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海南卷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1391576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海南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海南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海南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海南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海南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海南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海南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海南卷)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物质中,其主要成分不属于烃的是A汽油 B甘油 C煤油 D柴油【答案】B【解析】甘油为丙三醇,是醇类,不是烃,其余各项都为烃类。故选B。2下列物质不可用作食品添加剂的是A谷氨酸单钠 B柠檬酸 C山梨酸钾 D三聚氰胺【答案】D【解析】A谷氨酸单钠为味精的主要成分;B柠檬酸主要用作酸味剂、抗氧化剂、调色剂等;C山梨酸钾,主要用作食品防腐剂;D三聚氰胺有毒,不能不可用于食品加工及作食品添加剂。故选D。3下列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2O

2、” 表示的是A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 BNH4Cl溶液与Ca(OH) 2溶液混合CHNO3溶液与KOH溶液混合 DNa2HP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答案】C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氦气可用于填充飞艇 B氯化铁可用于硬水的软化C石英砂可用于生产单晶硅 D聚四乙烯可用于厨具表面涂层【答案】B【解析】A氦气性质稳定,故可用于填充飞艇,正确;B硬水的软化指的是除去水中的Ca2+、Mg2+,加入氯化铁只能水解产生氢氧化铁胶体吸附悬浮物,用于水的净化,错误;C石英砂为SiO2,可用碳还原得到粗硅,经提纯得单晶硅,正确;D聚四乙烯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故

3、一般用于不粘锅的涂层,正确。故选B。5向含有MgCO3固体的溶液中滴加少许浓盐酸(忽略体积变化),下列数值变小的是Ac()Bc() Cc(H+) DKsp(Mg)【答案】A【解析】MgCO3固体的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MgCO3(s)Mg2+(aq)+CO32(aq),加入少量稀盐酸可与CO32促使溶解平衡正向移动,故溶液中c(CO32)减小,c(Mg2+)及c(H+)增大,Ksp(MgCO3)只与温度有关,不变。故选A。6油酸甘油酯(相对分子质量884)在体内代谢时可发生如下反应:C57H104O6(s)+80O2(g)=57CO2(g)+52H2O(l)已知燃烧1kg该化合物释放出热量3.8

4、104kJ。油酸甘油酯的燃烧热H为A3.8104kJmol-1 B3.8104kJmol-1C3.4104kJmol-1 D3.4104kJmol-1【答案】D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7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A将SO2通入溴水中证明SO2具有漂白性B将铁屑放入稀HNO3中证明Fe比H2活泼C将澄清石灰水滴入某溶液证明其中存在D将乙烯通入KmnO4酸性溶液证明乙烯具有还原性【答案】D【解析】ASO2使溴水褪色是证明

5、SO2具有还原性,错误;B铁屑放入稀HNO3中不产生H2,而是产生NO,错误;C澄清石灰水滴入HCO3溶液中也会产生白色沉淀,错误;D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发生了氧化反应,体现了乙烯的还原性,正确。故选D。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B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滴管的尖嘴可以接触试管内壁C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D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导流用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答案】B9利用太阳能分解制氢,若光解0.02 mol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生成H2的质量为0.02gB可生成氢的原子数为2.4081023个C可生成H2的体积为0

6、.224L(标准情况)D生成H2的量理论上等于0.04mol Na与水反应产生H2的量【答案】D【解析】根据方程式2H2O=2H2+O2,光解0.02 mol水,可产生0.02 mol H2和0.01 mol O2。则可得:A可生成H2的质量为0.04g,错误;B可生成氢的原子数为2.4081022个,错误;C可生成标准状况下H2的体积为0.448L,错误;D0.04mol Na与水反应产生0.02 molH2。故选D。1010.某电池以K2FeO4和Zn为电极材料,KOH溶液为电解溶质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Zn为电池的负极B正极反应式为2Fe + =Fe2O3+5H2OC该电池放电过程中电

