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应具备的素质及其培养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1368252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设计应具备的素质及其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艺术设计应具备的素质及其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艺术设计应具备的素质及其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艺术设计应具备的素质及其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设计应具备的素质及其培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艺术设计应具备的素质及其培养摘要设计的本质是创造,对于任何一位设计者来讲,任何一种先进的设 备都只是辅助手段,重要的和基本的还是设计者应具有的文化素质、技能素质和 能力素质。文章分析了艺术设计的素质要求,并提出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素质培 养的路径:合理设置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探讨教学形式。关键词艺术设计 文化素质 能力素质 培养 随着人们生产观念的转变和思想认识的提高,对艺术设计的需求增长,导致 艺术教育的迅速发展。全国一千二百多所高校,竟有七百多所开办艺术设计专业, 但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学生的素质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设计理念的肤浅、创造 能力欠缺和设计创意贫乏;审美能力、审美素养欠缺;手绘造型

2、、传统绘画、传 统文化及美学修养较差。究其原因,主要是艺术设计素质教育体制、教育方法、 教育理念的缺陷。对于当前的艺术设计教育来讲,如何培养高素质的设计人才是 必须思考的问题。一、艺术设计的素质需求艺术大师张大千说:“艺术,为感情之流露,人格之表现。作者平日即须培 养良好的风骨和情操,如果徒研技巧,即落下乘。”英国作家罗斯全也曾在论 画家的修养中提到“虚荣或自私的人”“浅薄或猥琐的人”“虚伪的人”不能做艺术 家。因为,艺术创造与人的素质密切相关。1. 艺术设计专业的文化素质需求。艺术设计专业必须具备的文化素质应包括 艺术素质、知识素质、思维素质、审美素质等。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必须 具有较

3、高的艺术素质,即艺术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造型能力、观 察能力、手绘能力。思维素质即要求设计者要具有活跃的、开放的、发散的、创 新的思维。知识素质是要求设计者不仅具备专业知识,更要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 和人文素养。人文,是指与人类社会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包括文学、史 学、哲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艺术学等。人文素养就是建立在人 文科学知识基础上,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的吸纳,接受人类优秀文化熏陶,所反 映出来的精神风貌和气质修养。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人文 修养,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以及人自身的情感、意志等问题

4、。审美素质即要求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要具备 敏锐的审美观察能力和较高的审美素养。不仅要懂得美、欣赏美,更要学会创造 美。2. 艺术设计的技能素质需求。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技能包括手绘技 能、计算机的一般操作技能、计算机常用设计软件的使用技能、设计模型的制作 技能、其他专业设备的操作技能。这些技能通过一定的学习和训练基本上都能达 到,虽然是必需的,但不是根本的,最根本的是能力。如果仅仅掌握一些技能, 将会沦为一个设计的机器,缺乏的是设计的创造能力。3. 艺术设计的能力素质需求。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包括动手能力、 造型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一个合格的设计师,必须具有以上 五种

5、能力。动手能力保证设计者能迅速通过手绘、手工将自己的设计创意表达出 来,展示给受众;造型能力保证设计造型的生动准确;创新能力是艺术设计最重 要的能力,它是艺术创作的保证,艺术贵在创新,而创新艺术来自艺术设计者的 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和表达能力是设计者顺利完成设计任务以及顺利 进行创意表达和艺术传达的保证。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素质的培养1. 课程的合理设置。艺术设计课程的设置,必须符合本专业能力、素质、技 能三方面的要求,既照顾到基本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又兼顾设计能力和 设计素质的培养。所以,可将课程设置为三大模块:素质模块、技能模块、能力 模块。(1)知识素质模块包括:美学、文学

6、、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中外设计 史、设计素描、设计色彩、构成、书法、国画、油画、字体设计、插图设计、摄 影。(2)技能素质模块包括:FHOTOSHOP、CORELDREW、书籍装帧、书画装 裱、陶艺制作、木刻、雕塑、纤维艺术、喷绘实践、装饰壁画。(3)能力素质模 块包括:艺术写生、艺术实践、艺术考察、军事实践、社会实践、德育实践、科 技实践、管理实践、创业实践。 “三大模块”的划分,使得课程目标和任务更加清 晰明确,使我们在教学中能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 “知识模块”主要针对学生 的知识素质需求,通过所设课程力求达到艺术素质、知识素质、思维素质、审美 素质的共同提高和完善。但所列课程不是一

7、成不变的,可根据具体情况作相应调 整,只要保证总体方向、目标的相对稳定。 “技能模块”也可以根据不同专业方向 作相应调整,但主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技能。技能的提高,也会影响 其能力和素质的发展。 “能力模块”主要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实 践教学既是当前艺术设计教育的薄弱环节,也是教学改革的关键之所在。艺术设 计教学,必须加大实践的力度,建立健全实践基地和校内实践场所和设备、设施, 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提供良好的平台和环境,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在实践中提 高自己的能力和设计素养。2. 教学方法的改革。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不仅应具有自己的特色,而且要适 应现代生产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8、根据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三大模块”,应采 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首先要抓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加强素质的培 养,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艺术设计是设计者的创造性活动,靠的是具有创新思 维的头脑,需要具有较高的创新素质,必须重视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培 养。因此要给学生宽博的知识,以丰富学生的头脑。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先 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展示更多的优秀设计作品,以开阔学生的眼界,使 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声像并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质 量。同时,严格教学管理,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其次,加强课堂教学与社 会实践的结合。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

9、基本技能,还要具有一 定的实践经验和工作能力,所以,在校学习期间应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 亲自参与社会实践。可以到设计公司、广告公司等参与公司的设计工作和管理工 作,以培养学生的业务能力;也可以让优秀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分配一 定的具体工作,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最后,加强艺术实践活 动,促进学生艺术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参与书画展、艺术设计展 等艺术实践活动,以促进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的提高。近几年来,我们一直坚持 课堂教学和作业展示相结合的方法,定期举办写生作品展、设计作业展、雕塑作 品展等,收效显著,学生积极性高,通过展览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3.

10、 教学形式的探讨。在教学方法上要创新,教学形式上也要创新,但必须为 艺术设计专业素质服务。首先,建立合理的工作室和导师制度。工作室的建立将 有助于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学生从大二开始,可以根据所选方向安排到工作室, 由具体导师负责学生的专业学习辅导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其次,成立校内实习 公司。社会公司实践有一定的局限,而校内实习公司的建立,将会为学生提供更 为便捷的实践机会。比如新乡学院从 2006 年建立书画装裱实验室、陶艺实验室 等,并以不同形式开展实践活动,力争让学生在校期间都能有机会进行装裱实践 训练,掌握技能,提高能力。设计是一个“起之于人,归之于人”的思维过程,“设计的目的是人,不是产 品”。一切设计活动,只有在满足人们需要的前提下,才能成为有效设计。作为 一个设计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知识素质、较高的能力素质,还要有“为 人”的设计观念,方能做一名合格的设计师。参考文献1曹瑞林.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设计素质培养J.装饰,2006 (9).2邙卫国,张雄.艺术设计基础课教学方法研究J.装饰,2006(1).3吕少英.艺术设计类基础课教学改革初探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2007(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