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常用的标志教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1364688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社会常用的标志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班社会常用的标志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班社会常用的标志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班社会常用的标志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班社会常用的标志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班社会常用的标志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社会常用的标志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班社会常用的标志教案大班社会常用的标志教案1一、设计意图幼儿在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标志。而且会询问这个标志是什么意思?那个标志代表什么?幼儿的这种兴趣及好奇。正是我们向幼儿介绍社会,以及社会生活的一个突破口。常用的标志活动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形式,让幼儿通过找一找,认一认,画一画等了解标志的外形及含义,从而发展幼儿的想想力、创造力,本次活动综合了社会、艺术、语言等领域的内容,运用了多种手段,从而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难点是:认识常用标志,理解各种标志的含意。二、活动目标通过教材内容和设计意图,吸取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为满足幼儿认知,能力,情感的需要,按照纲要涉及的五大领域教育目标,确定本次

2、教学目标为:1、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兴,认识常用的标志,引导幼儿用完整、流畅的语言讲述对各种标志理解的含义。2、在认识常用标志的基础上,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合作创造,设计标志。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三、活动准备:为顺利完成以上教学目标,在活动准备方面,特作如下安排:1、幼儿知识经验准备;请家长带领幼儿到公共场所及其他地方找各种标志,并想办法通过查询、查资料等办法理解标志的意图。2、教具、学具准备:为体现学具、教具是幼儿学习的教科书,在本次活动中,要求幼儿,家长,教师共同收集常用标志的资料作补充。同时为幼儿提供各色彩纸、彩笔笔等制作用品等。教具的提供主要有:各种标志的卡片,有代表

3、性的录像片断。3、心理环境准备:为幼儿在自然的环境下学习,在幼儿园墙壁上设置一块展览版,把幼儿找到的标志拿到幼儿园放在展览版上进行展示。四、活动过程本次活动,总体设计思路:以新纲要为指导,借鉴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及做中学思想。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感知到体验到创造,使原有的经验与新经验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让幼儿在互动式、开放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从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感知力、想像力、创造力。各环节的具体教法、学法及时间分配如下:1、带来幼儿观看展览版,“请小朋友看看展览版上都是什么?”将幼儿引到“标志的世界”。目的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该活动中来,此环节在1

4、分钟以内。2、运用多种感官认识常用标志,理解各种标志的含义,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相互谈发现。建构主义理论提示我们,在教学中,要帮助孩子利用情景、协商对话等环境要素,发挥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为此,我让孩子在“”标志“”情景中,与标志零距离接触,通过看、摸、听认识常用标志,理解各种标志的含义。你认识哪些标志?它有什么含义?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好朋友。教师、幼儿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形成合作学习机制。3、标志小游戏,加强对标志认识的环节,需4左右分钟,教师准备各种标志的图片,让幼儿快速认出是什么标志?是什么意思,看看谁的反应快。这环节是难点。在游戏中幼儿对常见标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并保持了浓厚

5、的持续探究的愿望,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4、过渡环节,需1分钟,讨论设计图标,请幼儿想一想,我们幼儿园什么地方需要挂上标志?设计什么样的标志?同时把幼儿引到坐位上。活动反思:在教学活动中,幼儿积极性比较高,对各种标志充满着浓厚的兴趣,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自己所看到的标志,进行简单的描述,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明显的进步,在师幼配合上比较默契,相互之间比较和谐。大班社会常用的标志教案2活动目标:1、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兴,认识常用的标志,引导幼儿用完整、流畅的语言讲述对各种标志理解的含义。2、在认识常用标志的基础上,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合作创造,设计标志。3、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创

6、造力和动手能力。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5、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活动准备:1、幼儿知识经验准备;请家长带领幼儿到公共场所及其他地方找各种标志,并想办法通过查询、查资料等办法理解标志的意图。2、关于各种标志的PPT。3、各种标志的卡片,如:禁令标志:禁止通行、禁止进入、禁止鸣喇叭、禁止停车、警告标志:注意危险、交叉路口、铁路道口的标志等。4、为幼儿提供各色彩纸、彩笔笔等制作用品。活动过程:第一环节:播放PPT师:“请小朋友看看我们的屏幕上都是什么?”(将幼儿引到“标志的世界”。目的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该活动中来,引起幼儿的兴趣。)第二环节:运用多种感官认识常用标志,理解各种标

7、志的含义,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相互谈发现。、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我们的标志朋友好吗?看看今天老师为你们请来了哪些标志朋友!”(播放PPT)(1)、看看这个标志,上面画的什么?这是禁止入内。(2)、看看这个标志,上面都画了什么?这是禁止通行。(3)、再看看这个标志,上面画的什么?这是禁止鸣笛。哪个是禁止入内?哪个是禁止鸣笛?哪个是禁止通行?这是什么?(禁止入内)这是什么?(禁止通行)这是什么?(禁止鸣笛)(运用三段式教学法,加强幼儿的记忆与理解)师:“我们都在哪里见过他们?”师:“小朋友,你们再观察这几个标志都有哪些地方长的一样呢?”总结:禁止性的标志一般都是用红色的圆圈圈起来并带有一个大斜线,表示不许,不让,禁止。看到这种标志都是禁止,不许做的。、师:“刚刚我们认识了我们的红色标志朋友,我们再来认识一下黄色标志的朋友好不好?”(继续播放PPT)(1)、看看这个标志,上面画的什么?这是注意安全。(2)、看看这个标志,上面都画了什么?这是当心触电。(3)、再看看这个标志,上面画的什么?这是小心楼梯。哪个是注意安全?哪个是当心触电?哪个是小心楼梯?这是什么?(注意安全)这是什么?(当心触电)这是什么?(小心楼梯)(运用三段式教学法,加强幼儿的记忆与理解)师:“我们都在哪里见过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