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1377773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梳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一、 杠杆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可以是任意形状的,不一定是直的)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方向判断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支点、动力、阻力作用点都在杠杆上 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杠杆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 F2L2)省力杠杆(费距离):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费力杠杆(省距离):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举例)二、 滑轮绕轴能转

2、动的轮子杠杆的变形。定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等臂杠杆(动阻力相等,可改变动力的方向)动滑轮:轴的位置随被拉的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支点在一侧的不等臂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使用时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可以改变动力方向)。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两种绳子绕法用滑轮组起吊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几。F=(G+G动)/n n是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F1F2l2l1OF1F2Ol1l2三、 功无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功(机械功):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做功的两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3、。(公式:W=FS单位:J)四、功率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公式: P=W/t P=FV 单位:W五、 机械效率(实验)1.有用功:为达到目的必须做的功。2.额外功:为达到目的不需要做但不得不做的功。3.总功:为达到目的实际做的功W总= W有+W额。(有用功小于总功,因此机械效率小于百分之一百)4.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W有/ W总。 5、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提升物重、滑轮自重、绳的摩擦有关,与提升高度、提升速度与绕线方式无关。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光滑程度、倾斜程度有关。轮轴的轮越大、轴越细,轮轴的机械效率越大。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一、 动能、势能、机械能动能:运

4、动着的物体能对其他物体做功,那么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这种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物体的动能越大,它对其他物体所做的功就越多。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能对其他物体做功,那么这个物体就具有弹性势能。被举高的物体能对其他物体做功,那么这个物体就具有重力势能。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其质量和高度有关,质量越大,高度越高,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PS: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且动能和势能能够相互转化。)一般来讲,物体由下而上运动,是由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物体由上而下运动,是由重力

5、势能转化为动能二、 内能、热传递内能:与热运动有关的能量。(汽油燃烧所释放的能量、天然气燃烧放热、物体摩擦发热)(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物体内所以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称为内能。由于一切物体内分子的热运动永不停息,因此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内能。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越剧烈,分子运动越剧烈,动能就越大,所以,当物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的总和就增加。同一物体,内能大小与温度和质量有关。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条件:有温差;实质:内能的转移;方向:高温物体低温物体热量: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焦耳)三、物质的比热容: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

6、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摄氏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与其性质有关同种物质的比热容相同,不同物质的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与物质的种类有关。)3、单位:焦/(千克摄氏度)。4、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物体在吸热或放热的过程中,物体的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大、温度变化越大,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就越多。温度升高时:Q吸=cmt 温度下降时:Q放=cmt补充:冷空气沿海面吹向陆地,形成海风 冷空气沿地面吹向大海,形成陆风(海吹陆成海,陆吹海成陆)四、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1、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第一种方式:热传递)2、热机(热力发动机)

7、一种将内能(燃料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3、汽油机工作循环:可对比柴油机。吸气冲程(进气口打开、活塞向下运动)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变为内能、活塞向上运动)做功冲程(内能转变为机械能、活塞达到顶端而后推动活塞向下运动、燃气对外做功的过程)排气冲程(出气口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注意:冲程是指活塞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曲轴旋转2圈,活塞往复2次,四冲程,对外做功一次。4、内能(对外做功)机械能 机械能【(摩擦)对内】内能5、书本12-27 实验现象:盒盖被弹起 原因: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能减少,温度降低,空气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五、燃料的热值: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

8、的热量一般是不同的。1、 燃料的热值: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 单位:q(J/Kg) Q放=mq3、热值是燃料的属性,与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无关,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第十三章电路初探一、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1、 用电器:是利用电能进行工作的装置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2、 电源:持续供电的装置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直流电源:电池(正级流向负极) 交流电源:220V 家庭电路。3、 电路:连接电路:注意事项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必须处于断开状态。用导线连接电路元件时,要将导线的两端接在电池盒、灯座、开关的接线柱上,并顺时针旋紧,以保证接触良好。连接电池的两极的导线决不允许以

9、任何方式直接相连,以免造成短路,损坏电源。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元件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通路:在小电灯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电流中有电流流过,使电灯发光。断路:断开开关,电路中没有电流,电灯熄灭。4、 电路图:熟知电路元件及其符号。二、 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1、 串联:把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方式。串联电路:只有一条电流路径;各用电器不能独立工作;开关控制整个电路。2、 并联:把用电器并列地连接起来的方式。并联电路:有多条电流路径;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所在支路。三、 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1、电流强度:表示电流的大小I,单位:安培A电流表测量

10、大小。2、电流表使用注意事项:“二要二不一试触”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零,如有偏差,要用螺丝刀旋转表盘上的调零螺丝,将指针调零。必须要把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使电流从标有0.6或3的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在“”流出。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接到电源的两极。被测电流的大小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在使用双量程电流表时,一般先试用大量程,如电流表示数载小量程范围内,再改用小量程,这样读数更为精确。3、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四、 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1、电压:电路中有电流的形成是由于电路两端存在着电压,电源的作用就是维持正负极间有一定的

11、电压U 单位:伏特V。(干电池:1.5V)2、电压表使用注意事项: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零,如有偏差,要用螺丝刀旋转表盘上的调零螺丝,将指针调零。必须要把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在使用双量程电压表时,一般先试用大量程,如电压表示数载小量程范围内,再改用小量程,这样读数更为精确。与电流表有一点不同:可以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连接到电路中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特点在串联电路中,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在并联电路中,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串并联电路识别方法电流流向法:途中不分流-串联途中要分流-并联或混联拆除法:(识别较难电路)拆除任一用电器,其他用电器

12、都不能工作-串联拆除任一用电器,其他用电器还能工作-并联节点法:(识别不规范电路)所谓“节点法”:就是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中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则导线两端点均可以看成同一个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电阻的单位:国际单位:欧姆();常用单位:兆欧(M)、千欧(K)。1兆欧=103千欧1千欧=103欧。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变阻器:(滑动

13、变阻器和变阻箱) (1)滑动变阻器: 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2)变阻箱:是能够表示出电阻值的变阻器。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 ( ) 单位:I安(A);U伏(V);R欧()。1安=1伏/欧。公式的理解: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

14、量;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提出问题 制定计划,设计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收集数据信息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电路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 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电压:U=U1+U2(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电阻:R=R1+R2(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R0串联,则有R串=nR0电路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 电流:I=I1+I2(干路上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电压) 电阻:或。 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R0并联,则有R并=R0VARxR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 原理:I=U/R步骤: 电路图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 开关应断开 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阻值最大位置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算出三次Rx的值,求出平均值。整理器材。讨论: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