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中考模拟试题六初中语文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1378641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中考模拟试题六初中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湖北省中考模拟试题六初中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湖北省中考模拟试题六初中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湖北省中考模拟试题六初中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湖北省中考模拟试题六初中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中考模拟试题六初中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中考模拟试题六初中语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2X年湖北省中考模拟试题(六)一、积累与运用(分)1、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1分)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指出西汉兴旺发达的原因是: , 。 默写李贺南园。2、下面是某同学作文中的一个片断,仔细阅读后,请选择处加以修改。(4分)人生是无法回头再来的,然而做每件事都要细心瑾慎、小心翼翼。有时也许就是因为一个不留神的错误,造成无法挽回的一个遗憾。朋友:珍重地走好每一步,不要对小事就吊以轻心,希望你稳健地走完自己的旅程 。 二、文言文阅读(0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

2、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2分) 亦不详其姓字详: 既醉而退 既: 亲旧知其如此 旧: 以乐其志 乐: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亦不详其姓字 其言,兹若人之俦

3、乎B.因以为号焉 以乐其志或置酒而招之 无怀氏之民欤或置酒而招之 既醉而退、请把“造饮辄尽,期在必醉”两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3分)译文:_6、请联系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其三)和饮酒,说说“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中的“志”是什么。(3分) 三、现代文阅读(42分)(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7-11题(2分)鸟中诸葛()乌鸦的名声不好,有人厌恶它,视其为不祥之物,认为“乌鸦叫,祸来到”。其实乌鸦是鸟中诸葛,不过鲜为人知。(2)鸟类学家研究发现,乌鸦的聪明机灵令人吃惊。在欧洲的一些公路两旁,常常可以看到乌鸦,因为每当载重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地面震动往往迫使地下的虫子爬出地面,这样,乌鸦

4、一伸嘴便可把虫子吃掉。乌鸦还会把核桃扔在路上,让汽车替它们把壳压碎,它们再吃壳里的果实。(3)在英国,乌鸦吞食耗子很有趣。乌鸦站在猪背上“值班站岗”,因为它确信,在猪圈干草堆中爬来爬去的耗子,绝不会留意哼哼叫个不停的肥猪,于是乌鸦从猪背上猛然往下跳,便可以把耗子叨到嘴里。()乌鸦看到狗在吃东西,往往会有几只飞去啄它的屁股,待狗反身攻击时,另外几只即迅速将它放下的食物抢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渔民常常把鱼竿搁在冰窟窿中钓鱼,乌鸦会利用渔民不在的机会,用嘴叨着钓鱼线,把线绳子拖着,直到鱼钩上出现活蹦乱跳的鱼,美餐一顿后叫几声便飞走了。(6)如果有一只乌鸦在某个地点落入猎人的网中,那么,即使猎人

5、改用其他完全不同的圈套,也不能诱骗第二只乌鸦中计。(7)有许多小鸟都是由亲鸟哺育,长大后便各飞东西。而乌鸦却不同,小乌鸦长大后不但不离娘而去,并且对自己的父母十分孝敬。老乌鸦飞不动了,小乌鸦便到处寻食,衔回来一口一口地喂。老乌鸦一旦病死,小乌鸦还召集亲友为其送葬。有时群集数以千计,众乌鸦哀鸣着盘旋数圈,向遗体告别后将死乌鸦放入深坑。(8)荷兰一位动物学家“领养”了一只18个月的乌鸦,把它饲养到岁,这只乌鸦视他为“父亲”,他一踏进门,乌鸦便会手舞足蹈向主人鞠躬致意,其亲昵之态令人动情。(9)乌鸦的模仿能力也很强,它能重复各种各样的声音,甚至也能学人说话,有个别乌鸦可掌握百余个词呢!(10)新喀多

6、尼亚岛上的乌鸦还会用树叶和细枝制作捕捉昆虫的“工具”。它们折断一些钩形小枝以脚固定,除去树皮和叶片,用喙把钩部整理成像鱼叉且带有倒钩的工具,然后用这种工具设下陷阱引诱并捉住猎物。(1)草原上的乌鸦还会衔着充满膻气味的羊粪“空投”于狼爪下,给狼报信和“导航”,饥饿的狼跟踪乌鸦找到羊群,乘牧羊犬疏忽之时叼走小羊。狼饱餐之后,乌鸦再飞来吃“残羹剩饭”。(12)但有一些人认为,碰见乌鸦是不祥之兆,说它是“报丧之鸟”。其实,乌鸦并非不祥之鸟,报丧之谜已被揭开。乌鸦喜欢吃动物尸体腐烂之物,其嗅觉特别灵敏,能在很远的距离嗅到尸体分解出来的微弱气味,从而竞相飞至,久病垂危的病人临终前会释放腐败气味,人尚未死,