7、解质溶液浓度不变D电池工作时向负极迁移【答案】AD【解析】A根据化合价升降判断,Zn化合价只能上升,故为负极材料,K2FeO4为正极材料,正确;B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则正极电极方程式为2FeO42 +6e+8H2O =2Fe(OH)3+10OH,错误;C该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浓度减小,错误;D电池工作时阴离子OH向负极迁移,正确;故选AD。11由反应物X转化为Y和Z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反应的H=E5E2B由反应的H0C降低压强有利于提高Y的产率D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Z的产率【答案】BC考点:考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图象的分析与判断12工业上可由乙苯生产苯乙烯:,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类型为消去反应B乙苯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三种C可用Br2/CCl4鉴别乙苯和苯乙烯D乙苯和苯乙烯分子内共平面的碳原子数均为7【答案】AC【解析】试题分析:A由乙苯生产苯乙烯,单键变成双键,则该反应为消去反应,A项正确;B乙苯的同分异构体可以是二甲苯,而二甲苯有邻、间、对三种,包括乙苯,乙苯的同分异构体共有四种,B项错误;C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而乙苯不能,所以可用Br2/CCl4鉴别乙苯和苯乙烯,C项正确;D苯环是平面正六边形,所以乙苯中共平面的碳原子有7个,而苯乙烯中,苯和乙烯均是平面形分子,通过碳碳单键的旋转,共平面的碳原子有8个,D项错误;

9、答案选AC。考点: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13(8分)短周期元素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的一种高硬度单质是宝石,Y2+电子层结构与氖相同,Z的质子数为偶数,室温下M单质为淡黄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1)M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_周期、_族。(2)Z元素是_,其在自然界中常见的二元化合物是_。(3)X与M的单质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产物分子为直线形,其化学键属_共价键(填“极性”或“非极性”)。(4)四种元素中的_可用于航空航天合金材料的制备,其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8分)(1)三 A (每空1分,共2分)(2)Si SiO2 (每空1分,共2分)(3)C

10、+2SCS2 极性 (每空1分,共2分)(4)Mg Mg+2HCl=MgCl2+H2 (每空1分,共2分)考点:考查元素及化合物的推断、元素的位置、物质化学键类型的判断、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14(8分)KAl(SO4)212H2O(明矾)是一种复盐,在造纸等方面应用广泛。实验室中,采用废易拉罐(主要成分为Al,含有少量的Fe、Mg杂质)制备明矾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为尽量少引入杂质,试剂应选用_(填标号)。AHCl溶液 BH2SO4溶液 C氨水 DNaOH溶液(2)易拉罐溶解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沉淀B的化学式为_;将少量明矾溶于水,溶液呈弱酸性,其

11、原因是_。(4)已知:Kw=1.010-14,Al(OH)3 AlO2-+H+H2O K=2.010-13。Al(OH)3溶于NaOH溶液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_。【答案】(8分)(1)d (2分)(2)2Al+2NaOH+2H2O=2NaAlO2+3H2 (2分)(3)Al(OH)3 Al3+水解,使溶液中H+浓度增大 (每空1分,共2分)(4)20 (2分)考点:考查物质制备工艺流程的知识。15(8分)乙二酸二乙酯(D)可由石油气裂解得到的烯烃合成。回答下列问题:(1)B和A为同系物,B的结构简式为_。(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其反应类型为_。(3)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4)C的结构简式为_

12、。(5)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15.(8分)(1)CH2=CHCH3 (2)CH2=CH2+H2OCH3CH2OH 加成反应(3)取代反应 (4)HOOC-COOH(5)2CH3CH2OH+HOOCCOOHCH3CH2OOCCOOCH2CH3+2H2O考点:有机物的推断,有机反应类型和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16(9分) 顺-1,2-二甲基环丙烷和反-1,2-二甲基环丙烷可发生如下转化: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v(正)=k(正)c(顺)和v(逆)=k(逆)c(反),k(正)和k(逆)在一定温度时为常数,分别称作正,逆反应速率常数。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t1温度下,该温度下反应

13、的平衡常数值K1=_;该反应的活化能Ea(正)小于Ea(逆),则_0(填“小于”“等于”或“大于”)。(2)t2温度下,图中能表示顺式异构体的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_(填曲线编号),平衡常数值K2=_;温度t2_t1(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判断理由是_。【答案】16.(9分) (1)3 小于 (2)B 7/3 大于 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考点: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影响平衡的因素等知识。17(11分)某废催化剂含58.2%的SiO2、21.0%的ZnO、4.5%的ZnS和12.8%的CuS。某同学用15.0 g该废催化剂为原料,回收其中的锌和铜。采用的实验方案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在下列装置中,第一次浸出必须用_,第二次浸出应选用_。(填标号)(2)第二次浸出时,向盛有滤液1的反应器中加入稀硫酸,后滴入过氧化氢溶液。若顺序相反,会造成_。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_。(3)浓缩硫酸锌、硫酸铜溶液使用的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