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邑县高中语文第13课张衡传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1388061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平邑县高中语文第13课张衡传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省平邑县高中语文第13课张衡传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东省平邑县高中语文第13课张衡传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东省平邑县高中语文第13课张衡传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东省平邑县高中语文第13课张衡传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平邑县高中语文第13课张衡传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平邑县高中语文第13课张衡传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张衡传(第一课时)【导学目标】 1.整体把握文意,理解文章内容。 2.明确本文语言以及剪裁方面的特点。【自主学习】1解释词语京师 : 太学 : 五经: 六艺 : 孝廉: 讽谏 : 天文: 阴阳 : 公车: 郎中 : 详明: 属文 : 三辅: 愈侈 : 机巧: 致思 : 雅闻: 研核 : 2成语速记从容不迫:从容,不慌不忙,很镇静;不迫,不急促。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运筹帷幄: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 嫉恶如仇:指对坏人坏事如同对仇敌一样憎恨。 下车伊始:伊,文言助词;

2、始,开始。旧指新官刚到任。现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左右逢源:逢,遇到;源,水源。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原指赏识广博,应付裕如。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 手,非常顺利。 3. 文学常识 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人,历史学家。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后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便专心从史,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既具史家识见,又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初中课文乐羊子妻节选自后汉书。 4.文言知识(1)通假字 形似酒尊 : 通 员径八尺: 通 傍行八道 : 通 一时收禽: 通 (2)古今异义词常从容淡静。古义: 今

3、义: 举孝廉不行。古义: 今义: 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 今义: 覆盖周密无际。古义: 今义: 振声激扬。古义: 今义: 上下肃然。古义: 今义: 【合作探究】1、作为一篇人物传记,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人物的?2、本文在内容剪裁方面有什么特点?这样写作有什么效果?3、本文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特点?这样表达运用有什么长处?【达标检测】 1班固,东汉著名的_,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_体例,是继史记之后又一部历史与文学巨著。文学史上,司马迁与班固并称_。班固又是东汉最著名的的辞赋家,_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2指出下列句子中一词多义解释不准确的一项:(1)观( )观太学(观摩学习)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4、值得观赏的景物和景象)大王见臣列观(看)玄都观里桃千树(读gun,道教的庙宇,道观)(2)征( )公车特征拜郎中(召,征召,特指君召臣)岁征民间(征收)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咸怪其无征(征求意见)(3)因( )因入京师(因而)因以讽谏(用)因其势而利导之(乘,顺着)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经由)(4)乃( )十年乃成(才)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遂乃研核阴阳(就)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5)制( )其牙机巧制(制造)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6)都( )中有都柱(读,大) 渐黄昏,清角吹

5、寒,都在空城(读,都市)军惊而坏都舍(读,大) 都道无人愁似我(读,全)(7)属( )衡少善属文(读sh,属于,归属)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读sh,类)属予作文以记之(读zh,嘱托) 若属且皆为所虏(读sh,辈,等)(8)辟 ( )连辟公府不就 (读b,躲开) 农辟地(读p,开垦,开辟)秦国辟远(读p,偏僻) 高祖尝辟吏(读b,躲开,避免)3课内文段阅读理解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6、。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1)下列句子中,没有出现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B.合盖隆起,形似酒尊 C.中有都柱,傍行八道 D.验之以事,合契若神(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有都柱,傍行八道 都:粗大 B.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承:接住 C.尊则振龙,机发吐丸 发:发现 D.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征:应验(3)下列各项中,属于候风地动仪的核心构

7、件的一项是( ) A.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B.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C.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D.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4)对这段文字的下列各项理解或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侯风地动仪的工作原理是“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B.作者以“尊”喻其形状,以“中、傍、外、下”指其部位,用语形象而精确。 C.对陇西地震的准确预报,证明地动仪“合契若神”,京师学者因此心服口服。 D.侯风地动仪的重大发明,使我国从东汉起就形成了监测和记录地震的制度。【拓展阅读】 古代文化常识(1) 文史专名

8、五经:诗、书、易、礼、春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文中指六种学问和技能)也指诗、书、礼、乐、 易、春秋。(韩愈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经传:“经”指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史书体例:纪传体(例如史记),编年体(例如资治通鉴),国别体(例如战国策);通 史(例如史记),断代史(例如汉书)。 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张衡。两都,西汉的都城长 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二京,也指长安和洛阳。 (2)官职专名 孝廉:孝指孝悌者,廉指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

9、武帝,由地方官(太守) 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在东汉尤为求仕者必由之途,后 往往合为一科。 公府:指三公的官署。三公,大司徒(掌管军事)、大司徒(掌管政事)、大司空(掌管工程)。 大将军:武职,西汉位在三公下,东汉位在三公上。 公车:汉代官署名,总领天下征召事务,设公车司马令。臣民尚书和证召,都由公车接待。郎中:官名,侍从顾问官。太史令:官名,主管天文和国史。国王:指河间王刘政。国,汉朝郡国。皇子封王,其郡为国。河间相:河间王(刘政)的相。汉朝郡国的相,职权相当于郡的太守。尚书:本是汉代九卿中少府的一个属官,向君王呈递文书。后发展为尚书台,由事务官变为政务官。(3)官员活动有关用语:举:推荐;(被)举荐任官。行:去应荐。(“举孝廉不行”)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就:就职,任职。(“连辟公府不就”)召:召请来授官。应:应职,接受官职。(“累召不应”)拜:任命,授给官职。(“公车特征拜郎中”)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车伊始”、“衡下车”)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科圣”张衡张衡(78139),字平子,汉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