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连贯的方法与技巧.-教学教案-高三语文教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1388067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表达连贯的方法与技巧.-教学教案-高三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言表达连贯的方法与技巧.-教学教案-高三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言表达连贯的方法与技巧.-教学教案-高三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言表达连贯的方法与技巧.-教学教案-高三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表达连贯的方法与技巧.-教学教案-高三语文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言表达连接的方法与技巧.教学教案-高三语文教案 四川省平昌中学: 高考?考试说明?对本才能的根本要求是“语言表达简明、连接、得体,“才能层级D。它是语文高考的重点和难点,自1989-2021年,连续14年高考语文考察了这一考点。 “连接考察的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才能。保持语言连接,需要兼顾话题统一、语序合理和恰当的语言表达形式这三个方面。 一保持一致性 一个长的句子,或者一个句群,只有话题和陈述角度一致,中心才能明确,语意才能连接。 1陈述对象一致。主语是句子的发端和陈述对象,它要求后面连带的一些句子必须兼顾上下文,与陈述对象保持一致,防止出现暗换主语现象。 例:填入下面句子横

2、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不肯出门,_。 A但终于被父亲带走了 B但他父亲终于把他带走了 C但他终于把他带走了 D但他终于和他父亲一同走了 A。因为这一句保持了陈述对象的一致,也保持了语气的连接。假设用B项就突然换了主语;假设用C或D项就失去了“被动性,在连接性了都欠缺。 2.观点与材料的统一。有的议论语段开头提出问题或论点,接着举事例,摆材料,进展分析。有的在结尾归纳或总结出论点、观点。这里的“观点、“问题也可以说是话题,话题必须统领后面的事例、材料;反过来说,事例、材料、语言表达要符合前面的话题,与其相一致。反之亦然。 例:填

3、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我们的时代,是百花齐放的时代,我们不但要盈亩满畦的牡丹和菊花,我们也要树下的紫罗兰,草地边的蒲公英。_。我们的责任是不但让读者兼收并蓄,而且还可以各取所需。 A.世界上没有不爱花卉的人,但是每人的爱好又是多种多样的 B.世界上没有不爱花卉的人,但是每人的爱好不尽一样 C.因为每种花都有生存的权利,人们既爱牡丹、菊花,又爱紫罗兰、蒲公英 D.因为每种花都有生存的权利,那么每位读者也有选择的权利 B.这是一个议论语段,议论的中心是对于文化消费的“各取所需,由此出发,就要确定表示中心论点的B项。 3保持句式和音节的统一。要选择与上下文相协调的句式,整齐的句

4、式和统一的构造,可以增加语势,加强语言的连接。音节和谐常常表如今两个方面:一是句式整齐匀称,音节协调;二是上下文押韵。 例: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埋伏和照应需要惨淡经营。埋伏处要轻轻一笔,假设不经意;_。要使读者看不到斧凿痕迹,只觉得_,如一丛花,如一棵菜。虽由人力,却似天成。假设看出来这里是埋伏,那里是照应,_。 照应处要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照应处要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清清爽爽,间间单单自自然然,完完好整便是死症便太粗浅 AB. CD. B。从前后连接的角度看,句中,句不能和“如一丛花,如一棵菜相衔接,而句能。从音节和谐的角度看,能和“却似天成句中的“成押韵的有首句的

5、“营,句中的“成,句中“整和句中的“症。因此选B。 二表达要符合事理、语境 1.要符合事理。语言表达要符合事理,否那么上下句在事理上出现“裂痕,语言必然不通。前面说了两面,后面承接一面,反之,前面说了一面,后面承接两面;前面从好处说,突然从害处说,反之,前面从害处说,后面从好处说;没有因果的说成因果;没有递进的说成递进等等都会使句间失去连续性。 例: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卢梅坡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人引用,借以说明_。 A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 B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长处 C任何人和事物都有千秋 D对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所爱 A。诗中强调的是“逊和“输

