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放飞蜻蜓》教学反思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366995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文《放飞蜻蜓》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课文《放飞蜻蜓》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课文《放飞蜻蜓》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课文《放飞蜻蜓》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课文《放飞蜻蜓》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文《放飞蜻蜓》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文《放飞蜻蜓》教学反思(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课文放飞蜻蜓教学反思课文放飞蜻蜓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老师,我们须要很强的课堂教学实力,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课文放飞蜻蜓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保藏。课文放飞蜻蜓教学反思 放飞蜻蜓讲解并描述了中国闻名教化家陶行知先生望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引导他们相识到蜻蜓是人类的挚友,并放飞蜻蜓的故事,体现了陶行知先生良好的教化方法和对孩子们的关切爱惜。 教学中我向学生展示了蜻蜓的图片。学生的情感在一见到蜻蜓的刹那间已流淌出来了,他们抑制不住这份心中的激烈,在一边听着老师的介绍内容,一边不由自主地朝前围拢过来。看清了蜻蜓的全身,同

2、学们一个个都张开了大嘴,都感受着自己此刻对蜻蜓不一样的心境。亲眼看到蜻蜓的大复眼,几乎占了整个头部的一半,能保持平衡、调整方向的尾巴一节节的,又细又长。他们看着都忍不住想亲自摸一摸蜻蜓那像花边一样的膜状的翅膀。用手扇动翅膀飘舞,看着这一只仿佛活了的大蜻蜓,同学们都不禁想起了以往五彩缤纷的小蜻蜓在空中飘舞的漂亮情景。感受着蜻蜓的漂亮身影,同学们学习课文热忱高涨,读书感情把握较好,感受人物内心的体验更深刻这一切都得感谢这只大蜻蜓的到来。课文放飞蜻蜓教学反思 教学放飞蜻蜓一课时,我将教学要点确定为两点:了解蜻蜓的相关学问,并能用书中的相关语句和自己所搜集的资料介绍蜻蜓,懂得蜻蜓是益虫,是我们的挚友;

3、抓住陶行知先生的动作、神态和语言体会其对孩子们的爱心和谆谆教育。 一、了解蜻蜓 了解蜻蜓的相关学问并不困难,在阅读了解的过程中,孩子们很快就了解到了蜻蜓的眼睛、尾巴、吃食方面的相关学问。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我又让学生补充了从课外搜集到的学问,在相互沟通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蜻蜓吃尾巴”原来不是真的吃掉自己的尾巴,“蜻蜓点水”原来是蜻蜓妈妈在产卵孩子们的学问也是很丰富的。 二、走近陶行知陶先生发觉一群孩子在捉蜻蜓,他没有呵斥,没有指责,而是因势利导,跟学生讲起了蜻蜓的有关学问,教化孩子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挚友,让学生自觉自愿地放飞了蜻蜓。陶先生的教化艺术由此可见一斑。为了让学生感受先生的亲善可亲和

4、谆谆教导,我让学生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找出描写先生神态、语言、动作的相关词语,并写写自己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很快从“慈祥、摩挲、拉着、高高举起、当心地翻过去、商议的口吻”感受到了先生对蜻蜓的爱惜,对孩子们的关怀爱惜和谆谆教育。课文放飞蜻蜓教学反思3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惊异起先的”。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带着惊异进行思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爱好。 放飞蜻蜓是一篇充溢情趣的故事,讲解并描述教化家陶行知先生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势利导,教化孩子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挚友,并放飞蜻蜓的故事,教化学生要爱惜有益动物,激发学生探求有关动物的科学学问的爱好。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小学里,首先要使儿童擅长思索,主动

