先我们走进石隧道,大家请看隧道石壁上的五个红色大字:长歌怀采薇,它出自初唐诗人王绩的五言律诗野望,说的是周代武王伐纣,商朝灭亡,忠于商朝的伯夷、叔齐不愿吃周食,隐于首阳山中采薇而食,终致饿死的事。作者通过对伯夷、叔齐的追怀,表达了自己处于隋唐之际,改朝换代时的感受。伯夷、叔齐的气节历来被儒家所赞扬。这表达儒家思想的诗句镌刻在道家的石窟上,就是刚才我给大家介绍的中国文化儒、道融合的特点。? 隧道中由

11、于有石窗,所以光线非常足够,从石窗中还可俯瞰滇池的风光。向下看有空中楼阁之感,虽有心悸,但脚踏实地。现在这个石窟称慈云洞,是一个姓吴的道人开凿的,正壁原岩上雕刻有观音一尊,膝前一幼童,明显也是把佛教的善财童子移植过来,反映了道、释之间相互对立又相互汲取。两旁金童合十,玉女捧钵。左右有骑马跨虎的神像,是青龙星君和白虎星君。整个石窟及其中的雕像、石道等都是在整块石壁上雕成,可以想象当时工程的巨大、工作的艰辛。 大家看,这个石香炉,在这临滇池的一面镌刻着赠吴道人诗二首,作者是昆明乾隆年间进士那文凤,诗写于嘉庆六年(1820xx年)。诗中赞颂这位吴道人开山凿洞的不朽功绩。其中第一首的头四句说:万钻千锤

12、显巨才,悬崖陡处辟仙台。何须佛洞天生就,直赛龙门禹凿开。? 揽海处的石屋是明代嘉靖年间的道士赵练主持开凿的。当时从三清阁至此的通道是在石崖上铺架的木栈道。人们登临过往,木栈道吱吱作响,令人胆战心惊。到了清乾隆年间。一个贫苦的道士花十五年的心血开凿出现在的石道,这道士名叫吴来清,是滇池边下渔村人。他广积善德,常常修桥补路,便利行人。依据人们的建议,吴道人开拓了这条石道取代了木栈道,继而又从旧石室向前,开拓了普陀胜境坊,再往前,螺旋蛇道,开慈云洞。这个工程共历时十五年,全凭一锤一钻凿成。从慈云洞至龙门石窟的石道则是清朝时昆明名士杨汝兰、杨际泰父子组织石工开凿的,从道光至咸丰年间,共历十三个春秋。现

13、在我们就起先攀登龙门。? 从这里起先到达天阁的隧道被称为云华洞,是杨氏父子所修。顺云华洞往前走四十多米,就登上了我们此行的顶点达天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龙门。达天阁也是在原生的岩石上雕凿而成的,包括有:龙门石坊、平台、石室、楹联、神像、香炉等,其中石室中间的魁星点斗的雕像最为传神。魁星也称文曲星,是主宰文运的神,这个雕像形如魁字,高有一米多,你看那鬼头不就是魁字的偏旁,后踢的左腿不就是长长的一勾,脚平抬的金色墨斗就是右边的斗字,体现了中国象形文字造字的传神。 魁星右手高悬神笔,左手执元宝,是神笔的墨斗,右足踏鳌头,左足后跷,脚掌抬斗,扭其身躯而点斗。传闻古代就是由魁星来点状元,考生中文运好的被点

14、中便可登科中举,而中状元的则被称作独占鳌头,这便是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的传闻。再看魁星的形象英姿勃发,彩带翻飞,活泼跳脱,与两旁座像的关圣、文昌相应,一静一动,相得益彰,更显得魁星生动活泼,神采奕奕,主体突出。? 大家如细致看可发觉,魁星点斗的笔尖是断的,有关这断笔尖还有一个动人的传闻:相传一个姓李的青年石匠受人指引到西山的峭壁上开凿石道,将一腔热忱全部倾注于这有意义的艺术创作之中。一每天,一年年,不顾寒暑和刮风下雨,十年如一日,凿完了石路、石洞、刻成了石坊和洞中神像,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不料到最终竟把魁星手中的那支笔的笔尖刻断了,石匠难过到了极点,自己如此寄情的艺术创作竟不能圆满!哀痛至极的李石

15、匠丢下锤钻,从龙门跳了下去。这个悲壮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青年工匠对艺术完备追求的精神。? 魁星北面是文昌帝君,主宰功名禄位;南面的是关圣帝君,主宰武运。神像背后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两壁刻有琴棋书画,骏马奔驰。阁顶刻有蟠桃垂挂,仙鹤双飞。石室外的横额上刻有一个花瓣形石龛,龛内刻有南极仙翁。整个石窟雕刻精细、生动传神。石室北面刻有跳动的鲤鱼,南面为吐水金龙,这就是鲤鱼跳龙门的故事。传闻,大禹治水时,用鬼斧开凿了龙门,令黄河奔腾入海。龙门据考证就是今日的黄河壶口瀑布。有了龙门,河中鲤鱼就无法返回家乡,和善的禹妻奏请玉皇大帝,凡是能够逆流而上跃过龙门的鲤鱼便可化为金龙,不能跃过的就在额头上记一点,叫点额而归。黄河大鲤鱼额头上的红点相传就是没有跃过龙门的标记。由于这一传闻,后世就把科举考试中举者比方为跳过龙门的鲤鱼,已经成龙上天;应试落第比方为龙门点额,意思是在龙门把头碰破了,败退而回。这虽是传闻,但人们经艰苦的跋涉,登上这悬崖之上的龙门,跃过了这龙门,不就犹如成龙上天,不也就可以身价百倍了吗?这就是一登龙门,身价百倍的含义。? 在西山的诸峰中,有一挂榜山,位置在龙门之南。此山的峭壁呈土红色,泛舟滇池,远看此景,如同金榜高悬,故此得名。此景与一登龙门,身价百倍、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的奇妙传闻,为西山增加了不少神奇色调,令人神思遐想。? 在这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