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厦项目设计说明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1395017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厦项目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大厦项目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大厦项目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大厦项目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大厦项目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厦项目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厦项目设计说明(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项目概况 一、项目区位 重庆市奉节夔门时代大厦项目用地位于重庆市奉节县西城区,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奉节县位于重庆市的东北部,处于重庆市“一圈两翼”的东北翼,长江山峡西口,东邻巫山县,南界湖北省恩施市,西连云阳县,接巫溪县,全县幅员面积409837平方公里。 重庆市奉节夔门时代大厦项目是奉节县重要的地标式建筑,它以优越的地理位置、方便的交通以及目前绝对的第一高度为后盾必将成为奉节县条件极其优越的地产项目,并发挥自身优势为周边服务。本方案设计是对项目建筑单体的具体形态,立面处理等提出的详细实施方案。二、场地概况 拟建用地建筑红线内总用地面积约10480平方米。 用地内除少量临时建筑外其他均为

2、较平整的场地,项目用地呈不规则五边形,沿迎宾路长约65米,基地南北最宽约120米,东西向最宽约100米。基地三面均有城市道路相连,交通条件优越。1、地质状况: 经初步地质勘察,拟建用地内无不良地质状况。2、高程分析 场地内现状地势西南低东北高,项目地块范围内原始高差最大约8米,基地范围在场地平整后,最大高差在1米左右。基地的北、西、东三面为城市道路,交通便捷。市政配套设施较为完善,是建设的理想地点。三、设计依据 建设方提供的建设用地地形图、红线图、现场有关资料、设计任务书。;国家和地方有关的建筑法规条例和设计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3、JGJ67-2006总图制图标准 GB/T50103-200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商 店 建 筑 设 计 规 范 JGJ 4888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 62-90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重庆市规划管理条例。重庆市气象、日照条件、参数。中华人民共和国星级酒店评定标准四、项目概况重庆市奉节夔门时代大厦项目总建筑面积为69316.16,建筑类别为1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建筑合理使用年限50年。1本次建筑规划设计用地位于奉节县城西片区,渝宜高速公路朱衣互通附近区域,再上一层规划用地属于商业会展等。区位条件

4、用地距奉节主城区6公里,距西部朱衣镇1公里,是奉节县城市公路入口的门户地带。交通条件 用地周边交通优势非常明显,北部紧靠渝宜高速朱衣互通,东接联系主城区滨江主干道,与规划的货运码头只有几百米距离。2、 建筑指标:公寓式办公楼 25F (高度97.10M)。四星级酒店(其中615层为产权式酒店,1726层为自主营业酒店,27层为办公用房) 24F (高度93.80M)。群楼 3F (高度14.10M)。 *注:高度取值为从室内0.000到屋面。五、 设计范围及内容本项目的规划、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设计。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项 目计量单位规划要求指标方案指标所占比重(%)用地面积m2

5、1048010480100总建筑面积m2-69316.161001)公寓式办公建筑面积m2-20269.1829.24%2)酒店建筑面积m2-25310.5836.52%3)裙房建筑面积m2-12105.8817.46%4)地上建筑面积m2-57685.6483.22%5)地下室建筑面积m2-11630.5216.78%停车泊位辆-2891001)地面辆-502)地下辆-239容积率5.55.5建筑密度%5041.6绿地率%3030 第二章 总平面设计一、设计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 1.尊重环境的原则。作为城市快速干道旁的标志性建筑,该设计从总体上统筹考虑建筑、道路、周边环境之间的和谐,创造一个与

6、城市景观和谐,与建筑功能相适应的优美舒适的环境空间。2.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处理好人与建筑、人与环境、人与交通、人与空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3.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合理配置自然资源,优化用地结构,配套建设各项目设施。4.坚持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注意控制成本,节约造价,积极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推广新技术。5.贯彻环保、安全卫生、绿化、消防、人防、节能、节约用地的设计原则。二、总平面布置1. 规划目标:建筑与城市环境有机结合,营建富有奉节本地特色同时又极具现代感的居住、购物环境。综合考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用地的经济效益,使工程达到功能组织合理、用地配置得当、

7、结构清晰、道路顺畅、配套齐全等要求。2. 我们将酒店主入口设置在这两条城市干道的交口处,使基地转角处形成对称的、气势磅礴的酒店入口空间形态,可以集中集散城市干道上来往的人流并以最大的商业门面吸引人流。两栋塔楼连接形成左右对称的形态,采用框筒结构形式使塔楼的办公空间以及环境质量得到最佳的保证,避免了现在塔楼设计中深开槽采光通风的弊端。为了避免塔楼内部车辆出入对城市主干道产生严重影响,将建筑的地下车库出入口均设在建筑东、北两侧的城市次干道上,最大限度的方便建筑内部交通的出入。3. 总体布局符合规划、消防、人防、环保、防灾、减灾等要求,同时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三、 交通组织为了使办公、酒店出入的人流不

