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2《诗经二首》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含练习题及答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1374169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2《诗经二首》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含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2《诗经二首》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含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2《诗经二首》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含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2《诗经二首》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含练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2《诗经二首》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含练习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2《诗经二首》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含练习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2《诗经二首》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含练习题及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人教版八下语文第十二课二首资料汇编相关常识1.诗经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实际上还另有6篇只有题目而无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即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和由仪),因此又被简称为“诗三百”“三百篇”等。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集。也就是说,中国文学最初是以诗的形式出现的。2.诗经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即国风,是出自十五个不同地域的民歌,即所谓的“十五国风”,共160篇,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反映了最广泛的社会生活: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等等。国风周南中的关雎、桃夭,魏风中的伐檀、硕鼠,国风秦风中的蒹葭等都是脍

2、炙人口的名篇。雅分大雅和小雅74篇,主要是大小贵族们的创作,其内容与政治生活密切相关。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宗教色彩最浓。内容主题关雎写的是一一个青年男子对一个窈窕淑女的思念、追求的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蒹葭通过对特定情境的描写和对想象、幻想情景的描述,表现了主人公对远方的意中人(或其它梦寐以求的事物、理想)强烈的渴慕之情及求之而不得的苦恼。关键字词关雎关关(关关,拟声词)雎鸠(雎鸠j ji,一种水鸟,传说它们雌雄形影不离),在河之洲(洲,水中陆地)。窈窕(窈窕yo tio,文静美好的样子)淑(淑,善良美好)女,君子好逑(逑qi,配

3、偶)。参差荇菜(荇xng菜:一种可食用的水草类植物),左右流(流,求取)之。窈窕淑女,寤寐(寤寐w mi:醒时与睡时)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服,思念)。悠(悠,忧思的样子)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琴瑟,弹琴鼓瑟,名词作动词)友(友,亲近)之。参差荇菜,左右芼(芼mo,择取,挑选)之。窈窕淑女,钟鼓(钟鼓,敲钟击鼓,奏响钟鼓,名词作动词)乐(乐,取悦,使快乐,使动用法)之。蒹葭蒹葭(蒹葭jin ji芦荻d,芦苇)苍苍(苍苍,茂盛的样子),白露为霜。所谓伊人(伊人,那人),在水一方。溯洄(溯洄,逆流而上)从(从,追寻)之,道阻(阻,艰险)且长。溯游(溯流,顺流而下

4、)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萋萋,茂盛的样子),白露未晞(晞x,干,晒干)。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湄mi,岸边,水和草交接之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跻j,升高,这里形容道路又陡又高)。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坻ch,水中的小洲或高地)。蒹葭采采(采采,茂盛的样子),白露未已(已,止,这里指露水蒸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涘s,水边)。溯洄从之,道阻且右(右,迂曲,曲折)。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沚zh,水中的小块陆地)。重点解析1.诗出风雅颂,法归赋比兴风、雅、颂是诗经中诗的种类,而赋、比、兴则是诗经中经典的表现手法。赋,就是平铺直叙,写景记事,有什么写什么,把思想感情或事物直接叙述出来。赋铺陈

5、开来,还可以构成排比,更能酣畅淋漓、充实细腻地展开描述。如国风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gng。女执懿y筐,遵彼微行,爰yun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fn祁q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关雎是一篇严谨、简洁、生动的文艺说明文。比和兴则是诗经中更常见的写作手法。比是比喻或类比,兴是由其他事物联想到作者要说的事物。如关雎的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河中沙洲是关关和鸣的鸟儿,让人自然地联想到琴瑟和谐的佳偶,这是“兴”,而二者之间也自然地构成比喻或类比,所以同时也运用了“比”的手法。关雎是兼用了比兴手法,而蒹葭则单用“兴”的手法。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起兴,不

6、仅点明了清秋霜晨的季节时间,更以景物营造出凄清唯美的意境,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自然地引出下文求之而不得的反复咏唱。比兴手法,其实在以前的语文学习中,同学们是接触过的。如回延安中的“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就既是以羊羔羔起兴引出“我”,又是以羊羔羔和妈妈比喻“我”与延安。这就是比兴手法在现代诗歌中的运用。2.复沓诗经中的作品是可吟咏更可配乐演唱的,相当于歌词。在结构上常有重复。这种重复不同于反复修辞。反复是同一个句子的连续重复,如“盼望着,盼望着”;而诗经中诗句的重复常不是连续的,而是间隔出现的,甚至诗句中还会变到少量字词。如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7、“蒹葭采采,白露未已”的诗中间隔几句出现,且变动了字词,并非完全相同的内容重复使用,这就是复沓手法。当然,完全相同的内容在诗文中间隔出现,也构成复沓,如关雎中的“参差荇菜”和“窈窕淑女”。复沓不仅可赋予作品协畅和美的韵律,形成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美感,更可以借助少量字眼的变化,构成层层推进的内容层次,递进式地强化情思,深化诗歌意境。综合练习阅读课文,完成以下练习:0.文言是古代的书面语体,年代久远,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有技巧的朗读能够有效提高文言文的学习效率。朗读请注意:一、把握停顿,读准节奏,切忌太快;二、揣摩虚词,读出韵味,注意模仿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1.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6分)窈

