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4课时 王安石变法知能综合检测单元检测 大象版选修1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1390143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4课时 王安石变法知能综合检测单元检测 大象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4课时 王安石变法知能综合检测单元检测 大象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4课时 王安石变法知能综合检测单元检测 大象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4课时 王安石变法知能综合检测单元检测 大象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4课时 王安石变法知能综合检测单元检测 大象版选修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课时王安石变法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临川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读书非常广博,儒家经书、佛经、诸子百家、医书、小说无所不读。早年随父辗转南北,到过很多地方,了解了社会现状, 王安石很早就立下了“矫世变俗”的雄心壮志。担任地方官多年,每到一地,来不及休息,便立即考察当地农业生产情况,并着手推行一系列改革。调到中央任职以后,以“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推行新法,曾先后两次被罢免相位,但从未动摇过变法的决心,人称“拗相公”。材料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一环是提出课题。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针对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展开讨论

2、:甲:青苗法类似于今天的银行贷款,打击了当时普遍存在的高利贷行为,对人民有利。乙:青苗法是国家向人民敲诈勒索,纯粹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2)你同意甲、乙哪种说法呢?试述你的理由。(3)根据上面的讨论,为他们的研究拟定一个题目。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第(1)题实际上要求回答王安石变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必要性从时代要求回答,可能性从王安石本人入手组织;第(2)题从一个角度分析作答即可;第(3)题探究主题应围绕“青苗法”展开。答案:(1)北宋中期社会问题严重;时代需要改革家;王安石具备了改革者的

3、素质。(2)无论同意甲还是乙的观点,都要重点突出,自圆其说。同意甲:青苗法在打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抑制兼并、保障农业发展等方面对人民有利。同意乙:青苗法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变成了变相的苛政。(3)所拟题目要规范、切题。如青苗法作用之我见。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清赵翼廿二史札记材料二王安石对宋神宗说:“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臣固尝论天下事如弈棋,以下子先

4、后当否为胜负。又论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趋农为急。此臣所以汲汲于差役之法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0材料三北宋期间,中书管民,枢密管兵,三司主财,所有重要的数字已经不能对照,而下面则是亿万不识字的农民,社会上又普遍缺乏中层机构,所以我们也用不着追问他荆国公王安石介甫是否贞忠谋国,已先可断言他的筹划不合实际了。仔细参考宋史里的叙述,我们也可以窥见新法失败的情形。譬如“方田法”以东、西、南、北各一千步为一方,内按土地肥瘠分五等抽税。可是即在畿国的开封府,其测量就产生技术上的问题,有谓“时方时止”,县内有山林,即无从着手。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请回答:(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怎样的

5、现象?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2)材料二中王安石认为理财的关键是哪一项措施?这一措施的实行有何积极作用?(3)材料三中对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黄仁宇提出了什么观点?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题抓住材料一中“冗官”一词,结合所学回答原因。第(2)题从“汲汲于差役之法也”,可知这一措施是募役法,结合所学回答作用。第(3)题抓住材料三中“筹划不合实际”“无从着手”等关键词,概括得出。答案:(1)现象:“冗官”。原因:宋初加强中央集权,增设官僚机构和官员,但矫枉过正。(2)王安石认为募役法最重要。积极作用:既增加了官府收入,也减轻了农民的劳役负担,有利于发展生产。

6、(3)黄仁宇认为是技术上的原因,即改革策略、措施不具有可操作性。3(2009江苏,25A)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王安石为首的有识之士在范仲淹“精贡举”的基础上,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如何选拔、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范仲淹)国家专以词赋取进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三材料二(苏轼)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王安石)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

7、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司马光)神宗罢赋、诗及诸科,专用经、义、论、策,此乃复先王令典,百世不易之法。但安石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及科场程式,同己者取,异己者黜。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一请回答:(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范仲淹、苏轼、王安石、司马光对科举考试内容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司马光所说“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解析:第(1)问考查四人对科举考

8、试内容的主张,考查概括材料、提炼观点的能力。要对每个人的观点逐一回答,并找出其差异。第(2)问,“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是指王安石主张用统一的儒家经典作为统一的教科书和考试依据,这种主张强化儒学的正统地位,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第(3)问,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要站在王安石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即为其变法培养人才,制造舆论。答案:(1)范仲淹:主张考经邦济国之术;苏轼:主张考诗赋;王安石:主张考经义(时务策);司马光:主张考经、义、论、策。(2)统一编纂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教科书(主持编纂三经新义作为统一的教科书和考试依据);禁锢了思想自由;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3)统一思

9、想;为改革培养人才。4(2007山东文综,33)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对此却评价不一。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家传集材料二司马光:“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则不更造也。”宋史材料三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梁启超王安石评传(1)王安石针对“士、兵、农、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项各举一条)?(2)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三中“非大坏则不更造”和“适应于时代”的理解。解析:第(1)问根据“士、兵、农、商”列举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本问题的难度在于理解“士、兵、农、商”的含义,“士”实际是考查选官制度,“兵”实际是考查强兵之法,“农”是指发展农业的措施,“商”是指发展商业的举措。第(2)问要结合两人对变法的态度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加以回答。答案:(1)士:改革科举制度;农: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兵: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商:市易法、均输法。(2)“非大坏则不更造”指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维护旧制;“适应于时代”指梁启超肯定王安石变法,主张变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