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 比多少人教课标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1366993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4.2 比多少人教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4.2 比多少人教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4.2 比多少人教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4.2 比多少人教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4.2 比多少人教课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4.2 比多少人教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2 比多少人教课标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4.2 比多少人教课标版2.4.2 比多少|人教课标版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感知100以内的数的多少 ,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2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估计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拟等多种能力 ,培养数感。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具、学具准备:小棒、卡片、金鱼图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0页。教学设计旧知回忆 ,揭示课题1数的组成个别答复。a3个十和6个一是 。b.7个十是 。c.8个一和7个十组成 。此环节运用了知识迁移的规律 ,既是对旧知的回忆 ,又是为新知的铺垫 ,从而顺畅的揭示出课题。2比拟数的大小。3936 6996 5050

2、+7说出比拟的方法。今天继续来学习“比多少板书课题。游戏导入 ,引出新知下面我们做个“猜猜看的游戏 ,好吗?在老师手中有一些小棒 ,猜一猜大约有几根?出示小棒。采用“猜猜看的游戏引入 ,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便于教学的开展。生1:我猜大约有70根。生2:我猜大约有36根。生3:我猜大约有100根。生4:我猜大约有40根。生5:我猜大约有21根。师:大家的答案有这么多 ,有的猜的答案又相差很多 ,到底谁猜的较准确呢?下面就这样 ,我们先数出一局部先数出10根 ,让学生了解到10根有这么多 ,再观察其余的小棒 ,做第二次估计。师:10根是这么多 ,请小朋友再猜一猜老师手中有多少根小棒。生:有

3、50根;有40根;有45根;有30根在学生初次估测的根底上 ,通过比照、分析顺理成章的告诉学生估计的技巧。这样在学习活动中既指导了学生的学法 ,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拟、分析等多种能力 ,建立较强的数感。师:这次小朋友猜的比拟集中 ,大约在3050根之间 ,到底这一把有多少根小棒呢?我们一起数一数。小棒有48根。师:为什么第一次猜时 ,有的人猜得数量与48相差那么多 ,第二次猜时 ,就比拟接近40根呢?学生互相讨论讨论 ,发表意见。生:第一次我们是乱猜的 ,第二次我们先看到了10根的多少 ,然后再猜的。师:对 ,我们在第一次猜时 ,没有什么作参考 ,凭感觉胡乱猜的;而在第二次猜数时 ,我们以1

4、0根的多少作参考 ,结果猜得数与准确答案比拟接近。小结:所以今后我们在估计物体的多少时可以先找出参照物 ,然后再估一估 ,就比拟接近正确答案了。师:你还有别的方法来帮我们进行估计吗?学生有合理的方法 ,给予肯定。如 ,以5根为例;以20根为例在学法指导的同时 ,还尊重学生的选择 ,对于学生的不同角度的合理解释给予肯定 ,允许学生多角度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多种情景 ,深化新知1出示3捆小棒:第一捆是10根 ,第二捆是48根 ,第三捆是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小棒 ,是15根。随意抽出2捆小棒作比拟 ,让学生说都发现了什么?师:10根与48根比拟 ,怎样呢?生:10根比48根少。师:对 ,说的很好。那

5、10根与15根呢?生:10根比15根也少。师:对 ,10根比48根少 ,10根比15根也少。这少的程度一样吗?谁能说的再清楚些。生:10根比48根少得多 ,10根比15根少得少。师:这位小朋友用的“少得多这一词非常好 ,“少得少习惯上我们说“少一些 ,谁再说一说。在学生用语言描述的时候 ,有不恰当的用词应适时的纠正 ,表达了新课标中学科交融的精神。生:10根比48根少得多 ,10根比15根少一些。师:谁能反过来讲一讲 ,该怎么说呢?生:48根比10根多得多 ,15根比10根多一些。师:同位互相说一说。师:上节课我们是用符号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的 ,即1048 ,1015 ,4810 ,151