8、窕淑女,君子好逑。 窈窕:_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淑:_善良美好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思服:_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悠:_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萋萋:_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宛:_2.根据提示,用文中原句填空。(1)诗经关雎起兴的句子有:“_,_”,还有“_,_”等。(2)诗经关雎中统领全诗的句子:_,_。(3)诗经关雎中最能体现诗人心中的渴慕之情,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_,_。_,_。 (4)诗经关雎中的男子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引起“窈_,_”的美好联想;“_,_”形象而集中体现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_,_”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5)成语“秋水伊人”源之诗经蒹葭中的诗句:

9、_,_。(6)诗经蒹葭中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有三个完整诗句,分别是:_,_;_,_;_,_。(7)诗经蒹葭中描写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的诗句是:_,_;_,_;_,_。(8)诗经蒹葭中直接体现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_;_;_。(9)诗经蒹葭开篇用清寒的秋景映射人物淡淡的凄婉迷惘之情的诗句是:_,_;_,_。3.下面关于诗经的说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因此又被简称为“诗三百”“三百篇”等。B.诗经中作品按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出自十五个不同地域的民歌,即所谓的“十五国风”,

10、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C.赋、比、兴是诗经中经典的表现手法,比兴手法尤其常见。D.诗经中“十五国风”反映最广泛的社会生活,“雅”中的作品宗教色彩最浓,而“颂”用于宗庙祭典,所以政治性最突出。4.下面关于诗经关雎的说法理解不合理的一项是( )(3分)A.关雎出自诗经国风周南,是诗经的第一篇。B.诗经关雎是一首情歌,其中体现的爱情观是真率坦诚、炽烈勇敢、毫不顾忌世俗眼光的,这也反映了先秦时未受封建思想压抑的年青人追求自己幸福的勇敢精神。C.诗经关雎全诗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叠词,配合重章复沓的结构,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与美感。D.诗经关雎巧妙地采用了比兴手法。首章

11、以雎鸟和鸣,相依相伴,比喻理想中的佳偶,兴起君子淑女的联想。下文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渴慕与追求。5.下面关于诗经蒹葭的说法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蒹葭出自诗经国风秦风,就是为追求心中思慕之人而不可得而作的,表达追求所爱而不得的惆怅与苦闷。B.诗经蒹葭中“白露为霜”表明节序已是深秋了,而天才破晓,苇叶上还存留着夜间露水凝成的霜花。而后“白露未唏”“白露未已”展现霜花因气温升高而融为露水,进而在阳光照射下蒸发的过程,表明了时间的延续,暗示了心中渴慕与愁思的递进加深。C.诗经蒹葭中的景物和环境描写,反复渲染出一种渺远、朦胧、清幽的境界,可以当作一首唯美的象征诗来读诗

12、中的“伊人”未必就是心爱的异性。D.诗经蒹葭中主人公经历了许多波折,一直苦苦追寻着“伊人”。其中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美好的事物总是可望而难即的,而追寻“伊人”的过程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意义。6.下面关于二首的说法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关雎和蒹葭都属于诗经中的“国风”,都是当时的民歌。B.关雎和蒹葭都运用了“兴”的手法,或借景抒情,或托物寓意。 C.关雎和蒹葭都是四言一句,押韵灵活,富于变化;都使用了双声叠韵词,结合重章叠句的复沓手法,富于谐畅动人的声韵之美。 D.关雎感情坦率朴素、健康明朗,表现了对爱情和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蒹葭抒发了对“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全诗充满

13、难言的惆怅和伤感。7.拓展阅读。(9分)诗经国风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注释:琼琚(j):美玉名。下文“琼玖”“琼瑶”皆指美玉。匪:同“非”,不是。(1)解释下列句中括号内词语的意思。(3分)投我(以)木瓜 以:_报(之)以琼瑶 之:_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报:_(2)翻译下面句子为现代文。(3分)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3)诗经中常见的写作手法有赋、比、兴,最常见的语言结构技巧是重章叠句(复沓)。请从写作手法、语言结构中选择一个角度,简要赏析其中本诗中的作用。(3分)参考答案:1.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淑:善良美好;思服:思念;悠:忧思,忧愁; 萋萋:茂盛的样子;宛:好像。2.(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任写连续的两句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