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整体感知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1370619 上传时间:2024-02-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夜》整体感知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静夜》整体感知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静夜》整体感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夜》整体感知(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静夜?整体感知下面是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静夜?整体感知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这首诗写得宁静 ,典雅 ,遣词造句和诗行的组织 ,都富有古典诗词的风味。在这幅笔墨空灵的画图中 ,蕴涵着诗人无限的遐想。异国海边的静夜 ,有着“对月流珠的鲛人的幻影 ,这正是诗人眷怀祖国、感慨世事的心灵投射。这首小诗共两节。第1节 ,写人间的月色和晚景。这是诗人站在地上写景。展现在读者面前的 ,是淡淡的月色 ,笼罩着村外的那一片松树;天上团团白云之间 ,隐隐约约露出了几颗星星。短短四句 ,描绘了一幅极其宁静、美好的月夜晚景图 ,把人带进一个超现实的梦的世界。这为诗人下面展开联想营造了气氛。第2节 ,写天上鲛人

2、的故事。诗人展开想像的翅膀 ,飞向那茫茫的星空 ,描述了一个凄婉的故事。诗人抬眼看到的是一条海雾蒙蒙的天河 ,由这令古今多少人引发无穷联想的天河 ,诗人又想到了传说故事。可诗人这一次所写的不再是牛郎织女 ,而是传说中的鲛人。牛郎织女的故事可能家喻户晓 ,鲛人流珠的传说人们也许就比较陌生。面对茫茫的天河 ,诗人并不能真正看见什么 ,只是凭想像 ,猜测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这是一个非常凄美的场面。在这月华满天的时刻 ,诗人想到天上的鲛人对月流珠 ,其实是诗人自己在对月深思。诗人此时的哀伤、无奈、惆怅 ,在这样凄清的月色之下 ,化作了诗行 ,这也可视为诗人的“流珠吧。这首小诗 ,写于诗人留学日本

3、时期 ,其中包含了个人对于时代的失望情绪 ,也隐隐流两出对于祖国、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诗歌写得清幽、典雅 ,有着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 ,如一首小夜曲 ,流过人们的心田 ,给人以美的享受。诗的标题是?静夜? ,诗中用了大局部笔墨描绘静谧的夜景。诗的第1小节描绘了一幅极平常的画面:月光淡淡 ,村外的松林沐浴在月光里;天上白云团团 ,星光点点 ,这些景致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见到的 ,透过诗 ,读者仿佛看到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单独一人踱到屋外 ,随意地看那淡淡的月光、月光下朦胧的林影 ,抬头看那云团中漏出来的疏星。如果顺延着这条平淡无奇的写景的思路写下去 ,充其量也只是一首写景的好诗罢了 ,

4、但第2节一开头 ,诗人劈头问道:“天河何处?这一问看似与前文联系不大 ,但使全诗的境界得以拓宽和提升 ,把读者的视野与心胸带到那广袤的宇宙之中去了。作者似乎想引领读者的思绪去“精骛八极、“神游万仞 ,似乎想让读者的眼光透过茫茫的黑夜 ,看到星夜的无穷深处 ,但紧接着的一句“远远的海雾模糊又把读者刚刚放开的心神收回来 ,模糊的海雾能阻挡住人的视线 ,却不能阻挡那脱缰野马似的想像。此时 ,放飞的心欲罢不能 ,已想到了很远很远“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这一句是极好的证明 ,证明诗人的想象确实已穿过了那茫茫的海雾 ,想象着有一位“鲛人立在岸边 ,对着月亮无声地流下串串珍珠泪“鲛人是喜极而泣 ,还是伤心落泪?抑或是无穷的思念?这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回味。这就是诗 ,这就是郭沫假设的诗!这就是想象 ,这就是郭沫假设的想象!以上就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静夜?整体感知的全部内容。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