7、乌鸦早已闻息而来,这也许是人们厌恶乌鸦的原因。7、用文中的话概括选文说明的内容。(不得超过1个字)(2分) 8、选文第段画线句子分别运用了 、 的说明方法?(分)9、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选文是一篇消除“乌鸦可恶”的偏见,为乌鸦“正名”的科普文章。B选文是按照总说分说总说的结构方式说明事理的。C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告诉人们欧洲的乌鸦是聪明的。D生动形象是选文语言的主要特点。1、用选文中的语句解释乌鸦“报丧之谜”。(3分) 、乌鸦是一种飞禽,却很有人情味,请找出相应的语段,说说它给你的启示。(3分)()语段(写出段落序号):_(2)启示:_(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2-15题(2

8、分)学会谅解谅解是人类的美德,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有人这样形容: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谅解是 ,能 ;谅解是 ,能 。这生动地道出了谅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的作用。因而一位伟人意味深长地说:同志之间的谅解、支持与友谊比什么都重要!确实,谅解非常重要。先哲们早就认识到这一点。圣人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推已及人,将心比心,以自己的感受去体会别人的感受,以自己的处境去推想别人的处境。这种以己推人的思想就包含了理解他人、谅解他人的深刻含义。唐代韩愈在原毁中说:“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强调做人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同样

9、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谅解精神。谅解在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为人处事的重要原则。唐太宗李世民谅解、重用魏征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在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皇位之争中,魏征为李建成出谋划策,多次使李世民陷入困境。玄武门之变后,魏征成了李世民的阶下囚。这时,李世民完全可以治他的罪,杀他的头。但是,李世民十分欣赏魏征的才干和人品,于是便谅解并重用了他,让他做到了宰相,帮助自己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这里虽然有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尊贤爱才的一面,但我们不能不认识到,这也与他宽宏大度、关于谅解他人分不开。再往前翻一翻历史的画卷,齐桓公谅解并重用曾险些射死自己的管仲,从而成就了霸业;蔺相如

10、谅解多次羞辱自己的廉颇,留下“将相和”的美谈相反,那些小肚鸡肠、斤斤计较之人,又有哪一个能作出一番事业呢?古人尚能如此,在社会生活日趋复杂的今天,人与人之间更需要谅解。那么,怎样才能学会谅解呢?谅解,需要沟通。客观事物纷繁复杂,个人的思想认识常常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人与人之间难免会产生误解和冲突。因此,当自己与他人产生矛盾或误会时,要主动与对方交谈,认真倾听对方的诉说。这样,才能沟通彼此的思想,从而消除误会和隔阂。谅解,需要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积极地换位思考,更多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就更容易谅解别人。谅解,需要忘却。忘却,是谅解的良方。克制性的谅解,不是真正的谅解,它不能祛除

11、感情伤口上的脓水,医治感情上的创伤。只有那种不记、不究的谅解,才是真正的谅解。我们提倡谅解,但是,谅解也不是无原则的一味迁就、退让。对于那些有损民族、国家和集体得益的行为,还需要勇敢地站出来,与之作坚决的斗争。让我们学人谅解吧!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和谐,人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1、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对“谅解”进行论述的?(2分)答: 13、文章第段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这样论证的作用是什么?(4分)答: 14、如果将第段删去,对文章的论证会产生什么影响?(分)答: 、仿照文章第段中的画线部分,将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并写在下面。(4分)谅解是 ,能 。谅解是 ,能 。(三)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6-2题(18分)我们是一家人(1)我进中学那年就开始盼望独立,甚至跟母亲提出要在大房间中隔出一方天地,安个门,并在门上贴一张“闲人免进”的纸条。不用说,母亲坚决不同意,她最有力的话就是:我们是一家人。(2)当时,我在学校的交际圈不小,有位姓毛的圈内女生是个孤女,借居在婶婶家,但不在那儿搭伙,每月拿一笔救济金自己安排。我看她的那种单身生活很洒脱,常在小吃店买吃的,最主要是有一种自己做主的豪气,这正是我最向往的。()也许我叙说这一切时的表情刺痛了母亲的心,她怪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说为何不让我试试呢?见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