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产生途径和量的概念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1390667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氧化碳产生途径和量的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二氧化碳产生途径和量的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二氧化碳产生途径和量的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二氧化碳产生途径和量的概念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二氧化碳产生途径和量的概念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氧化碳产生途径和量的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氧化碳产生途径和量的概念(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O的排放概况及其减排措施IPCC勺第三次气候变化科学评估中提出各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比例分别是:CO为60% CH釣20% N2C为6% CF11 CFC12 等为 14%,可见二氧化碳对气候变暖的“贡献”最大,是造成温室效 应的最主要气体。近年来,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 石燃料,全球的二氧化碳正以每年约6 Gt的数量增加,这使得温室气 体浓度增速有所提高。国外CO排放状况:由WR所得数据可知,从1850年至今,全球共排放二氧化碳1000 Gt以上,大部分是由发达国家产生的,其中美国累计排放则超过了 300 Gt,是中国的三倍以上,工业化国家的累计排放达到了75%以上;

2、中国人均历史累计排放不足 80 t ,还不到世界平均值的一半,而美国和 英国的人均历史累计排放都超过了 1000 t ,远远超过中国。中国CO2h放概况:我国CQ排放总量排放经历了五个阶段:图1199卜2008年中国CO排放总量变动趋势第一阶段(1990 1994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社 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大型建设项目的全面启动、第二产业的迅猛 发展导致能源需求大幅攀升,能源消耗结构中煤炭消耗比重均保持 在75%以上,各类因素共同作用促使CO2排放量高速增加。由LMD分 解结果所示:单位能源消耗排放CO2量(排放强度效应)对CO2排放 总量变动的影响由初始年份的负向影响转变为正

3、向影响,即排放强度由1990 1992年间减缓CO2排放总量增加逐渐转变为促进CO2排 放总量增加,这种现象是由煤炭消耗量的持续增长造成的;单位GDP 能源消耗量(能源强度效应)对CO2排放总量变动一直保持负向影响, 虽然能源消耗量大幅提高,但这一时期经济增长速度远远超过能源 消耗增长速度,因而能源强度在这一时期逐年下降,缓解了 CO2排 放总量的增加;人均国生产总值的增加会带来居民可支配收入和高 碳消费量的增加,因而人均国生产总值(经济效应)会促进CO2排放 总量的增加;人口数量的增加显然会在交通、建筑、生活领域带来CO2 排放总量的增加,因而人口效应对CO2排放总量变动一直保持正向影响第二

4、阶段 ( 1995 1997年): 受国家宏观调控机制影响 , 这一时期 中国经济以温和速度平稳增长 , CO2 排放总量增加速度缓慢 , 一次 能源消费量也较第一阶段有所下降 , 能源强度效应在 1994 1996年 间发挥了降低C02排放量的作用;受第一阶段工业发展空前过热局面 的影响 , 国务院下达关停高能耗、 高污染、 低效率的 十五小 法规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能源消耗量 , 因而能源强度在这一时期逐年下 降,抑制了 CO2排放量增加;经济效应和人口效应在这一时期依然 保持促进CO2排放量增长的强劲效应,拉动CO2排放总量在1997年 跨越平缓期转而急速增长。第三阶段 ( 1998 2

5、000年): 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国洪水灾害的影 响, 国出口需求明显下降 , 工业经济增长速度被迫放缓 , 主要耗能 部门的生产活动经历短暂的休眠期,CO2排放总量出现逐年降低的局 面。随着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 , 天然气、水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 使用 , 单位能源消费排放的 CO2 量降低 , 即排放强度效应促进 CO2 排放总量下降 ; 1 998年节能法颁布实施后 , 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 高,单位GD消耗能源量逐渐降低,即能源强度效应在很大程度上促 进CO2排放总量下降;尽管这一阶段经济效应和人口效应仍旧拉动 CO2 排放量增长 , 但受金融危机与自然灾害的双重影响 , 拉动效应 较前两

6、个阶段相比有所减弱。第四阶段(2001 2004年):随着中国加入WTC和国际经济形势 的好转 , 中国经济又步入一个高速增长时期。 重工业部门的急速恢复 发展造成能源需求量随之高速增加 , 工业化进程的整体加快造成产 业结构出现比例失衡 , 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 CO2 排放总量在这一时 期出现倍数性激增。尽管这一时期国家鼓励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 但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造成排放强度和能源强度刺激 CO2 排放 总量增加 ; 与此同时 , 经济效应和人口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 CO2 排放总量增加。总而言之,这一时期C02排放总量的增加主要源于能 源需求增加和不合理的产业耗能结构。第五阶段

7、 ( 2005 2008 年): CO2 排放总量在这一阶段呈现出平 稳放缓增加的趋势 , 这与我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倡发展低碳经 济密切相关。 2005年可再生能源法颁布以后 ,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中,煤炭消耗比重逐渐降低,从LMD I分解结果可见,排放强度效应 和能源强度效应在这一阶段促进CO2排放总量降低;经济效应和人 口效应促进CO2排放总量持续增长,但这种正向效应被来自于能源 效率提升和低碳减排压力所带来的负向效应所减弱 , 因而这一时期 CO2 排放量增加速度明显放缓。各影响因素对C02非放贡献的变化趋势:由图2可知,总体看来,排放强度效应贡献率和能源强度效应贡献率 在1990