8、与餐饮人流交叉产生相互干扰,在交通流线上将他们尽量分开,酒店裙楼人流主要集中在城市主干道上,而其他的人流则安排在次干道上,使进入办公和酒店的人能够得到一定的内部环境和安静的氛围。车辆由东角与西角的进入基地内部,西角的车流进入基地之后立刻由地下车库入口转入地下,不与人行道路形成交叉;南角的车流进入基地后通过车行环道进入基地南面暨裙楼背面的地下车库入口进入地下,既保证了地下停车库足够的车流疏散宽度又将一层大厅损失的面积减少到了最低。第三章 建筑设计一、 设计构思长江上游之水纳于此门而入峡;是长江三峡的西大门,又名“瞿塘关”,在巍峨壮丽的白帝城下,是出入四川盆地的门户。 峡中水深流急,江面最窄处不及

9、50米,波涛汹涌,呼啸奔腾,令人心悸,素有“夔门天下雄”之称。因瞿塘峡地当川东门户,故又别称夔门。“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该设计即是由奉节县的夔门得来的,它包括风箱峡和错开峡两段水峡,从白帝城到巫山县大溪镇(黛溪镇),全长约八公里,在三峡中最短,了最为雄伟险峻。 “三峡束长江,欲令江流改。谁知破夔门,东流成大海”。形成城市地标 形成城市广场及雕塑夔门时代厦为一体的城市地标性建筑体现公共性 通过各种形式的城市广场及绿化使该区域更加开放,可达,并具体的建筑功能相结合,充分体现公共性及开放性感受时代气息 建筑形态在保持区域整体风格的前提下,又依据各自不同的功能灵活变化,并通过现代材料、技术手段演

10、绎出时代的气息创建低能耗绿色建筑建筑整体布局尽量采用南北向布局,并结合沿江地势,流出了空间廊道,使得整个区域更具开阔,建筑内部也可自然通风采光二. 平面设计根据总体布置,结合场地特点,充分分析功能需求,确定每幢建筑的平面形式。塔楼下裙房一至三层均为酒店附属用房,一楼主要含有:大堂、酒店管理用房、大堂吧、饼屋、商务中心、票务中心、美容美发以及部分对外的商业,可为客人提供各种商业服务,大堂两层通高,高度为9.6米,面积750,充分展示出了四星级酒店的大气与富丽堂皇,大堂吧与饼屋可给客人提供小憩的安静空间,商务中心、票务中心、对外商业可为客人提供便捷的商务服务。二楼布置为中餐厅及其包房可满足510人

11、同时用餐,不但满足酒店客人的用餐需求,同时也为大型宴会提供了充足的场所,同时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客人与送餐的路线分流,中餐大厅设置有表演台,客人在用餐同时也可欣赏到各种精彩表演;三层设置为西餐厅、茶楼、KTV娱乐用房、多功能厅,小型会议室,同时还设置有休息用房,可以满足商务会议的需要;酒店四层设置为SPA中心为酒店客人提供了高品质的休闲生活;酒店五层设置为酒店管理办公用房。酒店及其附属用房全部按照四星级酒店标准设计,两栋塔楼平面基本一致,一栋为四星级酒店一栋为公寓式办公。 三、 立面造型设计该设计以地域风格为本次设计的建筑语言,在能够体现奉节县当地历史文化性的前提下采用较为简洁的建筑手法,尽量追

12、求形式反映功能的建筑理念,注重功能和艺术的有机结合,以优雅的比例、精致的细部、适中的体量,创造一个简洁明快、通透轻盈、高雅挺拔、富有激情的充满活力的都市四星级酒店和公寓式办公。立面设计强调虚实相间,表现高层建筑向上伸展提升的意象,表现音乐般的节奏。塔楼部分设计体量主要寓意着夔门的雄伟,也是成为奉节标志性建筑的立意。塔楼的辅助部分的形式象征长江两岸巍巍高山,步步高升的寓意。建筑的裙房部分造型来源于奉节长江大桥,采用强烈虚实对比的处理手法,顶部采用高大的屋顶构架,下部运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加强对比,丰富裙房立面。建筑所采用的材质搭配与对比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暖灰色的面砖与木色的搭配,这种结构逻辑清晰的

13、对比形成了鲜明的构图肌理;一种是墙面与大面积玻璃的对比,质感全然不同的两种材料形成的对比造就了巨大差异中的美感。四、剖面设计由于建筑功能的复杂性,建筑在层高上有一定的变化。一层至三层为酒店附属功能房,一层的层高5.1米,二层为4.5米,三层为4.5米。酒店24层,层高为3.3米。公寓式办公共25层,层高3.3 米,;地下室负一层层高为4.2米、负二层层高为3.9米。第四张 结构设计 一、设计依据主要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14、-200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03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二、自然条件1.基本风压:W0=0.45kN/m2(100年一遇),风载体型系数:1.3,地面粗糙度:B类.2.地震烈度:参照国家地震局地震烈度区划图,本地区基本地震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类别:II类,建筑结构的阻尼比:0.05,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0.04。特征周期:0.35S。本工程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三、屋面和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序号荷载类别活荷载标准值1不上人屋面0.52上人屋面2.03屋顶花园3.04办公楼2.05办公楼楼梯、公共走道3.56办公楼厨房、卫生间2.07办公阳台2.58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