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1370749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A黄晕(yn)酝酿(nin)发髻(j)澄碧(chn)B水藻(zo) 贮蓄(zh) 啼叫(t) 栖息(x)C朗润(rn) 莅临(wi) 吝啬(s) 高邈(mio)D看护(kn) 棱镜(lng) 抖擞(su) 竦峙(zh)2用“”标出下列各组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后面相应的括号内。(4分)(1)呼朋引伴花枝招展德高忘重()(2)津津乐到 梦寐以求 曲径通幽()(3)反老还童 抖擞精神 诗情画意()(4)天气响晴 咄咄逼人 繁华嫩叶()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秋季百花

2、凋零,只有菊花精神抖擞地开着。B今天,张萌和李璐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她们要在联欢会上表演节目。C小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D遇到困难,不要着急,不要慌乱,要闲情逸致地去解决。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屠呦呦从小草中萃取的青蒿素,使全世界亿万疟疾病人造福。B我国每年因吸烟引发疾病导致死亡的人数大约100万左右,控烟立法迫在眉睫。C为水上古城元宵灯会量身制作的融传统人文故事、地域特色于一体的花灯,体现出现代灯光技术与古典文化艺术的结合。D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意图能否通过具有普及性的诗词内容,打造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5请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3

3、分)聆听自然,万物皆有情。春雨淅沥,泉水叮咚,诉说着心中的喜悦;_,_,_;红梅傲雪,白杏吐蕊,绽放着生活的芬芳。让我们心存感恩,为它们赞美,为它们歌唱:赞美这成长路上风霜雨雪的奇观,歌唱这前行途中鸟语花香的陪伴。6关于本单元课文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春的主体部分依次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等图景,层次清晰地勾画出春天动人的景象。B济南的冬天抓住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真挚热爱之情。C雨的四季运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写出春雨端庄沉静,夏雨热烈粗犷,秋雨美丽娇媚,冬雨自然平静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雨的赞美与喜爱之情。D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仅用了28字,

4、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7古诗词默写。(5分)(1)_,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2)观沧海中用夸张手法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孕星辰的雄浑景象的诗句是:_,_;_,_。(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_,_。(4)次北固山下一诗借“_,_”来揭示生活哲理,鼓舞人乐观向上。(5)在我国古典诗歌中,诗人常常喜欢用落日来抒写思念之情或离别之苦,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_,_”。二、综合性学习(4分)8(1)下面四幅“秋”字书法属于隶书的一项是()(1分) (2)秋天有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是_,其主要风俗是赏菊和登高。(1

5、分)(3)金秋九月,你进入新的学校,开始新的人生旅程。展开想象,描绘那时你心中的怡人秋色,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70字)(2分)三、阅读探究(32分)(一)(5分)暮春归故山草堂钱起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注】谷口:山谷的入口。辛夷:木兰树的花,比杏花开得早。9试分析诗歌前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2分)10三、四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二)阅读选文,回答问题。(12分)【甲】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

6、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节选自朱自清春)【乙】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

7、,那些小山太秀气!(节选自老舍济南的冬天)11填空。(4分)【甲】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_图,“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其_、_、_的特点。【乙】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_图,从_、_、_三方面描述其妙处。12【甲】【乙】两文都是按空间顺序描写景物的,【甲】文是按_的顺序来写的,【乙】文是按_的顺序来写的。(2分)13请从【甲】文中找出通过侧面描写表现春雨润物无声的句子并抄写下来。(2分)14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1)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2)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三)阅

8、读下面文章,完成习题。(15分)冬天朱自清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水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煮豆腐;一

9、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又是冬天,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S君刚到杭州教书,事先来信说:“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现在想起来还像照在身上。本来前一晚是“月当头”;也许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别吧。那时九点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的银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尔有一两星灯火。S君口占两句诗道:“数星灯火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我渐渐地快睡着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见他在微笑。船夫问要不要上净

10、寺去;是阿弥陀佛生日,那边蛮热闹的。到了寺里,殿上灯烛辉煌,满是佛婆念佛的声音,好像醒了一场梦。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还常常通着信,P君听说转变了好几次,前年是在一个特税局里收特税了,以后便没有消息。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大见人;晚上一片漆黑。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有走路的拿着的火把;但那是少极了。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但因为走路

11、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们是外路人,除上学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着。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15文章写了哪三件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第一件:_第二件:_第三件:_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得很好,请你根

12、据括号里的提示进行赏析。(4分)(1)“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请注意加点的词)(2)那时九点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的银子。(请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17“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它在文中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18全文由三幅画面构成,请你就其中某一幅画面的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一个具体的例子,谈谈感受。(4分)四、写作(40分)19“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一年四季,多姿多彩

13、,风景如画,美不胜收。你爱哪一季的哪一景?请将此景描绘出来,供大家欣赏,好吗?请以“我爱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抓住特征写景,表达自己的独特感悟;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答案: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一、1.D点拨:A项中“晕”应读yn,B项中“栖”应读q,C项中“莅”应读l。2(1)忘望(2)到道(3)反返(4)华花3D点拨:“闲情逸致”指闲适的情致,用在这里不合语境。4C点拨:A项搭配不当,“使造福”应改为“给造福”;B项语意重复,应删去“大约”或“左右”;D项两面对一面,可删去“能否”。5示例:金风送爽白雪轻舞吟咏着生活的美好6C点拨:C项中春雨的特点应为“美丽娇媚”,秋雨的特点应为“端庄沉静”。7(1)沾衣欲湿杏花雨(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