5、主动地去获得学问,寻根究底地探究真理,在相识的世界里漫游。只有这样,他才能成为一个好学生”。教学放飞蜻蜓,我首先抓住本文突出的人物是陶行知先生,以及从陶行知的话语中了解蜻蜓的一些特点。于是,在简洁介绍陶行知后,文中的陶行知是个怎样的人呢?引导学生回忆蜻蜓的样子。三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处在一个从详细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阶段,对色调艳丽夺目、活动的东西具有深厚的学习爱好。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接着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蜻蜓飘舞的画面接着提出问题:我们的好挚友蜻蜓有哪些特点呢?仔细读课文你就能了解陶老先生,更能知道蜻蜓的特点。情愿读课文吗?孩子们阅读愿望之火被点燃,他们读得特别仔细,时常围绕课堂上提出的

6、问题在书上圈圈画画。在学生自主反馈中陶先生关爱儿童、谆谆教导、民主作风等闪光点出现在孩子面前,让学生对其自然产生钦佩心情,在心中树起崇高形象。对于蜻蜓眼睛与尾巴的特点,孩子也从品读陶行知的话语中了解得很透彻。学问丰富的你还知道蜻蜓的其它特点吗?学生们畅所欲言,蜻蜓点水等学问在老师传播,孩子们理解了课本以外的好多学问。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上要限制学生的留意力,就必需保持儿童心情高涨、智力激昂的状态,是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骄傲感。”在阅读课上,围绕文本提出激发学生爱好的问题,使儿童情愿好好学习,唤起儿童对学问和书籍的深厚爱好,从而对文本有深刻的感悟。课文放飞蜻蜓教学反思4

7、应当说这是人民教化家陶行知的教学案例,是生活即课堂的案例。对于我们老师的成长来说,这是篇特别有启发性的案例,这一课可以让我们懂得陶行知的教学方式及教学理念。对于学生来说,生活中有很多东西看似是简洁的,其实里面的学问可多了,假如只是简洁地玩一玩,等于是丢失很多学习机会。现在各门学科都在讲究探究性学习,其实这一课也是探究性的案例。 读这一课,我们可以发觉这篇文章有多个问题出现,相识这些问题,明白这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其实就是交给孩子一把探究性学习的金钥匙。 这个教学故事其实是从陶行知从村里走出来,看到孩子在捉蜻蜓谈起的:问题一:“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学生的答案,学生一下子可以读到。吃虫子,

8、吃露水,吃草,吃树叶,吃泥土孩子的答案是开放的,这些答案究竟哪个正确?陶行知在孩子们回答之后,给了学生更明确的答案。 问题二: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挚友?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简洁的,当然这是第一个问题的思想提升。孩子初步理解了,确定会有明确的相识。所以第七自然段开头就说“孩子们点点头。” 问题三: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谁知道?这又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从第一问题来看,学生答案这么多,这个问题确定也难以回答,孩子只能假设。所以就出现了干脆视察性的答案蜻蜓用尾巴在河里点水。一种揣测性答案尾巴是驾驭飞行方向的。在学生不知之时陶行知向孩子介绍了蜻蜓的尾巴,特别好玩,孩子们读这个答题也会感受到原来蜻蜓的.尾巴

9、真的值得探讨。 问题四:关于蜻蜓的头部,其实也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虽然这个问题没有提出,陶先生沿着尾巴的作用干脆谈起,实质上却是一个重要问题。把其放在一起,更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相识蜻蜓。问题五:“把它放了,好不好?”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成了文章的结局,这个问题的出现,确定是在最终,放是有理由的,放是学生真正明白以后才能做的事。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是特别重要的,将起到“纲领”之作用,提起这个“纲领”,前面全部的问题会接二连三的出现,并且得以解决之后,才能兴奋地放飞蜻蜓。 探讨上面这五个问题,其实给学生一个很大的启示,那就是平常生活的很多事都可以探讨,怎么探讨?设计问题是特别重要的,只要设计几个