6、0 ,今天我们用语言来描述 ,同样也能表示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2接下来我们去水族馆参观一下好吗?出示金鱼图 ,让学生先估一估每种金鱼的条数黑金鱼10条 ,花金鱼15条 ,红金鱼60条 ,用一句话描述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生:红金鱼比黑金鱼多得多;黑金鱼比花金鱼少一些设置情景 ,在情景中让学生灵活的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1接下来我们去花店走一走出示第40页“做一做 ,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分小组 ,每个说一句话完成第1题;第2、3题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再交流订正。2师:今天小朋友都能用一句话来表示出两个数量间的大小关系。想一想 ,在我们身边你能用语言描述出某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

7、系吗?生:我们班的小朋友有48人比老师的2人多得多。生:我们班的男生人数比女生多一些。生:我的红铅笔有2枝比黄铅笔5枝少一些。在知识反应的过程中 ,给学生以充分发挥、充分交流的空间 ,在生生之间的合作中 ,使学生的多种能力都得到培养与提高 ,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小结1今天小朋友又学到了新本领 ,在今后比多少时 ,我们不仅可以用“或“这些符号来表示 ,还可以用“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来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2课外可以把所学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此环节重在贴近生活实际 ,学以致用 ,在学生描述身边的事物间的关系时既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也使学生的思维得以释放 ,使学生感受到生

8、活的多姿多彩。教学设计说明“比多少是在学生会用关系符号“或“来表示两个数大小的根底上的深入学习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丰富的情景 ,让学生在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的同时 ,还会用语言“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来描述两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此外 ,还渗透了对学生正确估计方法的指导。在学生的参与下 ,体会到生活中充满数学及生活的多姿多彩。首先、以“猜开始。新课伊始 ,采用“猜猜看的游戏活动切题 ,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轻松自然的进入课堂 ,便于教学的展开。第二、多种情景 ,活用知识。课中的“猜小棒“参观水族馆“到花店走一走等丰富的情景 ,都为学生灵活的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提供了良好

9、空间 ,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采用不同的手段如可以用关系符号或语言来描述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以至于拓展到两种事物间的大小关系也可以用语言来描述处理生活中数学问题。第三、学科交融 ,关注情感。本节课目的是让学生会用语言来描述两个数间的大小关系 ,由于是一年级的学生 ,文学功底并不丰厚 ,有用词不当之处 ,老师应较委婉的给以纠正 ,关注学生情感的渲染 ,在学科交融间 ,淡化数学课的枯燥性、抽象性 ,给数学课增添文学色彩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多姿多彩。第四、尊重学生 ,提高能力。课堂始终处在学生的立场上 ,在学生的观察、比拟、分析中 ,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尊重学生的意愿 ,

10、让学生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方法。此外 ,还给学生提供充分交流、充分合作的空间 ,在共同学习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使学生的多种能力都得到培养与提高。专家评析“比多少一课的设计 ,充分表达了新的教学观念。首先是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 ,回忆旧知 ,引入新知。在“猜猜看的游戏中 ,一步一步将学生引向学习内容 ,教学自然巧妙 ,有水到渠成之感。第二、赋予数学知识的鲜活性。教学中用数学符号“或“来表示两数的大小 ,而且提供丰富的情景 ,如“猜小棒“参观水族馆“到花店走一走等 ,描述性的语言“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来表达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原本呆板的数字和符号在教师的精

11、心设计下鲜活起来 ,学生轻松自如的参与到教学中 ,学生主动的学数学。学生的观察能力、比拟分析能力都得以提高 ,建立起较强的数感。第三、情在学之中 ,学更有情。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是新课标中的教学目标之一。本课老师尊重学生 ,给予语言的鼓励 ,学生用词不当时委婉纠正 ,师生情感的交流充满教学之中。让学生发表不同意见 ,尊重学生合理的选择 ,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 ,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油然而生 ,自然而然的就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 ,提出数学问题 ,进而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 ,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 ,“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

12、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 ,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 ,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 ,何至于此?等等 ,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 ,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 ,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 ,“先生之根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 ,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 ,首见于?礼记?曲礼? ,有“从于先生 ,不越礼而与人言 ,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 ,与教师、老师之意根本一致。宋以后

13、 ,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 ,学堂兴起 ,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 ,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那么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 ,特别是汉代以后 ,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 ,比方书院、皇室 ,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那么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那么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总之 ,本课教学设计新颖 ,活动丰富 ,学科交融 ,给学生提供了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空间 ,这样的课上得生动活泼 ,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