8、2008年间呈现出先波动下降、后波动上升、最后趋于平稳 的变化趋势,经济效应贡献率在1990 2008年间呈现出先波动上升、 后波动下降、最后趋于平缓上涨趋势;人口效应贡献率在1990 2008 年间基本保持稳定、平缓的变动趋势。结合具体年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分析如下:排放强度效应贡献率和能源强度效应贡献率均在 1994 1995年间 出现负贡献率最低值,原因在于受国家宏观调控和环境治理影响, 单位GDPE源消耗量、单位能源消耗排放CO2量较低,在CO2排放总 量增加的基础上,排放强度和能源强度的影响作用表现为负向影响, 并且在整个CO2排放总量变动中占有较大份额,因而负贡献

9、率较其 他年份相比达到最低点;1999 2000年间,排放强度效应贡献率和能 源强度效应贡献率均达到正贡献率最高值,原因在于经济危机和自 然灾害过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一次能源消耗量的减少 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促使排放强度和能源强度降低,在CO2排放总量整体降低的基础上 , 排放强度和能源强度的下降对减排拉动作用 尤为突出。经济效应在 1990 1997年间均保持正向贡献率 , CO2 排放总量的 增长很大程度上源于人均GD的刺激作用。此外,1994 1995年间正向 贡献率最高值的出现主要在于以更高的经济效应贡献率来抵消排放 强度、能源强度二者拉动减排效应的负向贡献率。 由此可见 ,

10、 排放强 度效应、能源强度效应与经济效应之间存在正逆抵消变动趋势 , 尤其 表现在正负贡献率极值点所在年份区间。人口效应贡献率在 1990 2008 年间一直保持平稳的变动率 , 图中 负贡献率的出现表明人口效应在 C02排放总量降低的年份区间不具 有拉动减排作用,而是刺激CO2排放总量的增加;反之,正贡献率 的出现表明人口效应在CO2排放总量增加的年份区间具有促进 CO2 排放量增长的作用。 但总体看来 , 人口效应的正负贡献率作用程度均 普遍较低。我国C02非放现状:1) 碳源通过估算全国 42个产业部门因煤炭、 石油和天然气消费而排放的 二氧化碳量,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我国总的二氧化

11、碳排放量中, “贡 献”最大的产业是电力、 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其排放量占到了总量 的40.1%。分列“贡献”排行榜 25位的产业及其排放量占比分别是: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15.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 业, 7.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6.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6%二氧化碳排放量6.比抑辺化字和朗啦业7.3%15.7% F 宴他2010年,来源于煤炭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中,排在前五位的 产业部门及其占因煤炭消费而排放二氧化碳总量的比例分别是:电 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48.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8.9%;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8.7%;非

12、金属矿物制品业,7.7%; 煤炭开米和洗选业,6%来源于石油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中,排在前五位的产业部门及其占因石油消费而排放二氧化碳总量的比例分别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51.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8.9%;化学原 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5.9%;农业,4%其他服务业,4%来源于石油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石油加二、炼焦度楼燃料初工业J交逋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化字廉科及化学餌品制适业农业其他服务业,其他来源于天然气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中,排在前五位的产业部门及其占因天然气消费而排放二氧化碳总量的比例分别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33%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17.8%;生活消费,

13、17%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6%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4.2%。来源于天然气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4.20K5 609&22. 40爲北学JS料恋化学制品削造业石油口天撚气开采业生活消费非金属旷籾制J品业石令助口匚 炼集及楼慝料加工业 其他2)碳排放分布中国不同省份之间二氧化碳排放的分布情况差异很大。其中,的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都是最大的,人均排放量达到了17.14 t,而最低的省人均排放量只有2.65 t,还不足前者的六分之一。从总体 来看,除、和等少数省区外,人均排放的大体分布情况具有发达沿海 地区高于欠发达陆地区的特点。从排放密度来看,环渤海湾、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高度发达区

14、 往往是排放高密度区,排放密度均大于2000 t/km2。排放密度最大的 是,达到33,500 t/km2,而西部地区每平方公里的CO排放量基本处 于500 t之下。此外,CO排放强度呈现出十分明显的区域转移现象。经济发达的、等直辖市和一些沿海城市的单位 GD的CO排放量平均值均低于4t C02万元。而、等陆或西部不发达地区的单位 GD的CO排放量却较高,达到 10 t CO2/ 万元以上。可见,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已开 始从沿海和东部地区往陆、西部地区转移。 通过以上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经济效应影响即经济产出增长是目前我国 CO2 排放量增加的关 键主导因素,对整个CO2排放量变化增长的贡

15、献率达141.04%经济 产出的高速增长需要以相应的能源消费增长作为发展基础 , 这也是 一定时期我国经济发展伴随同期 CO2排放总量随之攀升、造成环境压 力持续上升的原因所在。(2)能源强度下降即能源效率的提高是抑制 CO2 排放量增加的主要 因素,对整个CO2排放量变化增长的贡献率为-49.78%,即在近50% 的程度上遏制了 CO2排放总量的增加。由于我国产业结构仍旧以工业 为主, 因而能源效率的提高更多体现在能源利用技术的创新和减排 技术的应用。(3)人口效应即人口数量对我国现阶段 CO2排放总量的增加也具有 一定的刺激影响 , 贡献率达 11.77%。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 , 低贡献率

16、 的人口效应影响实质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 CO2 排放总量的增加 速度。(4)排放强度即单位能源消耗排放的CO2量对我国现阶段CO2排放 总量的增加也具有微小的抑制作用 , 排放强度与能源消耗结构有关。 由于我国目前能源消费仍旧以煤炭为主 , 因而减少一定量的煤炭使 用不足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鉴于以上分析结果,我国要切实降低C02排放量,就需要从影响 因素入手 , 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站在战略角度,我们提 出以下政策性建议 : 一是加快能源消费结构调整 , 开发、利用低碳、 清洁和可再生能源 , 例如风能、太阳能、潮汐能、核能等 , 从而降低 煤炭消耗比重,摆脱经济发展对煤炭消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