10、问题,或者发觉到一些问题,将其逐步解决了,就是适应学生的探讨性学习。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一课抓住这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可以让学生收获到新课程标准提倡的学习理念。课文放飞蜻蜓教学反思5 对于陶行知先生,做老师的我们并不生疏,他的教化思想之精髓“生活即教化,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提得多么精彩,朴实浅显,通俗易懂,放飞蜻蜓教学反思。先生的一些经典论述我们还大多能出口成诵,什么人有两个宝小孩不小歌等等学生们也是会背的。特殊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一至理格言,则是我们“教书育人”的永恒主题。放飞蜻蜓一课叙述了陶行知先生发觉一群孩子在捉蜻蜓,他没有呵斥,没有指责,而是因势利导,

11、跟学生讲起了蜻蜓的有关学问,教化孩子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挚友,让学生自觉自愿地放飞了蜻蜓的一个小故事。 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细读课文,了解蜻蜓的学问,懂得蜻蜓是益虫;能用上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和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蜻蜓,从而增加爱护动物的意识,激发探究有关动物的科学学问的爱好。、抓住描写陶行知先生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陶先生对学生充溢爱心,谆谆教导的特点。” 了解关于蜻蜓的学问,我以为并不难,学生只要读读课文就能说出来,但仅限于了解还远远不够,学会整合书本资源和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用自己的话来介绍蜻蜓才是重难点。在课上,我跟孩子们一同探究着,感悟着先生的亲切的看法,启发引导的奇妙。学生

12、们喜爱上了这位离他们原先较遥远的先生。可亲可敬的陶先生就这样走进了学生们心间。我也在努力学习着先生,当他们在读课文打算介绍蜻蜓时,我在学生的座位间穿梭着,倾听着,启发着,点拨着。课上,学生们眉开眼笑地介绍着蜻蜓,那些数字,那些小故事在他们的唇间动情地倾吐着,我知道,课文的重难点他们已经大多驾驭了。 走进新课程,我们为师者首先应是一个擅长学习者,向书本学习,更新理念;向学生学习,做同等中的首席;向同行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陶先生身上我又一次明白了教化的真谛:真正的教化不是告知,而是启发与诱导!教学时,我以陶行知先生如何教孩子相识蜻蜓为主线,从而体现陶先生对学生充溢爱心、谆谆教导的特点。为了

13、让学生充分了解陶先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突出了“慈祥”、“当心”、“商议”、“摩挲”等词语,同时也突出了“七嘴八舌”、“入神”、“放了它”等词语。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绽开探讨。由于在一起先我就留意让学生进入角色,边读文、边体悟,因此学生能独立思索,体悟得较深,探讨时也是有话可讲。在引导学生了解蜻蜓的学问时,我先设计表格让学生填写蜻蜓的特点和作用,再让学生思索省略号有什么作用,蜻蜓还有什么特点和作用。把预习时查找的资料填充进去,但仅限于了解还远远不够,学会整合书本资源和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用自己的话来介绍蜻蜓才是重难点。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他们相互介绍蜻蜓。课上,学生们眉

14、开眼笑地说着蜻蜓,那些数字、那些小故事在他们的唇间动情地倾吐着。我知道,课文的重难点他们已经大多驾驭了。 在学完整篇课文以后,我出示了图片,让大家观赏,目的是引导学生想象,重回蓝天的小蜻蜓会说什么,并让他们自由表达:你们有什么想对小蜻蜓说吗?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临下课时,我问孩子们学完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学生们谈了很多,有说关于蜻蜓的,有说关于陶行知的,有说要爱护动物的等等,看来他们的收获还真不少。我建议他们课后再去找一找关于陶行知的资料,信任他们肯定会更好地了解陶行知,从先生教化学生的一个个小故事中得到启发。最终集体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更将本课的学习推向了高潮,学生在朗读中再次体会到了陶行知先生的慈祥和谆谆教育。总之,爱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部动力。作为一名老师,要设法去调动他们的爱好,不断让他们感受学习的乐趣。只有这样“寓教于乐”,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不负担,而是享受,从而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果。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页 共1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