6、,是从“缺乏的方面说的,接以“缺憾,在事理逻辑上没有问题。B项,那么是两面对一面;C项那么是从“短处突然转到说“长处;D项那么是转换了说话的角度原诗是说事物本身的优劣长短,加“对字后,变成了说“人的情感态度了。 2.表达要符合语境。对于写景的复句或语段,要注意语境因素,要分析景物、情调、写法的特点。景物有远近、动静的不同;色彩有鲜明、暗淡的区别;气氛有热烈、凄凉之分;视角有上下、俯仰之异;感情或悲或喜;态度或褒或贬。这一切,在同一段文字里都应该保持和谐一致。 例: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巍峨挺秀的秦岭没有消灭在浊雾里;田堰层叠的南塬,模糊了;美丽如锦的渭河平原也骤然变得丑

7、陋而苍老。 A天气阴沉,满天厚厚的,低低的,灰色的浊云。 B在夕阳的辉映下,满天彩云飘动。 C夜幕下垂,远山渐渐隐没了,田野像死一般寂静。 D北风呼呼地叫着,枯草落叶漫天飞扬,树枝都成光胳臂了。 A。原文由上而下写秦岭,南塬和渭河平原的自然风光,情调是阴沉凄凉的。从意境和描绘层次两个方面考虑都选A。B项的“满天彩云,景和情都与原文明显不协调。C句的“渐渐隐没与原文的“没有消失在浊雾里相矛盾。D句所描绘的北风、枯草、树皮也与原文不协调。 3.表达要语脉贯穿。思有路,语有脉,表达一个意思总得按照一定先后顺序,这样才会脉络清楚,语气贯穿,不跳脱,不紊乱。或以空间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等,

8、或以时间先后为序;或以事物开展的前后为序;或以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或以主次轻重为序等等。 例: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某校师生野营训练来到村里,_和村民们一道投入抢收战斗。 就像勇猛的战士一样,不顾一天行军的疲劳,马上扔下背包,听到大雨降临的播送, A.B. C.D. C。这是一个表达性语段,所述的中心是师生帮助抢收的情况,其动作有明显的起因和结果。在所列各组语句中,是对师生抢收战斗的形象描写,是得到消息所产生的心理,是在心理指导下开始行动,是动作的原因,即得到消息。正确的语脉顺序为:得到消息心理活动开始行动详细抢收。 4表达要服

9、从篇章构造规律。根据人们的思维规律和篇章构造规律,议论文或说明文的文段往往开宗明义,在开头就提出观点或说明中心,以领起全文或全段;往往在篇末或篇尾用简明概括的文字总结文章,重申主旨。据此,对于首尾句的选择就应着眼于那个具有提挈或收束作用的句子。 例: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硅藻的大量生长为海域类几亿吨甚至几十亿吨磷虾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条件,磷虾用途甚广,它将是人类大有希望的蛋白质来源之一。磷虾是南极生态中的一个关键性的生物,没有它就没有那么多的鲸类、企鹅和海豹等。_ A有人认为,把磷虾、企鹅、鲸类和海豹作为南极生物的象征非常恰当。 B有人认为,硅藻、磷虾、企鹅、鲸类和海豹都

10、是南极生物的象征。 C有人认为把企鹅作为南极生物的象征比起鲸类、海豹来说更为恰当。 D有人认为,把磷虾作为南极生物的象征比起企鹅来说更为恰当。 D。无论从片段还是摘引来看,都是详细说明磷虾在海洋生物链中的重要作用的。AB磷虾与其它生物并举,C省去磷虾不提,都不能作结尾。只有D表达了“磷虾是南极生物中一个关键性的生物这个意思。 三.语句要前后照应。照应常常和文章的内容主旨,条理脉络,层次构造有关,必须在建立前有交代,后有碍照应的概念。在阅读中留心各种照应的实际意义,在说写中注意句中成分彼此照应,句子与句子间互相照应,使语句不矛盾不脱节。 1.问答照应。在设问句中,前句提出问题,后句便要作出正确的答复。假设答非所问或者一概否认,一概肯定,都会造成语句不连接。 例: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要使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加速开展,我们要不要学习外国的先进经历呢?根据我国国情可不可以完全照搬西方形式呢?_。 A不能,我们要有自己的创造和开展,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 B我们必须作出正确的选择,否那么就会犯政策上的错误。 C我们的答复只能是肯定的,否那么就没有改革的出路。 D我们的答复是只有深化改革,不能踌躇停滞,更不能知难而退。 B。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